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發展扶貧產業,幫助貧困戶脫貧,孔集鄉這樣做!

寧陵全縣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 甯陵縣孔集鄉突出精准為先, 因地制宜, 利用310國道貫穿全境、交通便利、流動人員多的優勢,

規劃建設了蔬菜、水果採摘園、苗木種植等扶貧產業, 使當地貧困戶實現了脫貧致富。

4月19日, 記者在甯陵縣孔集鄉富貴多草莓種植基地看到, 上百畝溫室大棚連成片, 棚內熟透了的新鮮草莓惹人喜愛。 據該草莓種植基地負責人周浩介紹, 富貴多草莓種植基地從年初採摘開園以來, 每天都會迎來近千名自由採摘的遊客。

“如果不是富貴多草莓種植基地, 我咋可能生活下去。 ”62歲的李文芝說。 李文芝以前是周莊村有名的貧困戶, 2016年, 李文芝加入富貴多草莓種植產業幫扶基地, 走上了脫貧之路。

草莓種植基地負責人周浩給李文芝安排了最輕的活, 李文芝每天不僅能掙到40元的工資, 還能收到每年400元的地租, 一年能有1萬餘元的收入, 以前貧窮的日子逐步有了好轉。

勞務用工賺工資, 土地流轉增收入。 孔集鄉大力推廣“合作社+貧困戶+政策性貸款+分紅”扶貧模式, 採取土地入股、資本入股、勞務入股等形式, 將農戶尤其是貧困農戶和產業園結成利益共同體, 把他們從產業園建設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

使貧困農戶獲得租金、股金、薪金等多元化收入, 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把腰包鼓起來。 目前, 產業幫扶基地人均年增收5000餘元, 帶動530戶1300名貧困農民實現產業脫貧。

在孔集鄉孔莊村新建扶貧車間裡, 孔莊村貧困群眾李家振高興地告訴記者:“我以前生活困難, 是個貧困家庭。 從去年5月開始, 我就在家門口木門加工扶貧車間打工, 一天能掙50~60元, 一年下來就是一萬多。 ”

“我們按照‘勞務用工賺工資、土地流轉增收入、產業幫扶穩脫貧’的扶貧思路, 發展了一批扶貧產業, 不斷增強貧困地區自身的造血功能, 幫助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甯陵縣孔集鄉黨委書記劉江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