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月嫂市場亂象多 如何告別監管缺位

專業月嫂可以“速成”, 花錢就能拿高級證書, 培訓和考試過程猶如兒戲, 沒抱過小孩的人都可以通過資格考試……這是記者暗訪北京月嫂培訓班揭開的亂象。 北京家政服務協會稱, 沒有職能部門來監管月嫂仲介、培訓機構和從業人員, 行業標準難落地, 使得一些糾紛產生後各方維權難。 (3月15日《北京晨報》)

新聞報導中的種種亂象發生在首都, 其實若換成其他地方, 情況大同小異, 甚至問題更嚴重。 你可能花了高價錢, 卻雇了一個水貨月嫂, 出了糾紛還難以維權, 這是很多家庭面臨的無奈。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

如何規範水漲船高、亂象叢生的月嫂市場已成為當務之急。

月嫂市場亂象由來已久, “天價月嫂”、“一嫂難求”等問題屢屢成為社會焦點和痛點。 自去年2月1日起, 國家標準委發佈的《家政服務母嬰生活護理服務品質規範》正式實施, 月嫂的准入條件、等級劃分等有了詳細規定。 但作為一份推薦性標準, 新國標並不具有強制性, 家政培訓機構依舊自行其是, 證書注水、價格虛高、服務堪憂等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有標準難落地, 相當於沒有標準, 整個月嫂行業仍處於自發和無序狀態。 “無形的手”失靈了, 就要伸出“有形的手”, 但事實上, 月嫂行業所對應的“職能部門”至今沒有明確, 衛生、人力、工商等部門誰來負責監管仍無定論。

在利益驅使、監管缺位下, 市場魚龍混雜, 不僅會誘發諸多糾紛, 還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 雇主、月嫂、仲介以及整個行業, 無一贏家。

當前, 隨著二孩家庭不斷增多, 月嫂服務成了一種剛需。 對很多二孩家庭來說, 如何找到一份貨真價實的月嫂服務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 拿著買來的母嬰護理師證, 打著“金牌月嫂”的旗號, 索要高價, 而實際上連基本的母嬰生活護理常識都不懂, 甚至連熱奶器都不會用, 這與假冒偽劣沒有本質區別。 “3•15”打假, 理應對服務領域的“假貨”加大打擊力度。

月嫂市場亟待走出監管真空狀態。 對一個需求旺盛、潛力無限的新興行業來說, 只要監管缺位, 必然導致混亂。 行業協會希望政府職能部門介入,

但首先要弄明白職能部門是誰, 即先解決“誰來管”, 然後才是“怎麼管”。 在種種亂象的倒逼作用下, 目前已到了“不得不管”的程度。

(原標題:月嫂市場何時才能告別監管真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