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坤鵬論:互聯網只是個前奏 人工智慧才是技術革命終極大BOSS

最近,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未來要向機器人收稅的言論, 在國外被引爆了!

他在接受專訪時表示:“眼下, 如果一名工人在工廠創造5萬美元的價值,

那麼他就要交納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稅等。 假如一台機器人替代人類來完成同樣的工作, 那麼它們也應該交納類似水準的稅。 ”

比爾·蓋茨認為, 機器人代替人類工作可以解放生產力, 讓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從事那些需要發揮人類自身特質的工作, 比如照顧老人和教育孩子。 這些工作需要同情心和理解能力, 這是人類所獨有的, 而今此類崗位卻極缺人手。

“因此, 如果我們用機器人替換了這部分人, 他們就能離開現在的工作崗位, 並通過訓練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但如果沒人交稅了, 誰來給這部分人發工資呢?”

坤鵬論曾多次談到過人工智慧和機器人, 今天就著這個話題再聊聊我們的思考吧。

一、人工智慧是富人們的盛宴

從去年開始,

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成為了耀眼的光輝, 照耀著大地上卑微的人類。

王興說, 現在已經進入互聯網下半場。

但坤鵬論認為, 這場互聯網的資訊革命其實不過是人工智慧大革命的前奏和子集, 它僅僅是個急先鋒和排頭兵。

互聯網的使命完全是為人工智慧鋪平前路, 為工業革命誕生的機器們的大腦革命提供養分, 而這些養分來自於人類, 是人類千百年來智慧的結晶。

所以, 坤鵬論相信, 凡是在互聯網時代成為壟斷者, 並站在了財富金字塔的頂端, 他們必然會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時代繼續擴大戰果, 成為未來世界的主宰者之一。

為什麼?

我們首先想想人工智慧最大的受益者是誰?

自然是富人們, 因為機器人的使用更利於資本家而不是工人, 人工智慧的普及替代更多的是普通職員而不是金融家們。

這些既得利益者正在更多地利用新的機器、大資料分析來實現他們經營和快速發展的目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 隨著互聯網、物聯網、機器人的發展, 將是勞動力的革命性提升, 如果說互聯網是一場個人解放運動, 那麼人工智慧將是一場社會生產力的解放運動。

但是, 對於人類本身來說, 這卻不那麼美妙, 因為越來越多的業務開始受到影響, 影響的最大體現就是需要越來越少的手工勞動。

人們將生活在職場競爭比以往更加激烈的世界中, 智慧型機器正在越來越多地接手以前只能由人類來完成的任務。

英國《衛報》專欄作者本·塔爾諾夫認為, 機器人帶來的真正威脅, 並不是令Elon Musk輾轉反側的走上邪路、大開殺戒, 而是它們可以把經濟差距擴大到一種極端的程度, 極端到大多數人的生活無以為繼。

還記得劉強東曾說過的十節甘蔗理論嗎?

他認為,

在生意這個十節甘蔗中, 佔有的節數越多, 越重要, 最終獲得的利潤和話語權越大。

這個道理通俗易懂, 如果把它換到生產中呢?

人類如果在生產中佔據的節數越多, 越重要, 話語權就越大, 但如果十節甘蔗大部分都由機器來完成, 那麼最終話語權最大的只有富人。

那將是一個有錢人僅靠自己就能變得更有錢的世界。

工人從勞動中解放出來的同時, 也意味著工資的終結, 失去了工資, 對於工人而言, 也就失去了獲取財富的唯一途徑。

而且在以前, 因為機器需要工人來操作, 工人是關鍵節點, 不滿意不公平, 他們可以關掉機器, 罷工就是他們所擁有的最有效武器和權力, 但到了機器人的全自動化時代, 工人們連罷工這個武器和權力都沒有了。

而自從工業越來越發達後,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工資在國民收入中的占比持續縮水,而資本的份額卻在飛速增長,技術提高了工人的生產力,但利潤是在增長而沒用下降,據統計1973-2011年間,生產力增長了80.4%,但實際時薪的中位數僅僅增長了10.7%。

