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蒲公英野菜雖好,小心貪吃中毒

春季, 各種野菜經過一冬天的養精蓄銳, 在春雨的澆灌下, 破土而出, 成為人們口中的美味。

每逢週末, 放眼望去, 社區綠地、馬路牙子到處都是手拿小刀挖婆婆丁的大媽大叔。

網上甚至流傳這麼一個段子:如果在東北路邊或社區遇到一個面戴口罩賊眉鼠眼東張西望手裡還拿把刀的人, 請不要害怕, 那也許只是個挖婆婆丁的。

蒲公英在東北稱為婆婆丁, 記得剛來東北, 當地人說挖婆婆丁,

我總是一臉懵逼, 婆婆丁是何物?為什麼要挖呀?後來待得時間長了, 才知道婆婆丁是當地人對蒲公英的一種叫法;當然, 各地對於蒲公英的叫法不一樣, 就像我老家, 稱蒲公英為母雞咯(mujige), 也是一種很奇怪的叫法, 難道是每年母雞抱窩時, 蒲公英才生長嗎, 管它呢, 不去考證了。

蒲公英在眾多野菜裡算是野菜界的“網紅”, 春天不吃點蒲公英, 就感覺沒有春天的味道。 確實, 蒲公英有很好的營養價值, 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等, 另外其中的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鹼、有機酸、菊糖等, 都有很好的功效, 能夠清熱解毒、治療口腔潰瘍、消癰散結、保肝利尿等。

這些好處在普通百姓的心智中已經深深烙下烙印。

然而, 近幾年時不時有蒲公英中毒的新聞出現, 蒲公英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如此高, 為什麼會中毒呢?

據新聞報導:4月17日, 家住渾南區河畔新城的一對老夫婦迷上了挖野菜, 卻因食用過量的野菜而雙雙中毒。

並不是所有體質的人都適宜食用蒲公英, 專家稱,

一些脾胃比較差還有陽虛外寒的患者服用的時候一定要慎重, 不管是蒲公英還是其它野菜, 體弱的老年人都不應過量食用。 多數野菜是涼性的, 多吃會造成脾寒胃虛;脾胃虛寒的人要少吃一些, 像蒲公英等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野菜, 吃多了會對腸胃不好, 會引起腹瀉等症狀。

所以, 什麼東西適可而止, 不要因為味道好而過量食用, 雖滿足了口福, 卻對健康造成風險。

另外, 為了健康, 挖野菜最好在污染較少的山地, 道路兩邊由於受汽車尾氣的污染, 很多野菜重金屬超標, 最好還是不要採摘。 野菜採摘回來後, 要充分清洗和浸泡, 最好是炒熟或做湯, 這樣可以減少野菜中的蟲卵或其他對健康造成風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