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6氪首發丨切人力資源機構是個好方法,“易路軟體”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人力資源 SaaS 產品都在講一個故事, 那就是從薪資發放、社保代理、績效管理中的某個單點切入, 完成向薪酬福利管理的全面佈局。 近日, “易路軟體”創始人兼CEO王天揚告知36氪, 已於今年2月完成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 資金在3月份全部到賬, 投資方為杭州勝輝, 目前估值2-3億。 此前, 易路獲得由常春藤資本和永淳資本領投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 海德立業和新城控股作為戰略投資者跟投。

王天揚給“易路”的定位是以複雜薪酬計算為核心的HR SaaS。

我一直有疑問就是薪資計算的複雜程度, 不是調好KPI參數就可以了?王天揚解釋到,

白領坐班的員工薪資計算相對簡單, 但是對於其他業務部門, 就不見得。 例如, 一名員工平時在做寫字樓店長, 週末可能需要去商場幫忙, 隨著工作地點的變化, 工資計算也不一樣;又比如, 咖啡店搞促銷期間, 賣出卡布奇諾和摩卡的提成比例不一樣;再比如, 公司銷售人員的傭金都是跟績效掛鉤的……這些計算涉及二三十種維度, 不同行業的業務流程不一樣, 同一行業裡不同公司也差異較大, 所以要做一款通用化產品滿足所有公司, 基本是不現實的。

既然如此, 易路的做法是把產品模組化, 用王天揚的話說, “企業需要什麼就自己搭建, 像樂高積木一樣”。 同時, 易路還拉上了一些合作夥伴, 比如銷售易CRM系統與易路People+薪酬系統就基於PaaS層做了打通,

這樣銷售的業績就可以直接反映在工資裡。

再來看整個市場, 同樣從薪酬切入的, 還有36氪此前報導過的獲京東金融3000萬美元B輪融資的“微知”, 獲得紅杉5300萬元A輪投資的“薪人薪事”, 服務過世界 500 強的“薪朋”, Tower推出的“知人”等。 薪人薪事是直接面向企業, 微知和易路更多是從人力資源機構著手。

我之前文章也寫到過, 人力資源機構的工作分兩類:一類叫事務性外包, 即把企業的社保代交、公積金辦理、薪資代發、福利體檢這種行政性工作移交給仲介公司來解決;另一類叫業務流程外包(BPO), 例如把公司的前臺整體外包, 從人員提供到工資發放都移交給仲介公司。 相對而言, 後者服務比前者重。

微知服務的人力資源機構更多是業務流程外包,

包括招聘、派遣等, 易路服務的人力資源機構更多是事務性外包, 像中智、安永的薪酬計算引擎就是易路提供的。 也就是說, 易路的產品是直接給客戶的eHR, 只是通過給人力資源公司提供薪酬引擎去切入客戶, 而微知是給人力資源機構使用的運營系統HRO。

值得一提的是, 中智、安永在一定程度上還充當了易路的“管道”。 一來, 他們自己使用易路給企業客戶計算薪酬, 二來, 他們服務的企業客戶可以利用易路來進行員工管理, 比如考勤、請假等。 這種推廣方式, 也反映了, 易路切的基本是中大B。

其實薪資分兩部分——計算、發放。 這裡要強調的是, 易路不做薪資發放。 因為像中智、安永這類機構就是給企業提供一套解決方案,

市場已經很成熟, 並且線下服務較重, 易路沒有必要去競爭。

那大機構為什麼不能自己做系統?王天揚告知, 有些機構自己做過, 但由於計算的複雜度導致準確率在96%, 在薪資這件事情上, 準確率不到100%都是無效的。

至於盈利模式, 易路一方面可以收取軟體系統本身的費用, 另一方面通過軟體搭載人力資源服務收費, 例如社保就在跟人力窩合作, 產生交易後分傭。

此外, 易路記錄了企業員工行為大資料, 也有銀行跟其合作, 下一步會開展大資料處理、精准行銷方面的工作。

據悉, 易路團隊目前有100人左右, 服務的企業客戶在60多家, 共服務員工數在6-7萬人, 平均每人18元/月。 合作的客戶包括中智、安永、浦發銀行等。

另外, 我們還得知, 易路軟體收購了美國公司Maveriq technology , 該公司有19人, 此前跟SAP等都有合作, 做產品集成, 並且在人工智慧上有較強的技術能力, 易路收購後也會完善自己的HR體系, 發力人工智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