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果沒有阿裡巴巴 馬雲會在哪裡!

1984年, 苦苦複讀3年之後, 已經20歲的大齡考生馬雲, 終於考上了杭州師範學院

然而, 在當時, 上了師範學院以後就要當老師, 這讓馬雲非常苦惱,

他在學校天天盤算著, 畢業後怎麼才能不去當老師

然而, 大三那年的一次代課經歷, 徹底改變了馬雲的想法

那年, 師範生馬雲來到浙江一個小縣城的農村, 當了一個多月的代課老師

來自“大城市”的馬雲, 被眼前鄉村學校的境況深深震驚了, 環境怎麼會這麼糟糕, 教學條件怎麼會這麼差?

好在, 學校的孩子們是真不錯!

馬雲很快和他們打成一片, 鼓勵他們一定要堅持下去, 不要輕易放棄

多年以後, 馬雲回憶起這段經歷時, 他說:“這一個多月, 我在跟孩子們的相處中得到了莫大的快樂”

馬雲回到學校以後, 決定當老師, 並且要當一名優秀的老師。

1988年夏天, 馬雲大學畢業, 來到杭州電子工業學院, 擔任英文及國際貿易老師

90年代初課堂上的馬雲

年輕而富有激情的馬雲, 講課風格幽默詼諧, 常常在課堂上逗得學生們前仰後合。

他說:“我最開心的時候是每月拿91塊錢做老師的時候, 那時候會想再熬幾個月我可以買輛自行車”。

馬雲老師, 很快被評為“杭州10大傑出青年教師”。

不過, 只是教學生, 馬雲還是覺得不過癮, 於是發起成立了杭州西湖邊上的第一個英語角, 並組織翻譯社, 在杭州翻譯界開始小有名氣。

然而, 翻譯社和英語角都是需要錢來維持的, 馬雲不得不到處販賣小商品補貼這兩件事, 這讓他的教師之路出了“茬子”, 教師生涯戛然而止。

於是, 馬雲開始創業, 創辦了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資訊發佈網站“中國黃頁”, 然後又創辦了阿裡巴巴, 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成就了目前的狀態。

然而, 越來越有錢, 越來越成功的馬雲, 心裡最放不下的, 還是“教師情結”

尤其是, 有一天, 他突然收到了大三那年代課時, 教的那些農村孩子的來信

他在信中得知, 那個班裡的20多個孩子, 後來有三個考上了大學,

還有幾個考上了中專, 這對於當時一個普通的農村班級而言, 簡直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孩子們在信中說, 馬雲老師當時的很多話鼓勵了他們, 讓他們堅持走了下去。

這幾封信, 讓馬雲深刻地意識到, 智慧可以喚醒智慧, 溫暖的心可以溫暖另一顆心。

一個好的老師, 真的能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 尤其是在農村, 改變了一個孩子的命運, 其實也就改變了一個家庭的命運。

也正因如此, 多年以後, 馬雲在一次採訪中說:“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創辦裡阿裡巴巴”。

他說, 我本來就是一個師範畢業生, 遺憾的是當了6年老師就離開了教育崗位, 內心一直覺得內疚。

不過, 後悔歸後悔, 有錢人和窮人最大的差別是, 可以“曲線救國”,

實現自己未能達成的夢想。

於是, 馬雲開始花錢彌補當年在教育上的遺憾。

而且, 這個獎項並不是單純的發錢, 而是邀請鄉村教師走出大山, 對他們進行“專業發展培訓”, 開眼界長見識。

在最近的一次“鄉村教師”頒獎典禮上, 馬雲說:我們選擇讓老師們來到三亞, 是因為很多鄉村教師沒看到過大海。 大海帶給人想像, 沒有想像力的老師教不出有想像力的孩子。 ”

