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會有奇怪的“親疏遠近”?

現在, 親疏遠近總是用來形容人際關係的一種形態!它最直觀的解釋就是:跟你有著很親的關係的人,你疏遠,跟你有著較遠的關係的人,你親近!這種最直觀的解釋也就是現在人際關係中最常見的一種形態:親疏遠近!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在呢?不應該是“親近遠疏”嗎?其實這跟人的人性是有關的!

這個世界上, 人在社會和家庭中, 會根據自己處的位置與該付出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做一個心理平衡, 比如自己是家中的大哥, 那大哥就該對下面的弟弟妹妹有一個相應的責任和義務!那大哥的身份與該有多少的責任和義務就是一個平衡點,

與心理平衡點相等或差不多時, 將會感覺是正常。 所有超出人應該負責或説明的部分, 都應該被感恩。

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例子:一個人往往跟自己同一個屋簷下生活的父母或者親人無法溝通, 卻和螢幕那頭的陌生人聊的火熱, 談天說地!對經常幫助自己的親人和朋友無任何感恩之心, 卻對陌生人或者不那麼親近的人對他的一點幫助而感恩戴德!

你的親人或者父母, 從倫理角度該哺育你, 幫助你, 但是你不能對這種哺育和幫助認為是理所當然或者是心安理得!例如你對你的朋友真實, 真誠的付出與幫助後, 你自然也會希望朋友能真誠的回饋你, 這時你的心理平衡點,

自然放的就高, 但是如果你的朋友無動無衷或者以為你的幫助是理所當然, 那麼就達不到你的心理平衡點, 你的心理就會不自在, 不愉快。 這時你必然不願和這樣的人為伍, 必然會拉開你和對方的距離, 久而久之必然成為陌路。 這種從近到遠的過程, 是因為這種有近而遠的傷害, 但是這種傷害卻是致命的, 很難再逆轉回來。 這或許也就是“遠近”的原因吧!而, 一些由遠及近的人際關係會發生逆轉。 這個可能和我們人類或者生物, 會遺忘有關吧, 例如跟你不熟或者說對你有所傷害的人, 隨著時間的流逝, 你會慢慢減少或者消除對他的不滿, 這時候如果他能稍微的表達一點的善意, 你或許就會馬上忘掉曾經他帶給你的傷害從而去靠近他!又或者說跟你本來就是陌生的一個人,
從情感上稍微表達了對你的親近和贊同, 或者說在生活中對你提供了稍許的幫助和關心, 你立刻就能對他好感倍增, 甚至引以為知己!這或許是“親疏”的原因之一吧!但是人們很少會想那些陌生人或者說“遠”的人對你提供的幫助和對你的關心能趕得上那些“近”的人對你的幫助和關心嗎?應該大部分人都沒有想過, 如果認真想了, 或許就不會出現這種“親疏遠近”的現象了!

有些人生活中本來就沒心沒肺, 你就是給於他再多的幫助, 他只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這種人當然也大有人在。 平衡感的高低, 與人的道德水準和良心多寡不無關係的, 也給人不同的感觸與心境有關。

這也就是, 為什麼人容易原諒自己的敵人, 卻很難原諒自己的親人或朋友對自己犯錯的道理。 敵人, 本來給你的平衡點是, 傷害你, 是一種負給於, 而不來傷害你, 反而幫助你, 這樣的反差讓你感恩。 你得到他不該給於的幫助, 多於你應承受的痛苦, 遠遠高於你的平衡點。

一個人的人性, 在於你在生活中為別人做過什麼, 做過多少。 而你可以去要求社會或者對方, 給于你一定的信任與幫助!值得你繼續走近的人, 繼續堅持去彼此保持友誼;反之, 早早的遠了更好。 生活就是這樣, 很多人由遠及近的走近我們的生活, 給我們彼此交往一次次的開始。 也有很多人, 從熟悉到陌生, 走出我的視線。 這就是人生吧。

人性, 決定我們註定取取捨舍, 來來去去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