於是,有人認為,未來當機器人成為勞動力主流後,人類將嚴重分層,勞力者將淪為最底層,甚至連生存的價值都不復存在了。

更有人表示,將來,人類將成為瀕危生物。

為此,比爾·蓋茨說,“工人工作要繳所得稅、繳社保。機器人也做同樣的工作,也應該同樣收稅。寧願增加稅收,也要降低自動化的速度。”

二、世界永遠是普通老百姓的

不過,坤鵬論認為,這樣的推演有些過於武斷和臆想了。

因為,自古以來,經濟的主體永遠是普羅大眾,而不一小撮富人。

道理很簡單,如果普羅大眾沒有任何收入,機器人生產的東西也就沒有人購買了,那麼富人也就不會賺到錢,最終富人也變成了窮人,同歸於盡是誰都不希望的,特別是越有錢越惜命的富人們。

生產可以將人類排除在外,但吃喝拉撒睡的消費卻永遠得靠普通百姓。

所以,即使是掌握了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富人階層也不可能幹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勾當。

坤鵬論認為,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時代可能會真正讓我們進入計劃經濟時代,大資料的本質就是希望預測未來。

2016年年底,馬雲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聲稱,未來計劃經濟將會越來越大。

但是,聯想到最近看的一本小說,其中描寫了一個人,他練就了他心通的神功,別人想什麼,他都能知道,是不是特別令人羡慕,不過,這個人卻生活得非常不幸福,結果他又花了30年時間來練如何封閉這個神功。

沒有起起伏伏的人生,你活著還有什麼意思,那句名言挺經典:人生就像心電圖,一帆風順就是掛了。

人工智慧最大的難關是人的自由意志,這個世界的主體是人的自由意志,所以自由意志是未來最大的變數。

當所有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被計畫時,可能所有的計畫也就泡湯了!

那時候必然有一小撮自由意志強大無比的精英,帶領人們改變世界和社會!

對於未來人類面臨機器人搶飯碗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坤鵬論一直認為,人類一個能不斷自升級的生物,似乎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讓它同步升級。

英國牛津大學的教授羅伯特·艾倫曾寫過一本叫《全球視野下的英國工業革命》,他認為,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時,“在接受教育和培訓之後,英國民眾的讀寫能力和計算能力大幅提高,這顯然有助於他們發明創造更多新產品和新技術長此以往,此以往,英國便逐漸產生出了數量龐大的熟練機械工和技師,他們頭腦中的奇思妙想也就能更容易地轉化為新的生產技術。”

而且歷史證明,技術革命發源於哪裡,哪裡就會成為之後很長一個階段世界最閃亮的中心,比如:第一台代表工業革命來臨的紡紗機誕生於英國,英國成為了之後世界霸主; 自動化生產流水線誕生於美國,第一條流水線將福特T型車的組裝時間增加了4488倍,而美國在此之後,一直雄居世界第一。

前一陣坤鵬論曾說,美國認為“中國人工智慧趕超美國不是夢話”,甚至引發了一場美國各界的爭論,為什麼美國會如此緊張?

因為,如果人工智慧這一波技術大革命讓中國占得先機,那麼未來世界的格局很可能將被改寫!

三、我們該怎麼辦!

馬雲曾說過:

第一次技術革命釋放了體能,人們懂得我們是不可能跟機器來比誰的力氣大,第二次技術革命,我們釋放了人的距離和速度,使得我們明白人是不可能跟機器比誰跑得遠,誰跑得持久,誰跑得快。而這次技術革命使大腦得以釋放,因為大腦得以釋放,很多事情會發生更多天翻地覆的變化。

未來的競爭是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競爭。

所以,學習已經是相當緊迫的事情了!過兩天坤鵬論會聊這個話題。

而自從工業越來越發達後,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工資在國民收入中的占比持續縮水,而資本的份額卻在飛速增長,技術提高了工人的生產力,但利潤是在增長而沒用下降,據統計1973-2011年間,生產力增長了80.4%,但實際時薪的中位數僅僅增長了10.7%。

