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消化道腫瘤成泰州居民第一大殺手 與飲食習慣有關

中國江蘇網4月22日訊 4月15日至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今年的主題是“科學抗癌, 關愛生命”, 副主題是“加強健康教育, 遠離不良習慣”。 近日, 市疾控中心發佈了2016年泰州市惡性腫瘤登記專題報告, 報告顯示, 去年, 在每3個逝者中, 就有1人是被癌症奪去生命。 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是危害我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癌種, 其中, 食管癌發病和死亡順位均位居第一位, 肺癌排在第二位。

癌症發病率與死亡率男性均高於女性

據市疾控中心的資料, 2016年泰州市惡性腫瘤發病率為240.11/10萬, 死亡率241.60/10萬。 男性發病率與死亡率均明顯高於女性,

且隨年齡增長呈上升趨勢。 全年全市共登記報告惡性腫瘤發病12199例, 男性發病占63.09%, 女性發病占36.91%。 男性腫瘤發病數約為女性的1.71倍。

去年因癌症死亡的病例為12285例, 占全部死因的34.62%。 男性死亡占65.50%, 女性死亡占34.50%。 因腫瘤導致死亡的, 男性是女性的1.90倍。

對比6種男女相同部位腫瘤(食管癌、胃癌、肺癌、肝癌、結直腸癌和胰腺癌), 男性患癌的風險比女性高, 主要因為男性吸煙、酗酒、飲食不規律等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比女性要高, 再加上一些男性身體上出現小毛病, 也不會像女性那麼重視, 導致小病拖成大病。

死因第一位是食管癌 與居民飲食習慣有關

報告顯示:2016年泰州惡性腫瘤發病順位前五位依次是食管癌、肺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

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第1位的是肺癌, 這可能與男性群體較多吸煙、喝酒有關, 其次分別為食管癌、胃癌、肝癌和結直腸癌。 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第1位的是食管癌, 其他為胃癌、肺癌、乳腺癌和肝癌。 女性前10位元中有2種為生殖系統腫瘤, 分別為乳腺癌、宮頸癌。 由此可以瞭解到, 男性女性都要重視預防消化道腫瘤, 女性還需特別注意乳腺癌、宮頸癌對健康的威脅。

市疾控中心慢病科科長趙小蘭介紹, 消化道腫瘤已成為泰州市居民的第一大殺手, 這與本地區市民喜歡吃醃制、燒烤、油炸類的食物有關, 這些食物在製作過程中會產生二甲基亞硝胺、苯並芘、多環芳烴等致癌物質。

惡性腫瘤發病前5位依次為:食管癌、肺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

惡性腫瘤死亡前5位依次為:食管癌、肺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

40歲為抗癌關鍵點 防癌意識需提高

根據報告顯示, 不同年齡段易發的腫瘤類別有所不同。

25-59歲是肝癌的高發期, 1-19歲癌症死亡病因主要是白血病。 而食管癌、胃癌的死亡在55歲以後占比最高, 超過10%, 且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增加。 肝癌死亡占比在30歲以後走高, 並隨著年齡增加有一定的遞增趨勢, 在65歲組達到高峰, 70歲組以後略有下降。 胰腺癌、結直腸癌的死亡占比在45歲以後走高, 分別占總死亡人數的4%和3%。 乳腺癌的死亡占比在20至54歲之間較高。

趙小蘭說, 在人一生中, 40歲為抗癌的關鍵點。 人一旦步入40歲的關口, 防癌意識需要有所提高。 在臨床中, 絕大多數癌症患者都是在出現嚴重症狀時才去檢查,

從而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防癌體檢需要根據自身的年齡、生活工作環境和習慣、疾病家族史等情況進行個性化專案選擇, 這些資訊是決定被體檢者腫瘤發病風險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況下, 健康人群每年需進行一次健康體檢, 若伴有腫瘤高危因素、腫瘤家族史等, 癌症篩查體檢則必不可少。 男性需重點關注肺、胃、結直腸、肝臟等腫瘤的篩查, 女性還需要增加乳房及婦科的檢查。

改掉八種不良習慣 學學十二招防癌法

趙小蘭說, 腫瘤對泰州市民的健康和壽命已造成極大影響。 針對泰州市居民的食管癌、胃癌、肝癌等消化道腫瘤高發的現狀, 市疾控中心已經開展三級預防, 建立、完善腫瘤防治三級網路,

並將進一步健全全市惡性腫瘤網路報告資訊系統。

“應對腫瘤最好的辦法還是預防。 ”趙小蘭說, 從生活習慣來說, 八種不良習慣要改:1、老喝滾燙水;2、蔬果吃得少;3、老是憋大便;4、夜晚不睡覺;5、坐下不想動;6、愛鑽牛角尖;7、不用安全套;8、長吸二手煙。

從日常保健來說, 有十二招防癌方法, 大家可以學一學:1、不吃發黴食物;2、少吃燒烤和油炸食物;3、少吃薰制、醃制食物;4、多吃新鮮蔬菜和堅果, 少吃肉;5、洗淨農藥殘留物;6、少喝酒, 不吸煙;7、勤開窗通風;8、少用塑膠製品裝食物;9、少熬夜, 睡足覺, 多健身;10、曬太陽不能過度;11、別把工作服穿回家;12、裝修時需謹慎選擇材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