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09:13:07 寧夏新聞網 小字

學思踐悟 立根固本 09:13:07 寧夏新聞網 小字

4月17日一大早,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機關院內靜悄悄的——在兩個大會議室改成的考場內,全機關200多名公職人員正在聚精會神地答題。 這是自治區人大機關為2017年第一季度“兩學一做”培訓專門安排的一次考試。

說是培訓考試,嚴格程度卻不輸公務員“大考”:由自治區公務員考試中心的專業老師出題、監考、閱卷,40周歲以下幹部全部閉卷考試,遲到30分鐘、考場作弊都要記零分。

“雖然都是圍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培訓內容出題,但試卷上不光除了選擇題,還有論述題、申論題目,想要考好還非得下點功夫認真學習。

”一位負責出題的老師說。

“學習考試與幹部晉職掛鉤,如果成績不合格,將會受到影響。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人事處處長鄒長寧拿出《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機關公職人員崗位培訓三年規劃》,指著其中的條款說。

通過考試深化學習教育,提高機關幹部理論素養和依法履職能力,是今年自治區人大機關推出的一項有力舉措。

自2016年以來,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機關科學籌畫、嚴密組織“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將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全覆蓋,同時重創新、求實效,組織廣大黨員學思踐悟,在“學”中築牢思想根基,在“做”中彰顯先鋒本色,以學促做,真學實做。

精心部署勤“學”

學習教育一開始,自治區人大機關黨組織就科學合理制訂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施方案》,明確了學習教育的具體內容、階段性任務、方法步驟、完成時限、工作效果等。

14個黨支部分別制訂了學習計畫,把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每月召開一次支委會,研究確定學習重點,每月組織一到兩次全體黨員集中學習,31名廳級領導幹部均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所在黨支部的組織生活,有效推動了學習教育日常化。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一個都不能少。 自治區人大機關建立健全了14個黨支部、268名黨員電子檔案,將所有黨員都納入組織管理,確保無一人漏學、無一人掉隊。 並根據不同崗位、不同年齡、不同經歷、不同認知度接受度,搞好“分餐制”“訂單式”學習教育,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方式、學習重點和學習計畫。

注重實效真“做”

“兩學一做”基礎在學,關鍵在做。 自治區人大機關黨組抓住“做”這個關鍵,激勵廣大黨員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在各自崗位上展現新作為。

翻開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今年的工作安排,每個月的任務都排得密密麻麻,立法項目的具體起草負責人、提請審議的時間以及立法調研、修改等各階段的負責單位、責任人、聯繫電話都一條一條列得清清楚楚。 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過程中,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以能力建設和制度建設為抓手,修訂完善機關公務接待工作管理實施細則等8項制度,制訂人代會和常委會“六定”工作方案,對各項工作定事項、定時限、定單位、定責任人、定責任領導和分管領導,推進各項工作務實開展。

在開展人大監督工作中,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機關黨員幹部更是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 去年年底,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的一篇關於《自治區農村扶貧開發條例》的執法檢查報告“走紅”全區各大行政機關——這篇11頁、5000餘字的報告“揪”出了寧夏扶貧工作的短板和問題所在:部分駐村幹部“走讀”、一些地區貧困戶不知道扶貧政策、貧困山區農村人情消費水漲船高、“天價彩禮”讓脫貧家庭重新返貧等。 “為了做好這篇報告,我們把執法檢查的同志分成5個小組,分別赴涇源、隆德、固原原州區、海原、同心、紅寺堡、中甯、賀蘭8個縣區,實地抽查了8個貧困村,共走訪了116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掌握了一手資料。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調研員周繼軍說,為了能瞭解貧困戶的真實情況,他們還確定了“四不看”原則,即:不看自治區領導同志半年內視察過的扶貧點,不看典型示範村的扶貧點,不看前不久國務院委託協力廠商抽查過的貧困縣,不看基層事先安排好的扶貧點及貧困戶。 執法檢查結束後,這份資料翔實、內容豐富的檢查報告,通過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轉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理,得到了自治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為寧夏開展好新一輪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學得誠不誠、悟得透不透,檢驗標準就是工作做得實不實、好不好。 截至去年年底,自治區人大機關以強化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活動為抓手,扎實開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活動,先後組織29人次到人大機關扶貧點同心縣河西鎮旱天嶺看望慰問貧困戶,為10戶貧困戶發放冬衣100套,並積極與自治區民政廳協調,為該村建成老年飯桌,有效解決20位“空巢老人”的吃飯問題;針對該村發展養殖業資金短缺、設施不足、養殖技術落後等問題,先後7次與該縣產業發展基金會、縣農牧局等相關部門聯繫,在寧夏銀行貸款120余萬元,用於發展養殖業;積極聯繫自治區燕寶基金會資助該村貧困大學生16名,資助金額25萬元。(記者 尚陵彬)

截至去年年底,自治區人大機關以強化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活動為抓手,扎實開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活動,先後組織29人次到人大機關扶貧點同心縣河西鎮旱天嶺看望慰問貧困戶,為10戶貧困戶發放冬衣100套,並積極與自治區民政廳協調,為該村建成老年飯桌,有效解決20位“空巢老人”的吃飯問題;針對該村發展養殖業資金短缺、設施不足、養殖技術落後等問題,先後7次與該縣產業發展基金會、縣農牧局等相關部門聯繫,在寧夏銀行貸款120余萬元,用於發展養殖業;積極聯繫自治區燕寶基金會資助該村貧困大學生16名,資助金額25萬元。(記者 尚陵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