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河東之子」上將裴懷亮:情鑄軍魂心系家鄉

運城日報 黃河晨報 運城新聞網 官方發佈平臺

上將裴懷亮:情鑄軍魂心系家鄉

策劃:解世忠 周淩 編導:王豔春 丁理 整理:李婉玉

裴懷亮是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這是他參加大會後, 步出人民大會堂。 (資料圖片)

裴懷亮, 男, 漢族, 1941年5月生, 山西新絳人。 中共黨員, 大專學歷, 上將軍銜。

1961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歷任戰士、軍司令部參謀、副營長、營長、

團參謀長、團長、軍作訓處長、師參謀長、副師長、軍參謀長、副軍長。

1986年12月任集團軍軍長。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

1990年6月任南京軍區副參謀長。

1993年12月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

1995年7月晉升中將。

2003年1月任國防大學校長。

2006年6月晉升上將。

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 任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

中共第十五屆、十六屆候補中央委員。

弱冠從軍, 從普通一兵成長為一軍之長, 他是當時一位年輕的軍長。

花甲之年, 從軍區首長投身最高軍事學府,

他是培養將軍的將軍。

他被中央軍委授予陸軍上將, 這是現行軍銜制下的最高軍銜。

50年的軍旅生涯, 錘煉了他的意志, 塑造了他的品格……

他是裴懷亮, 運城籍在外傑出人才,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原校長裴懷亮上將。

機緣巧合入軍營

裴懷亮, 1941年出生在運城市新絳縣王守莊村。 兒時的他就夢想參軍, 而真正成為一名軍人, 還緣於一個偶然的機遇。

裴懷亮告訴記者, 他于1961年畢業於山西水利學院中專部, 畢業以後面臨分配。 那一年部隊徵兵都是在城市徵兵, 他那時候在學校裡當過班長, 當過團支部書記, 於是率先報名參軍。 20歲的裴懷亮終於圓了自己的軍營夢。

裴懷亮說, 是部隊這個大學校培養了他、塑造了他。

20世紀60年代初, 雖然條件艱苦, 但在軍隊光榮傳統的影響下, 官兵們既打下了堅實的軍事基礎, 也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精神。 講到這裡, 裴將軍意味深長地回憶起他當營長時的一段難忘經歷。

“我所在的部隊移防到西北黃土高原一個小山溝裡面, 沒營房, 我們自己動手燒磚, 燒石灰, 蓋窯洞。 我這兒有一張照片給你們看一看, 這是我當營長時的照片, 這後面的窯洞都是我們自己蓋的。 ”裴將軍翻出一張照片介紹。

在當時異常艱苦的條件下, 軍民關係魚水情深, 令將軍至今難忘。 所以後來每次回到老部隊, 他都要到當年的山溝裡走走, 看看當年住過的地方, 看看當地的老百姓。

“前兩年, 我回到我這個老部隊住過的山溝裡, 看看我們住過的窯洞,

那些窯洞還留了好幾孔, 有一個農民住在那裡看果園。 我說你認識不認識我啊?他說不認識。 我說你認識誰呀? 他說他認識那時的裴營長。 我非常感動, 30多年過去了, 他們還記得。 那時候的軍民關係非常好的。 ”裴將軍說。

西北邊陲塑軍魂

多年軍營生活磨煉, 裴將軍養成了非常認真細緻的工作作風。 在1970年賀蘭山戰役演習中, 他對演習區域的山山水水瞭若指掌, 被指戰員們稱作活地圖。

裴懷亮回憶, 演習期間他起草了一份電報, 這個電報的內容並不是特別重要, 但是蘭州軍區皮定均司令員對這個電報大加讚揚。 後來他知道, 之所以讚揚, 是因為這個電報文字簡明, 沒有虛話、套話。

在部隊上, 裴懷亮歷任戰士、軍司令部作訓參謀、副營長、營長、團參謀長、團長……一步步腳踏實地,

在祖國的大西北一干就是20多年。 雄渾的黃土地、凜冽的高原風, 錘煉了將軍的意志, 塑造了將軍的品格。

45歲那年, 裴懷亮被提升為集團軍軍長。 當軍長期間, 他指揮了某次演習, 是演習部隊的司令員。 而這次演習最終能夠取得成功, 身為作戰指揮官的裴懷亮將軍功不可沒。

這次演習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新的軍銜制後首次較大規模的軍事活動, 它開創和探索了軍隊戰役訓練的新方法、新路子, 當時的總部首長和很多將軍現場觀摩演習後都給予高度評價。

