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兩赴馬里維和:拼命三郎劉玉國在槍林彈雨中記錄前線戰火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 那是因為你離炮火還不夠近!”這是著名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的一句名言。 第四批赴馬里維和隊員劉玉國,

人送外號“拼命三郎”。 入伍14年, 兩次榮立三等功, 先後6次獲得原瀋陽軍區、北部戰區陸軍電視宣傳先進個人。 多條新聞獲得全軍、原瀋陽軍區優秀電視新聞獎。 《關喜志:洪水中永生》更是摘得全軍好新聞一等獎。

他多次參加抗洪搶險, 為了第一時間記錄珍貴鏡頭,

身臨險境、鏖戰洪魔;兩次赴馬里維和冒著槍林彈雨, 記錄前線的戰火。 戰友們說:他的榮譽是用命換來的……

戰友們忘不了2010年7月, 松花江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原第16集團軍某工兵團參謀長關喜志帶隊星夜馳援, 劉玉國作為報導員全程跟蹤記錄,

當時關喜志參謀長在舟橋上進行指揮, 洪水暴漲, 汽艇動力已不足, 舟橋極速向電站大壩撞去, 他架起設備記錄下:關喜志指揮官兵跳下舟橋, 自己卻再也沒站起來……每當想起這一幕, 劉玉國的眼眶都會濕潤。

戰友們忘不了去年5月31日晚8時51分,

馬里加奧任務區那次驚天動地的汽車炸彈襲擊。 劉玉國居住的編輯室是距離爆炸中心僅50余米, 巨大的衝擊波暫態掀起了板房, 劉玉國護住身邊的列兵田宇。 這時飛起的板房側板直接砸在他的左腿膝蓋, 他忍著劇痛, 第一時間找到攝錄設備爬出廢墟, 並一瘸一拐沖到爆炸現場, 拍攝取證, 拍攝下了事件處理的整個過程, 為後期調查取證留下了第一手資料。

緊接著他積極參加重建工作, 連續工作60多小時, 第一時間向國內發佈新聞, 事後, 聯馬團總司令勞萊.斯嘉德看望遇襲後的中國工兵分隊聽聞此事後, 對這位中國士兵豎立了大拇指, “你真是一名勇敢的士兵!”

半個月後,終於有時間的他去二級醫院檢查。醫生驚訝地發現他左腿膝蓋骨裂,十字韌帶撕裂,如此病情,竟然堅持了這麼長時間。“兄弟,這麼拼!值嗎?”身邊戰友不禁心疼地問到。“值!這點傷算得了什麼……”

維和以來劉玉國操作無人機偵察週邊情況100餘次,記錄各類任務200餘次,累計在中央電視臺發稿400餘條。

今年2月13日,維和工程兵大隊召開階段總結大會,他以全票通過的成績被評為“突出貢獻獎”,戰友都說:拼命三郎,受之無愧!

半個月後,終於有時間的他去二級醫院檢查。醫生驚訝地發現他左腿膝蓋骨裂,十字韌帶撕裂,如此病情,竟然堅持了這麼長時間。“兄弟,這麼拼!值嗎?”身邊戰友不禁心疼地問到。“值!這點傷算得了什麼……”

維和以來劉玉國操作無人機偵察週邊情況100餘次,記錄各類任務200餘次,累計在中央電視臺發稿400餘條。

今年2月13日,維和工程兵大隊召開階段總結大會,他以全票通過的成績被評為“突出貢獻獎”,戰友都說:拼命三郎,受之無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