於是,有人認為,未來當機器人成為勞動力主流後,人類將嚴重分層,勞力者將淪為最底層,甚至連生存的價值都不復存在了。

更有人表示,將來,人類將成為瀕危生物。

為此,比爾·蓋茨說,“工人工作要繳所得稅、繳社保。機器人也做同樣的工作,也應該同樣收稅。寧願增加稅收,也要降低自動化的速度。”

二、世界永遠是普通老百姓的

不過,坤鵬論認為,這樣的推演有些過於武斷和臆想了。

因為,自古以來,經濟的主體永遠是普羅大眾,而不一小撮富人。

道理很簡單,如果普羅大眾沒有任何收入,機器人生產的東西也就沒有人購買了,那麼富人也就不會賺到錢,最終富人也變成了窮人,同歸於盡是誰都不希望的,特別是越有錢越惜命的富人們。

生產可以將人類排除在外,但吃喝拉撒睡的消費卻永遠得靠普通百姓。

所以,即使是掌握了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富人階層也不可能幹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勾當。

坤鵬論認為,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時代可能會真正讓我們進入計劃經濟時代,大資料的本質就是希望預測未來。

2016年年底,馬雲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聲稱,未來計劃經濟將會越來越大。

但是,聯想到最近看的一本小說,其中描寫了一個人,他練就了他心通的神功,別人想什麼,他都能知道,是不是特別令人羡慕,不過,這個人卻生活得非常不幸福,結果他又花了30年時間來練如何封閉這個神功。

沒有起起伏伏的人生,你活著還有什麼意思,那句名言挺經典:人生就像心電圖,一帆風順就是掛了。

人工智慧最大的難關是人的自由意志,這個世界的主體是人的自由意志,所以自由意志是未來最大的變數。

當所有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被計畫時,可能所有的計畫也就泡湯了!

那時候必然有一小撮自由意志強大無比的精英,帶領人們改變世界和社會!

對於未來人類面臨機器人搶飯碗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坤鵬論一直認為,人類一個能不斷自升級的生物,似乎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讓它同步升級。

英國牛津大學的教授羅伯特·艾倫曾寫過一本叫《全球視野下的英國工業革命》,他認為,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時,“在接受教育和培訓之後,英國民眾的讀寫能力和計算能力大幅提高,這顯然有助於他們發明創造更多新產品和新技術長此以往,此以往,英國便逐漸產生出了數量龐大的熟練機械工和技師,他們頭腦中的奇思妙想也就能更容易地轉化為新的生產技術。”

而且歷史證明,技術革命發源於哪裡,哪裡就會成為之後很長一個階段世界最閃亮的中心,比如:第一台代表工業革命來臨的紡紗機誕生於英國,英國成為了之後世界霸主; 自動化生產流水線誕生於美國,第一條流水線將福特T型車的組裝時間增加了4488倍,而美國在此之後,一直雄居世界第一。

前一陣坤鵬論曾說,美國認為“中國人工智慧趕超美國不是夢話”,甚至引發了一場美國各界的爭論,為什麼美國會如此緊張?

因為,如果人工智慧這一波技術大革命讓中國占得先機,那麼未來世界的格局很可能將被改寫!

三、我們該怎麼辦!

馬雲曾說過:

第一次技術革命釋放了體能,人們懂得我們是不可能跟機器來比誰的力氣大,第二次技術革命,我們釋放了人的距離和速度,使得我們明白人是不可能跟機器比誰跑得遠,誰跑得持久,誰跑得快。而這次技術革命使大腦得以釋放,因為大腦得以釋放,很多事情會發生更多天翻地覆的變化。

未來的競爭是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競爭。

所以,學習已經是相當緊迫的事情了!過兩天坤鵬論會聊這個話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