隨後, 馬雲開啟“鄉村校長計畫”, 計畫用10年時間投入2億元尋找、支援中國的優秀鄉村校長

馬雲等企業家和學者, 為了發現和培訓青年創業者, 還一起發起創辦了湖畔大學, 馬雲親自授課, 今年已經是第三屆了。 一些農民企業家, 在創業一線打拼的90後青年, 尤其是一些年輕的互聯網創業者和自媒體人, 終於有機會聆聽優秀企業家和頂級商學院教授的授課。

然而,商人馬雲不好好辦企業,天天和教育較勁,也引來了一些非議。前幾天,網上有個帖子,說要警惕湖畔大學的“野心”,並把湖畔大學比作明朝的東林書院,給在這裡講課上課的企業家扣上“東林黨人”的帽子,警惕他們結成“圈子”之後的野心。

我看了之後簡直笑噴了。其實,創辦各種學校、書院乃至是私塾,本來就是中國“士人”的一個重要傳統,正因為這個傳統,才有了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鵝湖書院,嵩陽書院的存在,文脈得以傳承,平民布衣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才有了“惟楚有才 于斯為盛”。

即便是在農村,對於不大識字的鄉野村民而言,“興學”,幾乎是唯一一件所有人都會主動捐錢捐糧捐人工的事。古老的民間傳說認為,這是很大的福報。尤其是修堤和興學這兩件事,可以使人"相貌顯貴",通俗一點說,就是更帥更漂亮,變得氣宇軒昂

其實,即便不考慮這些。稍微瞭解馬雲那至今割捨不下的“教師心結”的都知道,啥野心不野心的,有的只是一顆想當老師想得上癮的心而已。

說實話,對於馬雲而言,如果不是被阿裡巴巴耽誤了近20年

曾經身為杭州十大優秀青年教師的馬雲,現在應該也是一個桃李滿天下的教授,很可能已經被提拔成為了哪所大學的院長、校長

仔細想想,這和他現在所扮演的所追求的角色,竟然也差不多。

你看,命運就是這樣奇妙,就像愛情,彎彎繞繞之後,還是指向同一個歸宿,指向同一個人。

如果說,真的有“宿命”這個東西的話。

“老師”可能就是馬雲那個,比“創辦阿裡巴巴"還要大的,無法逃避的宿命……

終於有機會聆聽優秀企業家和頂級商學院教授的授課。

然而,商人馬雲不好好辦企業,天天和教育較勁,也引來了一些非議。前幾天,網上有個帖子,說要警惕湖畔大學的“野心”,並把湖畔大學比作明朝的東林書院,給在這裡講課上課的企業家扣上“東林黨人”的帽子,警惕他們結成“圈子”之後的野心。

我看了之後簡直笑噴了。其實,創辦各種學校、書院乃至是私塾,本來就是中國“士人”的一個重要傳統,正因為這個傳統,才有了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鵝湖書院,嵩陽書院的存在,文脈得以傳承,平民布衣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才有了“惟楚有才 于斯為盛”。

即便是在農村,對於不大識字的鄉野村民而言,“興學”,幾乎是唯一一件所有人都會主動捐錢捐糧捐人工的事。古老的民間傳說認為,這是很大的福報。尤其是修堤和興學這兩件事,可以使人"相貌顯貴",通俗一點說,就是更帥更漂亮,變得氣宇軒昂

其實,即便不考慮這些。稍微瞭解馬雲那至今割捨不下的“教師心結”的都知道,啥野心不野心的,有的只是一顆想當老師想得上癮的心而已。

說實話,對於馬雲而言,如果不是被阿裡巴巴耽誤了近20年

曾經身為杭州十大優秀青年教師的馬雲,現在應該也是一個桃李滿天下的教授,很可能已經被提拔成為了哪所大學的院長、校長

仔細想想,這和他現在所扮演的所追求的角色,竟然也差不多。

你看,命運就是這樣奇妙,就像愛情,彎彎繞繞之後,還是指向同一個歸宿,指向同一個人。

如果說,真的有“宿命”這個東西的話。

“老師”可能就是馬雲那個,比“創辦阿裡巴巴"還要大的,無法逃避的宿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