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猛獁象、劍齒虎為何突然滅絕?研究揭示或因“洪水”

【財新網】每間隔十萬年, 地球就經歷一次冰河時期, 最近一次冰河時期——末次冰期約於7.5萬年前開始, 於1.15萬年前完結。 其中, 冰川最盛期發生於約1.8萬年前, 海平面最低處比現在第155米, 之後冰川逐漸消融, 海平面上升, 直到冰期結束。

一項對歐亞大陸和美洲的大型動物骨化石的研究顯示, 在一萬多年前的“末次冰期”, 環境中含水量的大幅增加, 使大量物種滅絕。 研究指出, 永久凍土和冰川融化產生了大量水分, 洶湧的“洪水”使草地化為泥沼, 草原上的大型動物的種群因此分散成小塊, 之後迅速滅絕。

這項研究還原了物種滅絕前夕的自然環境。

研究人員選取了511塊年代1.1-1.5萬年前的野牛、馬、駱駝等骨化石, 並通過測量其中的氮同位素, 找到了當時環境中水成分增加的生化信號, 並據此推斷, 水的增加是當時的猛獁象、劍齒虎等大型動物神秘滅絕的原因。

這項研究發表在4月18日出版的《自然-生態與進化》上, 研究由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的澳大利亞古代DNA研究中心(ACAD)主導, 美國、挪威、俄羅斯、加拿大等地的研究機構共同參與。

“在歐洲, 西伯利亞和美洲的化石中, 能發現環境濕度增加的如此明顯信號, 超出了我們的預料。 ”ACAD主任阿蘭·庫伯說, 儘管在不同的地區之間, 物種滅絕的時間不盡相同, 但總體與冰川和永久凍土的融化相匹配, 而且這些融化就“恰好”在物種大滅絕之前發生。

這篇論文的主要作者, 阿德萊德大學的蒂姆·華萊士博士說, 大型食草動物對食物鏈至關重要, 他們就像巨型水泵一樣, 把營養物質從草原中抽出來, 轉移給其他生物。 洪水讓森林和草原消失, 生態系統也隨之崩潰, 也帶走了與大型食草動物在同一食物鏈上的生物。

庫珀指出, 這一發現也解釋了為何非洲保存物種比其他地方多, “非洲在赤道附近, 其草原受到冰蓋和凍土融化的影響更少, 草原的穩定令動物留存了下來。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