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新春記者行:桐城文昌棚戶區改造項目全力推進

“過了這麼多年房子沒有陽光的日子, 不過接下來就要徹底告別了。 破舊的小樓房就要變成陽光房了。 ”因為房屋年代久遠且採光極差, 家住桐城市文昌街道紅星組的程躍進一直對這樣的居住環境有意見。 如今, 隨著該市文昌棚戶區改造專案的全力推進, 程老將在今年5月份徹底告別“無光房”。

3月11日下午, 記者來到了文昌棚改指揮部, 透過玻璃大窗戶, 能夠一眼看見對面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 陽光照耀下, 樓的採光性能都非常好。 “文昌街道位於市區西南部, 主體為老城區。 文昌棚戶區改造工程則是市里高度關注民生、改善居住條件、提升居民生活水準的民生工程。

”桐城市文昌棚戶區改造項目指揮部主要負責人伍和平介紹。

記者瞭解到, 該專案占地402畝, 涉及文昌街道9個村民組、358戶。 59歲的程躍進老人就是其中一戶。 “我當時的房子是1988年自己修建的, 當時這兒不少地方還到處都是農田。 ”程老告訴記者, 當時自己所在的村民組其實就是城郊結合部的位置。 經歷了近30年的時光, 這兒已經變了樣, 徹底成為了棚戶區, 與發生巨大變化的整個外部環境相比, 顯得格格不入。

“最重要的就是房子太久遠了, 房屋滲漏的現象比較嚴重。 加上房子的採光一直不好, 白天都要點著燈。 ”程躍進說, 一家八口人, 每天住在這樣的環境, 大家都有搬出去的想法,

但這兒畢竟是自己的家。 不僅程老一家, 住在這裡的群眾, 大家普遍認為目前居住區髒、亂、差, 污水橫流, 且交通不便, 大家都迫切希望改造這樣的居住環境。

“自2013年文昌街道棚改項目正式啟動以來, 街道負責專案的征地拆遷工作, 按照政府主導, 市場運作, 利民益民, 整體規劃, 整體改造, 分步實施, 綜合開發, 自求平衡的原則開展。 ”伍和平告訴記者, 經過前期的廣泛動員, 強化宣傳, 營造了徵收工作的良好氛圍。

在房屋徵收工作中, 工作人員始終堅持依法徵收, 陽光操作。 堅持一個方案, 一個標準, 一把尺子量到底, 實行公平、公正、公開。 “我們這塊居民大部分都是菜農和小商品經營戶, 為了不影響大家的勞動和經營時間,

指揮部總是提前預約, 不管是節假日、白天黑夜, 還是午休的時間, 他們都在工作, 我們也是被這種精神所感動。 ”程老對此記憶深刻。

今年5月份, 程老一大家子將搬進就近安置的新樓房。 “我們都是棚戶區改造項目的直接受益者, 以後一大家子再也不用住在那破舊的房子裡了, 感謝政府的好政策。 ”(張福明 王虎)

(責編:王小琛(實習生)、秦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