臨危受命率抗洪

40多年的軍旅生涯, 裴懷亮經受了各種艱苦環境和急難險重任務的考驗。 特別是率領兩萬多官兵奮戰1998年抗洪一線、戰勝8次洪峰的驚險場面, 至今還讓他記憶猶新。

1998年夏秋之交,我國長江流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長江之險,險在荊州;荊州之險,九曲回腸”,石首市就坐落在最為危險的“九曲回腸”上,是抗洪戰役中最重要的地段之一。

使命就是責任,險情就是命令。時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的裴懷亮,臨危受命,擔任抗洪前線湖北石首段總指揮,連夜趕赴荊州抗洪第一線。在40多天時間裡,他帶領指戰員,不分晝夜、風雨無阻,奮戰在西起沙市、東至武漢的510公里長江堤段上,最終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裴懷亮回憶:“8次洪峰有3次超過了1954年的分洪水位,特別是第六次洪峰。我在石首大堤上,那是一望無際,江水滔滔,那時候水位已經超過大堤,全憑一些子堤來擋。晚上11點多,我們的一個師在分洪區把30多萬群眾全部安全轉移到大堤上去。當時石首地方有10萬地方大軍,還有我們兩個集團軍的兵力,有些地方洪水已經漫過子堤了, 很危險,所以你想想,我們壓力是很大的。”

拿著抗洪時穿過的救生衣,看著戰友們在救生衣上的簽字,裴將軍如數家珍:救生衣上“三個確保”記載著1998年抗洪要實現的目標,即確保長江大堤的安全,確保武漢等大城市的安全,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軍民團結,嚴防死守,決戰決勝”是1998年抗洪的戰鬥口號。他說他們記載的就是偉大的抗洪精神,這種精神令他刻骨銘心,終生難忘。

國防大學立新功

2003年,根據中央軍委決定,裴懷亮從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的崗位上轉身接任國防大學校長。

國防大學是全軍最高軍事學府,是培養高級指揮員的搖籃,是將軍的搖籃。對於裴懷亮,這一重任既是榮譽更是壓力。通過廣泛調查研究,他很快就對學校的發展有了一個初步的設想。

裴懷亮說,他當校長以後,和學校黨委一班人把這個學校的總體建設做了個規劃,這些年也基本上是按照這個規劃逐步建設的。

裴懷亮認為,國防大學最主要的兩個任務,一是人才培養,二是理論創新。所以他當校長的體會就是兩個服務,一是為學員服務,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改善辦學條件,為學員提供更好的能學到盡可能多知識的環境。再一個就是為教研人員服務,也就是為教研人員進修、培養、調研創造良好的條件,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出高品質的教學和科研精品。

2006年,裴懷亮被中央軍委授予陸軍上將軍銜,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現行軍銜制最高軍銜,也是黨和人民給予他的最高榮譽。

在外不忘故鄉情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多年來,裴將軍一直心系家鄉,滿腔熱情地關心和支援家鄉的發展。

他在濟南軍區工作的時候,為家鄉介紹了山東一些搞蔬菜的經驗,使得新絳的蔬菜發展開創出新局面。

裴將軍非常喜歡絳州鼓樂,2008年,絳州鼓樂到國防大學慰問演出,很多外國友人及外籍學員觀演,震動一時。裴懷亮希望絳州鼓樂這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傳承好、發展好。

裴懷亮對新絳的教育事業也非常關心,曾將自己保存的月球儀及生物模型贈送給新絳的學校。

常年在外,公務繁忙,裴將軍很多年都沒回過家,但他和家鄉的聯繫從未間斷。他十分關注家鄉的發展,能抽空看看家鄉的視頻資料,都倍感親切。

和裴懷亮一起從軍、打交道40多年的山西老鄉、國防大學教授馬保安少將,談到和裴將軍的交情,感受頗深。在他看來,裴懷亮最大的特點就是對工作、對事業高度負責任。在與裴懷亮相處這麼多年的過程中,他最深切的感受就是:裴懷亮是一位可敬、可信、可親、可近的好老鄉、好戰友、好兄長、好領導!是一位朋友式的首長、兄長式的領導。

