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天才女數學家系列二之索菲熱爾曼

1776年4月1日, 索菲•熱爾曼出生於巴黎一個富足的商人家庭, 從小喜歡研究數學。 在13歲的時候, 她讀了一篇講述阿基米德之死的故事, 感動之餘, 她也不禁神往, 是什麼東西這麼美好, 能讓人置生死於不顧呢?數學真有這麼奇妙嗎?帶著疑問和興趣, 她開始大量閱讀牛頓和阿基米德的著作, 有時甚至廢寢忘食。

索菲•熱爾曼雕像(網路圖)

這可嚇壞了老熱爾曼夫婦。 要知道, “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不僅僅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痼疾, 在18世紀時的歐洲國家也相當盛行。 法國對女性在學術上的歧視最為嚴重。 夫婦倆認為, 數學顯然不適合一個年輕的姑娘, 會毀掉自己女兒的頭腦和未來。 對於“好讀書, 不求甚解”的態度, 他們尚可睜隻眼閉隻眼, 權當陶冶情操、豐富生活了, 而對於“廢寢忘食”的研讀, 他們強烈反對, 並採取了措施:平日裡嚴加監督, 不許她閱讀家中收藏的數學圖書;晚上的時候,

熄滅女兒臥室的壁爐, 收走油燈, 並在女兒躺下後拿走她的衣服, 防止她起來學習。

然而, 這終歸都無濟於事, 聰明的索菲等到父母離去, 就會拿出私藏的蠟燭, 裹著毯子, 偷偷地閱讀從圖書館借來的數學書。 索菲的秘密活動堅持了很久, 直到有一天深夜, 索菲實在是太累了, 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前來檢查的老熱爾曼夫婦看到了這樣的一幕:女兒蜷縮在毯子裡, 伴著女兒的是早已燃盡的燭火和結成冰的墨水。 兩人不禁為之動容, 再也不忍心反對女兒的數學學習。 從此, 夫婦倆給了女兒一生的支持, 父親還特地安排一些數學著作的作者來到家裡, 和女兒交流。

學生時代的索菲•熱爾曼像(網路圖)

儘管開明的父母給索菲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和資源, 但作為18 、19 世紀遭受嚴重的性別歧視的婦女, 索菲始終無法叩開那扇本該為她敞開的數學學習大門, 巴黎高等工藝學院拒絕了她的入學請求。

為了混進學校聽課, 索菲不得不化名M•Leblan 。 據說, 班裡的確有位叫做M.Leblan的男生,

他不喜歡去上課, 常常曠課, 這給索菲創造了機會, 她拿到了很多教授的講課筆記, 並以男生的名義提交作業。 大學裡的深造使本就天賦極高的索菲如虎添翼, 她的作業贏得了拉格朗日①的褒揚, 拉格朗日開始四處打聽作者, 當他發現, “M•Leblan ” 竟是一位年輕女性, 很是意外, 決定親自見見索菲, 在去索菲家中拜訪之後, 拉格朗日非常欽佩這位才橫溢的姑娘, 鼓勵她繼續學習, 並願意做她的經濟贊助人和數學導師, 然而, 為世俗偏見所困, 即使是他, 也無法讓索菲到大學裡聽他的課。

拉格朗日:法國著名數學家(網路圖)

幸好這一切都沒有磨滅索菲對數學的熱愛, 也幸好索菲還能與歐洲頂尖數學家們通信交流。 受拉格朗日的影響, 索菲對數論很感興趣, 她開始著手研究費馬大定理, 並將論文寄給高斯② , 因為擔心高斯對女性有偏見, 她用的還是假名——M.Leblan, 文中就高斯的論文提出自己的見解, 給予完善, 對此, 高斯讚賞有加, 要知道, 對於素來為人孤傲的高斯來說, 讚揚可不是常事, 那時,索菲才20歲。

然而,大家就是大家,即使在得知M.Leblan的真實身份並不是先生,而是位小姐時,高斯仍不吝讚美之詞:“當一個女性成功越過這些障礙,深入到其中最艱難的部分時,她毫無疑問具有最崇高的勇氣、非凡的才能和超人一等的天才。”

1816年,索菲寫的一篇關於振動彈性曲面的數學論文獲得了法國科學院大獎,也算是社會對其成果的一種認可,但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她既沒有出席頒獎典禮,也沒有領取金質獎章。也許,在她的內心深處,不停地提醒著自己這終究是男性的世界,容許她學習已是不易,其他不敢奢求。

高斯:德國著名數學家(網路圖)

