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驅逐艦曾與美艦實彈對峙8晝夜 成功將其逼退

在人民海軍的歷史上, 曾有四艘功勳卓著的戰艦, 它們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從蘇聯來到中國, 作為祖國的海上鋼鐵長城馳騁近四十年,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撐起了祖國的海防主力重擔。 它們就是被海軍官兵親切地稱為“四大金剛”的人民海軍首批驅逐艦:鞍山艦、撫順艦、長春艦和太原艦。

時間回到上世紀50年代初, 當時新中國海軍剛剛成立不久, 還處於一窮二白的起步階段,

裝備均來自於繳獲或接收的日偽、國民黨反動派, 性能落後, 噸位也小。

為了加快海軍建設, 中國只有向老大哥蘇聯求助, 向蘇聯購買了一批6607型(也稱為“07型”)“果敢”級驅逐艦, 到中國以後, 由於首艦被命名為“鞍山”號, 所以該級艦也被改稱“鞍山”級。

這一批“鞍山”級驅逐艦,

共四艘, 作為我國海軍的第一批驅逐艦, 它們是海軍起家的底子絕對的驅逐艦元老。 “鞍山”和“撫順”兩艘驅逐艦於1954年10月26日在青島接收, “長春”和“太原”兩艦則於次年6月28日在同地接收。 由此人民海軍擁有了第一代驅逐艦。

周恩來視察鞍山艦

朱德視察撫順艦

在七十年代國產053H型護衛艦和051型驅逐艦誕生以前, 北海艦隊這四艘買來的驅逐艦是當時中國海軍最先進、噸位最大的軍艦, 是全海軍的精銳, 號稱人民海軍“四大金剛”。

1969年到1970年間, 4艦相繼進行了現代化改裝, 拆除原有的2座三聯裝533毫米反艦魚雷發射管, 改成2座雙聯裝反艦導彈發射裝置, 成為導彈驅逐艦。

1974年, 由於調整, 四艦的舷號分別由 201、202、203、204改為101、102、103、104。

1955年11月,旗艦“鞍山”號率“撫順”艦組成驅逐艦編隊,參加在遼東半島舉行的陸海空合成抗登陸戰役實兵演習。

1959年9月,旗艦“鞍山”號率“撫順”艦組成驅逐艦編隊,參加在浙江穿山半島舉行的陸海空合成渡海登陸戰役實兵演習。

1962年4月12日,“鞍山”、“長春”、“太原”三艦奉命出航,前往監視從日本佐世堡開中國領海附近進行電子偵聽的美國海軍驅逐艦“狄海文”號,這是解放軍海軍首次派艦到12海裡領海線外執行任務。

1962年5月17日,“太原”艦和“常州”號獵潛艇奉命出航,前往驅逐從臺灣基隆出發侵入福州以東領海,用雷達探測福州上空低飛目標的美國海軍驅逐艦“格裡高裡”號。

1962年7月5日,美國海軍驅逐艦“弗蘭克·諾克斯”號侵入青島以東領海附近用雷達偵察解放軍艦艇活動。“太原”艦奉命前往監視,雙方對峙3天,美艦悄然離去。

1963年9月30日-10月6日,美國海軍驅逐艦“布魯”號三次逼近長山列島以東24.5海裡處,用雷達跟蹤山東半島上空目標,偵察解放軍是否部署新型飛機或導彈。“鞍山”、“撫順”二艦奉命前往監視並驅逐,先後向美艦發警告36次,雙方實彈對峙8晝夜,直至美艦撤退。

1964年10月,中國海軍大比武中,“鞍山”艦榮獲滿載佈雷、火炮射擊兩項第一。

1977年5月1日到7月22日,以“鞍山”號為指揮艦,率“撫順”號等艦首次到臺灣海峽為打撈沉船“阿波丸”號的作業護航警戒。

1980年5月19日,“鞍山”號在四艘獵潛艦的護衛下,在青島舉行了已故國家主席劉少奇骨灰的撒放儀式。

劉少奇骨灰的撒放儀式

排水量:標準1657噸,滿載2451噸

主尺度:長112.80米,寬10.20米,吃水4.27米

動 力:3台鍋爐,2台蒸汽輪機,48000匹

航 速:26節

航 程:2278/18節

編 制:240人

武 器:2座雙聯裝“上游”-1(SY-1)反艦導彈(無再裝填功能)

