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傳統眼部保健三大絕招點穴,熨目,捏眥

穴位養生

眼睛是"視萬物, 別黑白、審短長"(《素問·脈要精微論》)的器官, 眼睛的健康與工作、學習、以及一切日常生活的關係十分重大。 歷代養生家都把養目健目作為養生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並積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❶熨目《聖濟總錄·神仙導引上》說:"摩手熨目",

"即用兩手側立摩掌如火, 開目運睛數遍"。 其作法是:雙手掌面摩擦至熱, 在睜目時, 兩手掌分別按在兩目上, 使其熱氣煦熨兩目珠, 稍冷再摩再熨, 如此反復3~5遍, 每天可做數次, 有溫通陽氣, 明目提神作用。

❷捏眥即閉氣後用手捏按兩目之四角, 直至微感悶氣時即可換氣結束, 連續作3--5遍, 每日可做多次。 《聖濟總錄·神仙導引上》指出:"常欲以手按目近鼻之兩眥, 閉氣為之, 氣通即止, 終而複始。 常行之, 眼能洞見", 說明捏目四眥有提高視力作用。

❸點按穴位用食指指肚或大拇指背第一關節的曲骨, 點按絲竹空、魚腰, 或攢竹、四白、太陽穴等, 手法由輕到重, 以有明顯的痠脹感為准, 然後再輕揉撫摩幾次。 《聖濟總錄·神仙導引上》說:"常以兩手按眉後小穴中,

二九(即十八次), 一年可夜書"。 此法有健目明目, 洽療目疾的作用。

❹閉目養神歷代養生家都主張"目不久視"、"目不妄視", 因為久視、妄視耗血傷神。 故《素問》言:"久視傷血", 《養生四要》指出:"目者, 神之舍也, 目宜常瞑, 瞑則不昏"。 目之神應內守, 才有益於形神協調。 《老子》雲:"五色亂目, 使目不明"。 因此, 《類經》強調:"心欲求靜, 必先制眼, 抑之於眼, 使歸於心, 則心靜而神亦靜矣", 說明養目和養神是密切相關的。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學習中, 看書、寫作、看電視等時間不宜過久, 當視力出現疲勞時, 可排除雜念, 全身自然放鬆, 閉目靜坐3~5分鐘;或每天定時做幾次閉目靜養。 此法有消除視力疲勞、調節情志的作用, 也是醫治目疾有效的輔助方法。

此外, 隨時注意眼睛的保護, 不要在光線昏暗處或強光下看書讀報, 不可在臥床和乘車時讀書。 在夏季烈日下或冬季在雪地中長時間行走時, 宜戴深色眼鏡, 以保護眼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