19世紀20年代中期,在經歷了15年的研究之後,索菲證明出了“熱爾曼定理”,即“對於每一個奇素數p

無疑,索菲是位極有才華的數學家。她不畏外界的重壓,亦不圖名利,一生從未停下追逐數學的腳步,她幸運地摘下了數學桂冠上的明珠,因其冒男生之名學習數學的行為,也被人們稱為“數學花木蘭”。然而,在現實中,她的一生卻是慘澹的:她終身沒有獲得任何學位。1831年,高斯好不容易說服哥廷根大學授予她榮譽博士學位,但在典禮安排好之前,索菲已與世長辭,死亡登記上身份為”無職業未婚婦女“。

她終歸是個女人,生在那樣一個對女性充滿偏見的年代,這是她的不幸,而對她的偏見,卻是數學界的不幸。幸好,歷史是公正的,沒有學位又如何,她在數學上的成就不能被抹殺。對於這位不惜一切與命運抗爭的女數學家,我們唯有敬意。跟她一樣值得敬佩的女科學家還有一位元《愛數字的“醜小鴨”————“天才女數學家”系列一之艾米•諾特》。

人物小檔案:

索 菲•熱爾曼(法語:Marie-Sophie Germain,1776年4月1日-1831年6月27日),法國女數學家、物理學家。從小癡迷於數學計算,常常在午夜讀書、解題,所以也被稱為午夜數 學家。對振動彈性曲面有深入的研究,並因此在1816年獲得法國科學院的大獎。1830年,在高斯的推薦下,哥廷根大學頒發了榮譽學位予熱爾曼。可惜一年 後她便因乳癌去逝。

名言:代數只不過是書寫幾何, 而幾何只不過是圖形代數。

注釋

注①:約瑟夫•路易士•拉格朗日(1736-1813),法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

注②:卡爾•弗裡德里希•高斯(1777-1855)德國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

那時,索菲才20歲。

然而,大家就是大家,即使在得知M.Leblan的真實身份並不是先生,而是位小姐時,高斯仍不吝讚美之詞:“當一個女性成功越過這些障礙,深入到其中最艱難的部分時,她毫無疑問具有最崇高的勇氣、非凡的才能和超人一等的天才。”

1816年,索菲寫的一篇關於振動彈性曲面的數學論文獲得了法國科學院大獎,也算是社會對其成果的一種認可,但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她既沒有出席頒獎典禮,也沒有領取金質獎章。也許,在她的內心深處,不停地提醒著自己這終究是男性的世界,容許她學習已是不易,其他不敢奢求。

高斯:德國著名數學家(網路圖)

19世紀20年代中期,在經歷了15年的研究之後,索菲證明出了“熱爾曼定理”,即“對於每一個奇素數p

無疑,索菲是位極有才華的數學家。她不畏外界的重壓,亦不圖名利,一生從未停下追逐數學的腳步,她幸運地摘下了數學桂冠上的明珠,因其冒男生之名學習數學的行為,也被人們稱為“數學花木蘭”。然而,在現實中,她的一生卻是慘澹的:她終身沒有獲得任何學位。1831年,高斯好不容易說服哥廷根大學授予她榮譽博士學位,但在典禮安排好之前,索菲已與世長辭,死亡登記上身份為”無職業未婚婦女“。

她終歸是個女人,生在那樣一個對女性充滿偏見的年代,這是她的不幸,而對她的偏見,卻是數學界的不幸。幸好,歷史是公正的,沒有學位又如何,她在數學上的成就不能被抹殺。對於這位不惜一切與命運抗爭的女數學家,我們唯有敬意。跟她一樣值得敬佩的女科學家還有一位元《愛數字的“醜小鴨”————“天才女數學家”系列一之艾米•諾特》。

人物小檔案:

索 菲•熱爾曼(法語:Marie-Sophie Germain,1776年4月1日-1831年6月27日),法國女數學家、物理學家。從小癡迷於數學計算,常常在午夜讀書、解題,所以也被稱為午夜數 學家。對振動彈性曲面有深入的研究,並因此在1816年獲得法國科學院的大獎。1830年,在高斯的推薦下,哥廷根大學頒發了榮譽學位予熱爾曼。可惜一年 後她便因乳癌去逝。

名言:代數只不過是書寫幾何, 而幾何只不過是圖形代數。

注釋

注①:約瑟夫•路易士•拉格朗日(1736-1813),法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

注②:卡爾•弗裡德里希•高斯(1777-1855)德國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