4門В-13-2С型130 mm 50徑倍主炮

4門Б-11型雙聯37 mm 63徑倍副炮

2座БМБ-2型432 mm深彈發射裝置

2條投放軌,48枚КБ-3型錨雷或32枚ИТДМ型沉雷

1992年拍攝的電視劇《北洋水師》,劇中出現的 “定遠”、“致遠”、“經遠”等艦,甚至到日本軍艦,均是由“鞍山”級驅逐艦“長春”號扮演的,所有軍艦場景基本均在“長春”號上取景拍攝。

《北洋水師》是上世紀90年代初期,由著名導演馮小甯執導的一部優秀電視劇,曾榮獲中國電視“飛天獎”,陳寶國、陳道明、葛優等一大批著名演員均在戲中出演。相信很多老觀眾對這部電視劇都還有印象!

今天,人民海軍已經走完幾十年的發展歷程,當年的英雄戰艦早已退出現役散落天涯。然而我們不應該忘記這些承載著幾代海軍人光榮與夢想的軍艦,海軍“四大金剛”的威名註定載入史冊,數十載後仍在傳說。

1955年11月,旗艦“鞍山”號率“撫順”艦組成驅逐艦編隊,參加在遼東半島舉行的陸海空合成抗登陸戰役實兵演習。

1959年9月,旗艦“鞍山”號率“撫順”艦組成驅逐艦編隊,參加在浙江穿山半島舉行的陸海空合成渡海登陸戰役實兵演習。

1962年4月12日,“鞍山”、“長春”、“太原”三艦奉命出航,前往監視從日本佐世堡開中國領海附近進行電子偵聽的美國海軍驅逐艦“狄海文”號,這是解放軍海軍首次派艦到12海裡領海線外執行任務。

1962年5月17日,“太原”艦和“常州”號獵潛艇奉命出航,前往驅逐從臺灣基隆出發侵入福州以東領海,用雷達探測福州上空低飛目標的美國海軍驅逐艦“格裡高裡”號。

1962年7月5日,美國海軍驅逐艦“弗蘭克·諾克斯”號侵入青島以東領海附近用雷達偵察解放軍艦艇活動。“太原”艦奉命前往監視,雙方對峙3天,美艦悄然離去。

1963年9月30日-10月6日,美國海軍驅逐艦“布魯”號三次逼近長山列島以東24.5海裡處,用雷達跟蹤山東半島上空目標,偵察解放軍是否部署新型飛機或導彈。“鞍山”、“撫順”二艦奉命前往監視並驅逐,先後向美艦發警告36次,雙方實彈對峙8晝夜,直至美艦撤退。

1964年10月,中國海軍大比武中,“鞍山”艦榮獲滿載佈雷、火炮射擊兩項第一。

1977年5月1日到7月22日,以“鞍山”號為指揮艦,率“撫順”號等艦首次到臺灣海峽為打撈沉船“阿波丸”號的作業護航警戒。

1980年5月19日,“鞍山”號在四艘獵潛艦的護衛下,在青島舉行了已故國家主席劉少奇骨灰的撒放儀式。

劉少奇骨灰的撒放儀式

排水量:標準1657噸,滿載2451噸

主尺度:長112.80米,寬10.20米,吃水4.27米

動 力:3台鍋爐,2台蒸汽輪機,48000匹

航 速:26節

航 程:2278/18節

編 制:240人

武 器:2座雙聯裝“上游”-1(SY-1)反艦導彈(無再裝填功能)

4門В-13-2С型130 mm 50徑倍主炮

4門Б-11型雙聯37 mm 63徑倍副炮

2座БМБ-2型432 mm深彈發射裝置

2條投放軌,48枚КБ-3型錨雷或32枚ИТДМ型沉雷

1992年拍攝的電視劇《北洋水師》,劇中出現的 “定遠”、“致遠”、“經遠”等艦,甚至到日本軍艦,均是由“鞍山”級驅逐艦“長春”號扮演的,所有軍艦場景基本均在“長春”號上取景拍攝。

《北洋水師》是上世紀90年代初期,由著名導演馮小甯執導的一部優秀電視劇,曾榮獲中國電視“飛天獎”,陳寶國、陳道明、葛優等一大批著名演員均在戲中出演。相信很多老觀眾對這部電視劇都還有印象!

今天,人民海軍已經走完幾十年的發展歷程,當年的英雄戰艦早已退出現役散落天涯。然而我們不應該忘記這些承載著幾代海軍人光榮與夢想的軍艦,海軍“四大金剛”的威名註定載入史冊,數十載後仍在傳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