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走進邢臺古村落——河會村

河會村位於河北省邢臺市開發區、京深高速和京廣高鐵東側一公里處。 歷史上因村北、村西多條河流在此交匯得村名河會, 曾是順德府東南道上第一大村。 河會村是邢臺縣和南和縣的交界村, 往東北走不到5公里即進入任縣, 往西南走不到5公里進入沙河縣, 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河會村的“玉帝閣”建于崇禎元年(1627年), 距今已有383年的歷史, 至今仍是村民出村的要道。 河會村原有“八閣”, 令人感到稀奇的是, 八閣按照八卦的佈局依次建在村子周圍的, 其中乾, 代表天, 有“衍慶閣”;坤代表地, 有“西南閣”;坎代表水,

有“北閣”;離代表火, 有“南閣”;震代表雷, 有“玉帝閣”;艮代表山, 有“王閣”;巽代表風, 有“東南閣”;兌代表澤, 有“西閣”。 可見, 河會村為“八卦”古村。 可惜的是, 如今除了立在東門的“玉帝閣”之外, 其他七個“閣”都已不復存在了。

在“玉帝閣”東面拱圈之上書寫有“襄左鎖錀”四個大字。 當地文人竇坡的解釋是, 邢臺古時為“襄都”, “襄左“意指河會村位於邢臺之左(東), 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 明清時村裡就有3名舉人, 2名拔貢, 54名貢生, 在當時為邢臺一絕。 “鎖錀”通常是指“關防要地”, 意指河會村在古代是通往邢臺的重要通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