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刷屏的“小蝌蚪”拷問應試教育

偉大的母愛, 什麼時候成了焦慮的代名詞?

把孩子時間規劃到分鐘

“那漫畫太傳神了, 我一邊無奈地笑, 一邊吼兒子別磨嘰, 快做作業。 ” 朱女士是南京建鄴區一位全職媽媽, 她說從那組漫畫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兒子上小學4年級, 課外要上的課有:奧數、英語新課標、英語口語, 乒乓球和鋼琴。 她說, 三四門培訓課, 幾乎成了孩子標配, 每週末都要把下一周的時間安排好, 時間越來越不夠用。

像朱女士那樣, 一大批媽媽精心規劃孩子時間, “如何利用碎片時間”成為很多媽媽的鑽研課題。 有位媽媽在群聊時猛地想起:“對了,

女兒晚上洗腳的5分鐘可以用來背單詞。 ”

20日, 南京市江甯區一所小學招生, 招200人, 有4000人報名。 這則消息從幼小銜接家長群, 一直傳到小升初家長群。 “資源有限, 只有競爭才能勝出。 ”當天, 另一則新聞同樣讓小升初家長不淡定, 網上流傳南京教育部門新出臺的小升初特長生招生名額計畫, 家長們又要據此和家中證書對標。

“我告訴外地一位元教育系統的官員, 南京很多四、五年級小學生要刷中考英語試卷, 他震驚不已。 ”南京一位媽媽說, 有些培訓機構直接宣傳名校招生看新課標五級成績, 新課標五級就是中考難度。 “小學生要學完初中的課程, 不爭分奪秒能行嗎?”她有些無奈。

這種壓力從中考、小升初一直向下傳導到幼稚園。

家住南京鼓樓區清涼門大街的彭麗是位全職媽媽。 34歲的她, 研究生畢業8年, 大女兒6歲, 小兒子4歲, 全職在家帶娃。 女兒有鋼琴課、舞蹈課, 兒子有瑜伽課、美術課, 她幾乎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 孩子一有閃失, 就覺自己失職。

南京學而思等培訓機構開設幼稚園數學班, 筆都握不穩的孩子已開始奧數啟蒙教育。

教培經濟助長教育歪風

“誰喜歡焦慮, 誰不希望孩子有美好的童年, 可現實擺在那, 人脫離不了社會氛圍, 人生就那麼幾次機會, 輸不起, 只能走大家都走過的路。 ”這是不少媽媽的心聲。

“我女兒在南京一所名牌小學念書, 有一天, 她班上老師問:‘這次誰考到了奧數五星’?5個孩子站起來, 老師馬上出去捧進來5個霜淇淋,

當著全班的面, 就發給那5個‘五星’吃。 ”一位媽媽說起女兒帶著哭腔回家複述當時的場景。 她告訴女兒:“你要想吃到老師的霜淇淋, 從現在開始, 不能浪費一分鐘, 快去做題!”

這位媽媽說, 學校的老師鼓勵孩子參加民辦機構的學習和考試, 有的老師親自帶班團購所謂“校外名師強化班”——要想成為老師眼中的好孩子, 必須參加校外培訓。 南京的現狀就是如此, 幾所初中名校就認個別培訓機構的考試成績, 倒逼小學老師不得不與機構結盟。

還有媽媽介紹, 在南京知名度上升很快的幾所小學, 連校長都公然表揚在培訓機構取得好成績的孩子。

“我能感受到某些家長其實就是托, 在裡面散佈消息, 可他們發的檔比官方管道還來得快,

你不得不信。 ”有家長告訴記者。 她所在的小升初家長群人數近兩千。 記者入群後發現, 當有家長討論名校是不是還看某機構的奧數證書時, 就有人跑出來說, “怎麼會不看, 每年都說不看奧數, 你看那些被優錄的哪個不是五星一等。 ”當有家長發問:以後還要考新課標嗎?又有人說:“這是潛規則, 新課標五級相當管用, 那是某校老師直接出題, 你懂的。 ”

媽媽成長, 孩子才能成長

警鐘已在敲響。 心理諮詢師趙瑩遇到的厭學兒童家長越來越多。 一位性格曾十分開朗的10歲小女孩, 在南京一知名培訓機構綜合考試中名列全市前十。 媽媽一口氣又給她報了兩個奧數強化班、三個英語集訓班, 結果女孩在兩次奧數杯賽中故意只做幾道題,

並表示不再參加培訓, 否則就不去上學;某名師的小孩也在最近診斷出患有中度抑鬱, 無法繼續學業。

“在那組蝌蚪的漫畫裡, 蝌蚪媽媽根本看不見蝌蚪, 眼裡只有功課。 媽媽面目可憎, 蝌蚪同樣也看不見媽媽。 ”趙瑩說, 表面看, 焦慮的媽媽們在為孩子殫精竭慮, 實際上是媽媽不停地在向孩子索取安全感。 孩子只有每時每刻用功讀書, 才能換來媽媽的安心。

“對孩子焦慮的媽媽, 對伴侶也往往充滿掌控感。 媽媽的安全感依賴於外在的世界, 而非自我內心的成長。 ”趙瑩認為,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不在於父母教給孩子什麼, 而在於父母本身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

作為一名小升初畢業生的家長, 孩子還沒小學畢業, 束女士就在為三年後的中考焦慮。 “一想到一半多孩子考不上高中,我就頭皮發緊。”她意識到自己的焦慮,參加多個家長課程以緩解情緒。“有時我假裝不是親媽,像鄰居一樣試著欣賞自己的孩子。”她感慨:沒辦法,到底是親媽,焦慮免不了。

那些內心強大,活得舒展自在的父母,都能允許自己的孩子自由成長。記者的一位元朋友,癡迷自己的專業研究,自稱每天連上衛生間都得小跑,凡女兒喜歡的事,無條件百分百提供各種保障。女兒學業緊張,朋友向學校老師請假,謊稱生病,轉身帶女兒去看心儀的畫展。

這對母女互為榮耀,有一天小女孩異常興奮地告訴好友:“我媽評上教授了,全校最年輕的女教授哦。”母女同心,人生美好莫過於此。

本報記者 顏 芳 陳立民

“一想到一半多孩子考不上高中,我就頭皮發緊。”她意識到自己的焦慮,參加多個家長課程以緩解情緒。“有時我假裝不是親媽,像鄰居一樣試著欣賞自己的孩子。”她感慨:沒辦法,到底是親媽,焦慮免不了。

那些內心強大,活得舒展自在的父母,都能允許自己的孩子自由成長。記者的一位元朋友,癡迷自己的專業研究,自稱每天連上衛生間都得小跑,凡女兒喜歡的事,無條件百分百提供各種保障。女兒學業緊張,朋友向學校老師請假,謊稱生病,轉身帶女兒去看心儀的畫展。

這對母女互為榮耀,有一天小女孩異常興奮地告訴好友:“我媽評上教授了,全校最年輕的女教授哦。”母女同心,人生美好莫過於此。

本報記者 顏 芳 陳立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