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孩子對你拋出熱情的橄欖枝時,請不要用冷漠和無視去回應!

三月初的某個風和日麗的上午, 我去銀行辦事, 兒子要同去, 他說要把過年的壓歲錢都存進銀行。

真正到了銀行, 他又猶豫了, 他說媽媽, 萬一銀行把我的錢拿走不還我了呢?是不是放在自己家裡比較安全?我還可以隨時花。

我說最後一句才是重點吧?哈哈!不過除了跟他解釋清楚銀行的性質, 我沒有做任何遊說工作, 任憑他自己抱著小錢袋鬥爭。 到我事情辦完, 他還是決定先自己保管, 我們就一起離開了。

路過一家速食店, 他突然大叫, 爸爸媽媽, 我請你們和妹妹吃飯, 用我的壓歲錢。

這是他第一次提出花他的錢請客,

我和韓先生都有些欣喜。 說實話, 估計每個家長都有這樣的擔憂:既怕孩子亂花錢, 又擔心孩子摳門, 兩者哪個都不可取。 不過相較之下, 我更希望孩子離後者更遠一點。

我們於是趕快停好車進了速食店, 韓先生抱著妹妹找好位子, 我和錢兒去點餐。

你能想像一個第一次用自己的錢請家人吃飯的孩子, 是何等興奮, 何等鄭重。 兒子特別禮貌又認真地跟櫃檯前那個年紀不算輕的女櫃員說:姐姐, 請幫我點新奧爾良的漢堡, 薯條, 不加冰的可樂, 還有雞塊, 還有原味雞好嗎?

女櫃員不耐煩地說:沒有, 你說那個套餐沒有, 只有這種blah blah blah套餐, 要不要?

兒子不是特別明白, 就追問了一句:那新奧爾良的那個漢堡不能買是嗎?

女櫃員更加不耐煩地重複了一遍, 你說那個套餐沒有, 只有這種blah blah blah套餐, 聽懂了嗎?

不止是兒子, 我也覺得非常不解, 我於是問她, 為什麼別的店都可以點, 這裡卻不行呢?非要讓人買這個貴出將近一倍的套餐沒道理啊。 她說反正就是沒有, 我們現在就推這個套餐, 你非要那種漢堡, 你就單點。

不等我回復, 兒子連忙說, 那就單點, 只要能買就行。 我逗兒子說, 單點可比買套餐貴哦。 兒子特別man地說, 沒事沒事, 請爸爸媽媽和妹妹吃飯, 我可不心疼錢。

於是他拿出錢, 畢恭畢敬地雙手遞給女櫃員, 對方很粗暴地一手拽過去, 又一手把錢遞回來。

兒子忽然說, 哎呀, 忘了給媽媽買烤翅, 媽媽喜歡吃。 我攔著他, 他還是張羅要買, 於是又雙手遞錢過去, 女櫃員這次把找回來的錢直接扔在櫃檯上, 讓孩子自己去拿。

女櫃員的態度委實讓我惱火, 對於孩子如此禮貌熱情的樣子, 實在不明白她的這股邪火到底源自何處, 又或者只是我們沒買她推薦的那個看上去一點也不好吃的套餐影響了她的業績還是怎樣。

不過看到孩子的情緒完全沒受影響, 我猜素來神經大條的他根本沒往心裡去, 也就作罷了。 他拿著找回的錢特別開心地說:媽媽, 這個姐姐太好了, 你看, 我給她一張錢, 她找給我這麼多張錢!我笑著問他錢幣是怎麼學的, 他吐吐舌頭說, 哦, 好像錢數是少了。

那一餐吃得很開心, 仿佛儼然有種老頭老太太吃上兒子自力更生賺錢的第一餐一樣的幸福感, 所以之前的那點不快也早拋到腦後了。

大約一周後的某晚, 韓先生工作結束晚了, 睡前故事輪到我上崗, 於是就便跟兒子聊了會兒天。 他忽然沒頭沒腦地問我:媽媽, 那天速食店的那個姐姐, 她為什麼那麼不友好, 是我做錯了什麼事嗎?

