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每日科學家:1914年4月22日,電化學家吳浩青出生


吳浩青是我國著名的化學家、化學教育家, 也是中國電化學的開拓者之一。 作為中國老一輩知識份子的優秀代表, 他在科研和教育工作中碩果累累, 他以廣博的學識、勤奮的精神為我國的化學事業和電化學科研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1914年4月22日, 吳浩青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 從小在作為私塾先生的父親的影響下, 吳浩青心間“教書育人”的理想也隨之生根發芽。 1935年, 他從浙江大學化學系畢業,

獲得理學學士學位。 之後, 在美國化學學會會志上發表論文《芳香氨基醛及酮的合成》, 初次顯示出他在化學研究方面的才華。 1952年後, 吳浩青到復旦大學化學系擔任化學系副教授, 他編寫了《電化學動力學》作為教材, 隨後又建立了國內高校第一個電化學實驗室作為中國化學人才的培育基地, 以此開始, 他在學術和教學上取得成果, 也推動了復旦大學化學系的發展。

吳浩青的化學研究領域廣泛, 涉及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 包括電化學研究方法、電解質溶液、鋰電池等。 1957年, 中國對銻元素的開發和利用工作較弱, 他認識到這一課題與國民經濟發展直接相關, 對元素銻的電化學性質研究從此開始。 他帶領學生從基礎研究著手, 根據銻電極對有機中性分子的吸附特性, 最終確定銻的零電荷電勢, 這一成果被載入國際電化學專著。 1980年後, 年入古稀的吳浩青又開始對鋰固體電解質、高能電源鋰電池及其放電機理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他採用X射線衍射分析等研究方法,

大膽否定前人的觀點。 最終, 由他首次提出的鋰電池嵌入反應機理引起國內外電化學界的強烈關注和重視, 他也被稱為“鋰電池之父”。 吳浩青對國家急需的科研專案始終全力以赴, 曾參與上海長寧蓄電池廠的儲備電池研究、國家“768”工程中數位地傾斜儀感測器電解液的研製任務, 以及70年代末完成的飛行平臺用電導液研究, 獲得1980年的國防科委科技成果獎。

科學研究成果豐厚的吳浩青還是一位元傑出的化學教育家。 自擔任復旦大學的教授以來, 他培養了多名碩士、博士與博士後。 他給了學生珍貴的人生指導, 他對學生嚴格要求, 帶領他們參與實驗。 他熱愛他的教學工作, “與學生為伴、以實驗為樂”是他的樂趣。

知識淵博、學術思想活躍、學風嚴謹、勇於開拓, 吳浩青這位中國電化學開拓者之一的科學家始終站在科學前沿, 在科研和教學方面有著他獨特的建樹。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名家風採錄”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