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乖乖隆地咚!這位元如皋工匠的作品參加一帶一路全球藝術巡展啦!

2017年“楓”生水起, 值加拿大舉國歡度150周年國慶之際, 由人民日報海外網加拿大頻道指導, 加拿大中文媒體記者協會和加中文化交流中心聯合主辦的“中加兩國藝術大展”於4月22日在楓葉之國的加拿大多倫多拉開帷幕,

這是一帶一路中華文化走出去全球藝術巡展的第7站。

來自如皋的一幅作品也將亮相!

這是來自我市磨頭鎮民間藝術家楊林才的竹刻作品《論語》, 全文1080個字, 都是用刻刀一筆筆刻出來的哦!

皋城工匠

將在加拿大一展風采

楊林才, 如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 南通非遺永泰竹刻傳承人。

主要作品:

竹簡《孫子兵法》、《論語》、《弟子規》和文天祥的《正氣歌》;

對聯有弘一大師的《送別》、《精氣神》

筆筒有《九州同慶》、《飽覽人間春色》;

臂擱有《龍女禮佛圖》和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等,

其作品精緻典雅, 廣受好評。

楊林才:行雲流水間的探秘者

在一樓靠窗戶的地方, 記者看到了楊林才平時工作的桌子, 上面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幾十把大大小小的刻刀, 桌子旁邊還擱置著好幾隻竹筒, 裡面裝滿了剛削好的竹簡。

楊林才介紹說:“這裡大概有五十把刻刀, 每一把刀我都非常熟悉。 在竹簡上刻字時, 每一個筆劃該用哪把刻刀, 我都銘記於心。 如果刻到一些複雜的繁體字, 這五十把刻刀都要用到。 ”

▲楊林才工作中

談起竹刻,楊林才更是滔滔不絕,他告訴記者:“竹刻是個嚴謹、細緻的活兒,任何一步都馬虎不得,從竹材的選擇、蒸煮、陰乾、刮削到字畫的刻制、著色、水磨、拋光等步驟,哪一步出了差錯都會影響到最後作品的效果。”

楊林才與竹刻藝術有著不解之緣,他小時候就喜歡小刀在桌子、橡皮上刻刻畫畫,有時候還把自己在橡皮上畫的畫拿出來跟其他同學交換。

▲楊林才作品

不過真正開始接觸竹刻是在高中畢業後,他是跟在常熟刻藝大師黃炳發身邊學徒的,剛開始拿刻刀學習竹刻的時候,手經常顫抖,也刻不穩,被刻刀弄傷是常有的事,簡單包紮一下後還得繼續學習。漸漸地,在師傅的帶領下才刻得有模有樣了。

▲楊林才工作中

以刀代筆,以竹為紙,楊林才在行雲流水間展示了竹刻的神韻。通過幾年的實踐,楊林才不斷打磨自己的作品,他精心雕刻的作品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更有不少人慕名而來,只為求得一件佳品。

面對成績,楊林才很坦然,他說:“我只不過是一直在堅持走自己的路,哪怕再苦再累也絕不後悔。雖然有時候仔細雕刻要花上七、八個小時,但我卻樂在其中,因為每刻完一件作品,我就特別有成就感。

▲楊林才作品

對於未來的計畫,楊林才表示,他會繼續創作出更多好的作品,並在以後的作品中融入當地的人文風俗,向更多的人展示如皋的長壽文化,同時,還將努力把竹刻這一傳統手藝繼承和發揚下去。

▲楊林才作品

▲楊林才作品

圖文|季健

點個贊

送給如皋工匠!

▲楊林才工作中

談起竹刻,楊林才更是滔滔不絕,他告訴記者:“竹刻是個嚴謹、細緻的活兒,任何一步都馬虎不得,從竹材的選擇、蒸煮、陰乾、刮削到字畫的刻制、著色、水磨、拋光等步驟,哪一步出了差錯都會影響到最後作品的效果。”

楊林才與竹刻藝術有著不解之緣,他小時候就喜歡小刀在桌子、橡皮上刻刻畫畫,有時候還把自己在橡皮上畫的畫拿出來跟其他同學交換。

▲楊林才作品

不過真正開始接觸竹刻是在高中畢業後,他是跟在常熟刻藝大師黃炳發身邊學徒的,剛開始拿刻刀學習竹刻的時候,手經常顫抖,也刻不穩,被刻刀弄傷是常有的事,簡單包紮一下後還得繼續學習。漸漸地,在師傅的帶領下才刻得有模有樣了。

▲楊林才工作中

以刀代筆,以竹為紙,楊林才在行雲流水間展示了竹刻的神韻。通過幾年的實踐,楊林才不斷打磨自己的作品,他精心雕刻的作品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更有不少人慕名而來,只為求得一件佳品。

面對成績,楊林才很坦然,他說:“我只不過是一直在堅持走自己的路,哪怕再苦再累也絕不後悔。雖然有時候仔細雕刻要花上七、八個小時,但我卻樂在其中,因為每刻完一件作品,我就特別有成就感。

▲楊林才作品

對於未來的計畫,楊林才表示,他會繼續創作出更多好的作品,並在以後的作品中融入當地的人文風俗,向更多的人展示如皋的長壽文化,同時,還將努力把竹刻這一傳統手藝繼承和發揚下去。

▲楊林才作品

▲楊林才作品

圖文|季健

點個贊

送給如皋工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