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是什麼讓農戶卸下了“包袱”?

□鄒敏

這幾天, 安福縣山莊鄉連村村劉明生夫妻倆終於卸下了思想“包袱”, 喜滋滋地到該村白蓮種植基地幹活了。

“種了大半輩子的田, 突然要我把地租出去, 心裡真沒底!”十幾天前, 劉明生夫妻心裡怎麼也過不去這道“坎”, 成了村裡不與農友生態農業合作社簽約的最後一戶“釘子戶”。

怎麼辦?500多畝集中連片的白蓮基地中間缺一塊, 這不成!“我和村支書王成剛幾次三番上門, 跟他算清了一筆賬, 撬掉了這個‘釘子戶’。 ”鄉駐村幹部周江雲說。

“簽合同當天我就拿到了1萬多元的租錢, 合同說了這20多畝田的糧食直補錢也歸我,

再加上我們倆又被返聘到基地做事, 一天還能賺兩百多, 這加起來一畝田淨賺800多塊, 可比種田強多了!”劉明生邊種白蓮邊高興地說。 而村支書王成剛將自家20多畝田租給合作社後, 剩下的田也全部種了白蓮。

現在, 全村500多畝土地近30萬元租金已裝入農戶的口袋。 這是第一顆“定心丸”。 而合作社與農戶一簽十年的土地租賃合同也是“活”的, 合同規定一年後, 農戶可自行認購回自家田地自種白蓮, 合作社保障技術與銷售。 這是第二顆“定心丸”。 村支書帶頭種白蓮是第三顆“定心丸”。

有了這三顆“定心丸”, 全村70多戶農戶與合作社簽訂了土地租賃合同, 其中30戶貧困戶當中有21戶是去年已脫貧的。 “我去年脫貧了, 今年加入合作社,

更安心了, 不用再擔心返貧了。 ”連村三組村民周雲飛難掩興奮之情。

“謀劃這個白蓮基地三年了, 山莊與‘中國白蓮之鄉’的石城處在同一緯度, 地理和氣候條件都非常適合種植白蓮。 下一步, 結合縣裡全域旅遊, 我們將建立以連村白蓮基地為主體, 河溪、洢溪為兩翼的蓮花觀光帶, 打造安福的‘通天寨’。 ”提及未來, 合作社負責人魏櫨毅信心滿滿。

目前, 山莊鄉白蓮專業合作社正在擬建中, 該鄉將有意向發展白蓮產業的農民, 尤其是貧困戶吸納進來, 從事白蓮種植和旅遊經營, 實行統一培訓、收購、技術處理、銷售“四統一”, 促進白蓮產業化、集約化發展, 使農民在發展生態白蓮中受益, 實現可持續。

現在, 該縣決定將白蓮產業定位為精准扶貧、生態旅遊的重點產業進行打造,

推動安福特色農業體系的構建, 大膽邁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伐。 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 力促白蓮產業規模快速發展, 打造集白蓮種植、產品銷售、旅遊觀光、特色農家樂為一體的現代觀光休閒特色農業專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