我腦子轉了三秒,

才反應過來他說的是哪件事, 看來, 孩子還是感知到了, 只是被當時的興奮掩蓋過去, 沒有說而已。

我摟著他說, 人呢, 可能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 對你是這樣, 對那個姐姐也是這樣。

比如, 她可能剛剛被boss批評了, 比如, 她剛跟朋友有了不愉快, 比如, 她身體不舒服, 再比如, 在你之前, 有一位特別不友好的顧客讓她不開心, 等等等等。 所以她的壞情緒沒來得及發洩, 正好被你趕上了, 但她也並不是針對你。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有這樣的時候, 比如, 如果媽媽剛剛罰你重寫一遍作業, 並且取消了跟小朋友約好的外出活動, 你特別生氣的時候, 是不是對別人說話也會沒好氣?

兒子想了想說, 別人可能會吧, 但是對妹妹, 我絕對不會的。

沒想到, 竟然是這樣意外的一個結論。所以如此看來,這樣的經歷很值得,曲曲折折得來的結論,也很欣慰。

每個孩子生來對這個世界都是懷抱著熱情與期待的。

很早以前閨蜜就曾經吐槽過,她家小女兒每天早上去幼稚園,都喜歡在電梯上和社區路上跟人打招呼,但回應少之又少,看著孩子熱臉貼冷屁股的感覺真是糟糕透了。後來他們搬去了一個孩子比較多的社區,可能當了父母的人會比較理解彼此的感受吧,孩子的互動需求極大得到了滿足。她說後來的社區雖然整體不如前,但為了孩子,也覺值得。

我們當然沒辦法要求每個人都熱情回應自己的孩子,但不妨提醒自己,從我做起,當別人家的孩子對你拋出熱情的橄欖枝時,請不要用冷漠和無視去回應。

昨天偶然看到這樣一個視頻,雖然是在國外,但孩子的反應,依然真實地告訴我們他們的心路歷程。

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在扶梯旁熱情地跟每一位離開的人揮手說“Bye”,對於別人的回應,她那麼開心,而中間遇到低頭看手機,或者並不回應的人,她的失落與難過都掛在臉上。

當重新得到回應後,她又歡快地做回那個快樂的小姑娘。特別萌,特別暖心。

借用一個網友對這個視頻的評論來作為今天的結束吧:“那個低頭看手機沒有理會她的人讓她懷疑自己了。”

竟然是這樣意外的一個結論。所以如此看來,這樣的經歷很值得,曲曲折折得來的結論,也很欣慰。

每個孩子生來對這個世界都是懷抱著熱情與期待的。

很早以前閨蜜就曾經吐槽過,她家小女兒每天早上去幼稚園,都喜歡在電梯上和社區路上跟人打招呼,但回應少之又少,看著孩子熱臉貼冷屁股的感覺真是糟糕透了。後來他們搬去了一個孩子比較多的社區,可能當了父母的人會比較理解彼此的感受吧,孩子的互動需求極大得到了滿足。她說後來的社區雖然整體不如前,但為了孩子,也覺值得。

我們當然沒辦法要求每個人都熱情回應自己的孩子,但不妨提醒自己,從我做起,當別人家的孩子對你拋出熱情的橄欖枝時,請不要用冷漠和無視去回應。

昨天偶然看到這樣一個視頻,雖然是在國外,但孩子的反應,依然真實地告訴我們他們的心路歷程。

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在扶梯旁熱情地跟每一位離開的人揮手說“Bye”,對於別人的回應,她那麼開心,而中間遇到低頭看手機,或者並不回應的人,她的失落與難過都掛在臉上。

當重新得到回應後,她又歡快地做回那個快樂的小姑娘。特別萌,特別暖心。

借用一個網友對這個視頻的評論來作為今天的結束吧:“那個低頭看手機沒有理會她的人讓她懷疑自己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