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靠著剖曬魚鯗這一門技術,她年入百萬

劉優娟今年57歲, 出生在六橫懸山島一個小漁村。 22歲那年嫁給了六橫田嶴漁業村漁民陳岳成。 由於常年出海捕魚, 抽空會在船上剖曬一些魚鯗,

慢慢地, 陳岳成的剖曬魚鯗技術越來越好。 而劉優娟心靈手巧, 幹活麻利, 在丈夫的言傳身教下, 也漸漸學會了剖曬魚鯗技術。 “別看剖曬魚鯗方法比較簡單, 其實是有很多講究的, 如有些魚剖鯗時要放些鹽, 有些魚不需要放鹽, 但需在海水裡浸泡一下才會味道好。 ”劉優娟說。

2015年9月一天, 有一批客人來家裡做客, 劉優娟在招待時, 燒了一碗她自己剖曬的魚鯗。 客人們都說味道好, 回去後紛紛打電話給劉優娟的女兒, 稱想買點魚鯗並幫他們郵寄過去。 自己曬的魚鯗還可以郵寄賣, 這激發了劉優娟做剖曬魚鯗生意的念頭。 與女兒兒子商量後, 劉優娟決定, 由她和兒子來剖曬魚鯗, 女兒負責網銷。

“剖曬黃魚、馬鮫魚等時,

需先撒些鹽, 但撒鹽時間不能過長, 時間一到就必須要把魚鯗裡的鹽清洗掉, 然後拿出去晾曬。 這樣的魚鯗品質好。 ”劉優娟說, 自從幹起剖曬魚鯗行業後, 她還學會了一套磨刀技巧。 刀若不鋒利, 剖魚鯗時就會破壞魚外表, 失去品質。 此外, 剖魚鯗時要把刀放平, 否則魚鯗剖不完整。 “剖鰻時, 要把鰻骨頭剔乾淨, 放到網笠上晾曬時必須用手從頭到尾抹一遍, 這樣曬出來的鰻鯗樣子不會變。 風帶魚一定要選雷達網帶魚, 因為雷達網帶魚油足、肉厚、味道好。 ”劉優娟大方地分享著經驗。

劉優娟告訴筆者, 自從魚鯗通過手機移動用戶端銷售後, 銷售量成倍增加。 為此, 劉優娟投資10多萬元建造了一個小型冷庫。 每天淩晨一點左右,

劉優娟就要起床將魚解凍, 然後和雇請來的五六位漁嫂一起剖曬魚鯗。 曬乾後的魚鯗送到女兒位於沈家門的公司進行銷售。

“我做生意, 全家總動員。 有時魚鯗白天曬不幹, 晚上還要晾曬, 這就得有人看管。 平時上半夜由我看管, 下半夜由我兒子看管。 70多歲的婆婆有時也會主動幫我看幾個小時。 ”劉優娟說, “曬魚鯗苦是苦了一點, 但效益還不錯。 再說, 哪個工作不辛苦呢?”

劉優娟, 一位普通漁家婦女, 靠著勤勞雙手, 創出了一片新天地, 令人欽佩。 據悉, 去年劉優娟剖曬各種魚鯗1萬多公斤, 銷售額達100多萬元, 從未因魚鯗品質不好被退過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