2008年3月,裴懷亮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委員,走向他人生的另一個高度。

如今的裴懷亮將軍,鬢邊的白髮已明顯增多,他仍沒有停下忙碌的腳步……

☛ 流覽更多本地新聞資訊,請登錄”運城新聞“用戶端。

歡迎登錄“運城新聞”用戶端爆料

▍ 本期責編:王運濤

♫歡迎朋友圈!文章版權歸運城日報社所有,請勿轉載,侵權必究。

運城網信備案號 A00049

至今還讓他記憶猶新。

1998年夏秋之交,我國長江流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長江之險,險在荊州;荊州之險,九曲回腸”,石首市就坐落在最為危險的“九曲回腸”上,是抗洪戰役中最重要的地段之一。

使命就是責任,險情就是命令。時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的裴懷亮,臨危受命,擔任抗洪前線湖北石首段總指揮,連夜趕赴荊州抗洪第一線。在40多天時間裡,他帶領指戰員,不分晝夜、風雨無阻,奮戰在西起沙市、東至武漢的510公里長江堤段上,最終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裴懷亮回憶:“8次洪峰有3次超過了1954年的分洪水位,特別是第六次洪峰。我在石首大堤上,那是一望無際,江水滔滔,那時候水位已經超過大堤,全憑一些子堤來擋。晚上11點多,我們的一個師在分洪區把30多萬群眾全部安全轉移到大堤上去。當時石首地方有10萬地方大軍,還有我們兩個集團軍的兵力,有些地方洪水已經漫過子堤了, 很危險,所以你想想,我們壓力是很大的。”

拿著抗洪時穿過的救生衣,看著戰友們在救生衣上的簽字,裴將軍如數家珍:救生衣上“三個確保”記載著1998年抗洪要實現的目標,即確保長江大堤的安全,確保武漢等大城市的安全,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軍民團結,嚴防死守,決戰決勝”是1998年抗洪的戰鬥口號。他說他們記載的就是偉大的抗洪精神,這種精神令他刻骨銘心,終生難忘。

國防大學立新功

2003年,根據中央軍委決定,裴懷亮從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的崗位上轉身接任國防大學校長。

國防大學是全軍最高軍事學府,是培養高級指揮員的搖籃,是將軍的搖籃。對於裴懷亮,這一重任既是榮譽更是壓力。通過廣泛調查研究,他很快就對學校的發展有了一個初步的設想。

裴懷亮說,他當校長以後,和學校黨委一班人把這個學校的總體建設做了個規劃,這些年也基本上是按照這個規劃逐步建設的。

裴懷亮認為,國防大學最主要的兩個任務,一是人才培養,二是理論創新。所以他當校長的體會就是兩個服務,一是為學員服務,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改善辦學條件,為學員提供更好的能學到盡可能多知識的環境。再一個就是為教研人員服務,也就是為教研人員進修、培養、調研創造良好的條件,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出高品質的教學和科研精品。

2006年,裴懷亮被中央軍委授予陸軍上將軍銜,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現行軍銜制最高軍銜,也是黨和人民給予他的最高榮譽。

在外不忘故鄉情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多年來,裴將軍一直心系家鄉,滿腔熱情地關心和支援家鄉的發展。

他在濟南軍區工作的時候,為家鄉介紹了山東一些搞蔬菜的經驗,使得新絳的蔬菜發展開創出新局面。

裴將軍非常喜歡絳州鼓樂,2008年,絳州鼓樂到國防大學慰問演出,很多外國友人及外籍學員觀演,震動一時。裴懷亮希望絳州鼓樂這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傳承好、發展好。

裴懷亮對新絳的教育事業也非常關心,曾將自己保存的月球儀及生物模型贈送給新絳的學校。

常年在外,公務繁忙,裴將軍很多年都沒回過家,但他和家鄉的聯繫從未間斷。他十分關注家鄉的發展,能抽空看看家鄉的視頻資料,都倍感親切。

和裴懷亮一起從軍、打交道40多年的山西老鄉、國防大學教授馬保安少將,談到和裴將軍的交情,感受頗深。在他看來,裴懷亮最大的特點就是對工作、對事業高度負責任。在與裴懷亮相處這麼多年的過程中,他最深切的感受就是:裴懷亮是一位可敬、可信、可親、可近的好老鄉、好戰友、好兄長、好領導!是一位朋友式的首長、兄長式的領導。

2008年3月,裴懷亮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委員,走向他人生的另一個高度。

如今的裴懷亮將軍,鬢邊的白髮已明顯增多,他仍沒有停下忙碌的腳步……

☛ 流覽更多本地新聞資訊,請登錄”運城新聞“用戶端。

歡迎登錄“運城新聞”用戶端爆料

▍ 本期責編:王運濤

♫歡迎朋友圈!文章版權歸運城日報社所有,請勿轉載,侵權必究。

運城網信備案號 A0004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