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星沙學生地理課上到了瀏陽

3月12日, 明達中學的學生們來到瀏陽開展研學旅行, 上一堂“行走的地理課”。 章帝 攝

星沙時報訊將課堂搬出教室, 行走在山野田頭,

在旅行中學習, 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校正在開展一些“行走的課程”。 3月12日, 長沙明達中學等學校的百余名師生就前往瀏陽市融園桂花樹基地, 開展了這樣一次地理課程研學之旅。

學生們說, “行走的地理課”有趣又有效。 記者瞭解到, 長沙明達中學以生涯規劃教育為抓手, 設立的校外實踐基地還有汨羅農業園、汽車工廠等。 該校通過開展研學旅行和基地實踐, 讓學生找到興趣和能力所在, 激發成長“核動力”。

植樹節開展研學旅行課

3月12日是植樹節, 明達中學等學校的師生瀏陽行, 不僅僅是一次植樹活動, 而是一堂研學旅行的地理課。

在位於瀏陽市棖沖鎮的融園桂花樹基地裡, 學生們一下車, 就被基地內品種繁多的桂花樹所吸引,

並圍繞著基地主人、有“桂花王”之稱的劉彩武問個不停。 “我種植的桂花樹共有3000餘株, 我最大的夢想是攻克南樹北栽的難關, 將桂花樹種到北京去。 ”劉彩武熱情地向到來的師生講解起桂花樹知識, 並分享自己的夢想。

“桂花樹有金桂、銀桂等不同品種, 種植方式有扡插、播種等不同種植方式……經常看到的桂花樹, 原來還有這麼多知識。 ”圍繞著“桂花王”, 學生們學習欲望十足。

一同前行的長沙市教科院地理教研員劉玉嶽, 他拿起桂花樹樹苗, 結合初中地理課本知識, 向學生介紹起桂花樹生長環境。 “桂花樹生長的土壤是酸性的土壤, 大多生長在山腰, 而不是山頂。 ”

行走的課堂有趣又有效

“雖然踩了一腳泥巴, 衣服也打濕了一部分,

但是我從來沒有這麼關注過一件事。 ”上山、下山、種樹、澆水……忙個不停的明達中學學生陳潔告訴記者, “野外的這課堂很帶勁!”

“在教室裡上課易走神, 而今天所有的同學都參與其中, 也學習到了很多課堂裡沒有的知識。 ”陳潔說, “對於地形、土壤、水源、植被, 我們有了直觀的感受, 講課的內容與實踐相結合, 讓我們理解透徹、記憶深刻。 ”

“地理課程通過走出去, 讓學生能擁有更加豐富的感性經驗。 ”劉玉嶽分析, 行走的地理課程體現了“五有”:創設情境, 實現了“有趣”;聯繫生活, 體現了“有用”;注重探究, 實現了“有理”;滲透思想, 體現了“有魂”;學生參與, 實現了“有效”。

活動中, 一同參與的家長也對這樣走出去的學習方式讚賞不已, 一位元明達中學的家長告訴記者,

“孩子全程參與活動, 展現出了十分濃厚的學習興趣。 ”

研學旅行讓學生找到興趣所在

記者瞭解, 開展研學旅行, 設立校外研學基地, 明達中學做的遠不止到瀏陽開展地理研學這一門。 該校研學活動開展得還有很多, 並使之與初中生的生涯規劃教育相結合。

“除融園外, 我們還在汨羅設立農業體驗園, 全體初中學生將前往輪訓;在汽車工廠建立學習基地, 實地瞭解汽車生產製作知識……”明達中學校長、長沙地理學會理事長曹建新介紹, 要通過不同的研學和實踐, 讓每個初中學生脫離課本的局限, 找到自己的能力和興趣所在。

“內心真正的熱愛, 才能激發成長的真正核動力。 ”曹建新說, 研學旅行以及必要的生涯規劃教育,

可以讓學生在全方位認識自己和社會的過程中, 逐漸認識到自己的興趣和能力, 學會把興趣轉變成學科優勢、職業興趣和事業追求, 在課程選擇方面能夠有的放矢, 激發個人的內在潛力, 去追求自己將來的職業目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