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南京無想山中有段“竹海步道” 沿途有“洞壁琴音”等奇特景觀

揚子晚報網4月21日訊在南京溧水, 有一座無想山。 它是南京市第五個國家級森林公園。 山中竹林蔥郁、湖光山色, 還有眾多文物、名勝古跡散佈其間,

山鄉民俗濃郁深厚。 現在溧水區政府結合無想山中的自然風光, 建成一條長達7.6公里的“竹海步道”, 成為一處本地市民和外來遊客徒步休閒的新景點。

在溧水當地, 無想山是無人不知的運動、休閒最佳場所, 也是眾多南京及周邊地區遊客到溧水必去的地方之一,

平均年接待量在50萬人次以上。 現已成為集養生度假、文化體驗、運動休閒為一體的城市中央公園。

無想山是南京市第五個國家級森林公園, 風光秀美, 滿山蒼翠, 無想湖環繞山腳, 初建於六朝的無想寺梵音繚繞, 山頂更有譽為“江南第一天池”的古火山口,

景致美不盛收。

無想山中還有, 洞壁琴音、韓熙載讀書台、王從善摩崖石刻、杜伏威劍劈石、百步天梯等很多歷史文化遺存。 近年來更是修建一條7.6公里的竹海步道, 它環繞無想寺水庫, 與環湖路連接, 道路兩側是大片翠竹, 成為一條本地市民和外地遊客領略無想山美景的新通道。

記者近日來到該步道體驗時, 正值非週末的上午, 山中並無太多遊人。 山風徐徐, 徜徉滿山翠竹之間, 呼吸著有些濕潤的空氣, 聽著鳥鳴和淙淙的泉聲, 真是令人心曠神怡。

在無想山山頂, 有一座新建不久的觀景平臺, 上有供人休憩的涼亭。 如果徒步累了, 可以在這裡休息。 或坐在涼亭中吹吹山風, 或憑欄遠眺, 均是一種享受。

據觀察, 在竹海步道兩側, 還有一座座嶄新的路燈, 這也給喜歡夜遊無想山的市民、遊客提供了一種選擇。 在“竹海步道”的沿途, 還有一條岔路, 通向山頂, 名為“尋音步道”。 這名字裡的 “音”指的是無想山中的著名景點——洞壁琴音。

洞壁琴音曾是一個古代採石場,通向該採石場原本只有一條崎嶇山路。經過木制棧道的鋪設和改造,成了現在的尋音步道。由於山中泉水滴入採石場遺留下水潭的聲音酷似琴聲,因此清代文人將這個景點命名為“洞壁琴音”並列入“溧水八景”。現在的洞壁琴音景點,是一個“暗夜特色”的公園。夜間寂寥的山野,適合情侶遊覽、觀測星空。

記者探訪時,雖是白天,但見尋音步道兩側山體嶙峋,古木茂盛,山頂的採石場遺址形成一個個幽暗的山洞,洞壁之中偶見一兩個簡易的佛龕,引人幽思、冥想。據說,如果是雨天,山頂“琴音”之聲更是不覺於耳,頗有繞梁三日之感。此情此景,令人無以言狀。記者腦海中閃過的是胡適先生的《秘魔崖月夜》。也許只有如此美妙而又憂鬱的詩句才能配得上這裡。編輯:喬金玲

洞壁琴音曾是一個古代採石場,通向該採石場原本只有一條崎嶇山路。經過木制棧道的鋪設和改造,成了現在的尋音步道。由於山中泉水滴入採石場遺留下水潭的聲音酷似琴聲,因此清代文人將這個景點命名為“洞壁琴音”並列入“溧水八景”。現在的洞壁琴音景點,是一個“暗夜特色”的公園。夜間寂寥的山野,適合情侶遊覽、觀測星空。

記者探訪時,雖是白天,但見尋音步道兩側山體嶙峋,古木茂盛,山頂的採石場遺址形成一個個幽暗的山洞,洞壁之中偶見一兩個簡易的佛龕,引人幽思、冥想。據說,如果是雨天,山頂“琴音”之聲更是不覺於耳,頗有繞梁三日之感。此情此景,令人無以言狀。記者腦海中閃過的是胡適先生的《秘魔崖月夜》。也許只有如此美妙而又憂鬱的詩句才能配得上這裡。編輯:喬金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