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皮膚病的調理

“內不治喘, 外不治癬”, 見文知意, 這兩種病比較難治, 容易砸醫生牌子。 本文僅談常見皮膚病的治療。 現代醫學治療效果不如中醫好, 導致現在很多診所專治皮膚病。

首先通俗的講兩個概念:

人體體表有一個保護層, 中醫稱為衛氣, 溫養體表(溫分肉, 沖皮膚, 肥腠理)。

人的皮膚, 也有呼吸功能(中醫), 可以吸收精氣排除水氣和邪氣, 可以反過來理解, 鼻孔是特殊的汗毛孔。

【常見外因】:常見皮膚病主要的誘因是風邪, 衛氣不固, 感受風邪, 正氣不足, 無力驅邪外出, 留於肌膚而致病, 出現皮膚瘙癢的症狀。 癢就喜撓, 不過是通過皮毛腠理排除一些邪氣, 可是病根仍在。 風傷衛固, 肌膚代謝失常, 水氣無法正常排除, 就會輕微水腫, 風生水起, 皮膚就會變色結痂滲出, 鬱久化熱, 可見紅赤風團。

【常見內因】:內寒是現在人初發皮膚病的常見內因, 因於熱者, 治療起來相對快一些,

頑固的皮膚病, 寒熱虛實夾雜, 治療週期長。 現在人吃的生冷太多, 首先傷肺、傷胃, 一個主皮毛, 一個是營衛之氣的生化之源。

治療方法就是把風邪祛掉, 把內寒溫養起來。

症狀較輕病因單一可用發汗法, 這種皮膚病以上半身的的症狀為主, 不管是濕疹還是蕁麻疹, 對那些平時身體不錯, 驟然犯病的患者都可以用, 但是發汗一定不能發大汗, 大汗無效, 要全身都要微微的出汗, 似有似無, 這樣才能風濕邪俱出而病癒。 症狀複雜的就要求醫問藥了。

小兒患者很多都是“從娘胎裡帶的”, 剛出生就長濕疹。 多數源于母親身體寒濕較重, 自然過渡到孩子身上, 僅僅是受外邪的很好治療, 要是孩子內傷比較明顯的治療起來就要麻煩些。

小兒身體輕靈, 多數可根據體表風團的分佈來治療。 脾胃不足的, 額頭, 小腿前外側的症狀明顯, 這時可以溫胃, 母子都不要吃任何生冷, 死面(又稱冷水面, 就是沒發開的面)尤其不能吃, 可以用溫藥貼服肚臍, 可以痊癒;全身或者頭面膕窩明顯的發汗來治療, 發汗原則如上。 時間長的必有水腫, 治療過程中必然有褪皮的現象, 這點醫生要說明白, 家屬也應理解。

題外話

好多病需要治療一段時間, 現在人多數正氣元氣不足, 吃藥時間長就有可能出現各種反應, 好的中醫完全可以預料這些變化, 可是現在的制度下, 醫生根本無法參與醫院採購中藥的過程, 監管不到位中藥的品質只能看人品……有些現代醫生, 見患者肝腎功異常,

就說是患者吃中藥吃的, 其實很可能是中藥品質不達標而不是醫生本身的問題……於是有些病醫生完全可以治好, 但是療程長的根本不敢盡全力。

最後與同仁分享個人經驗, 皮膚病中最難治療不是牛皮癬, 而是有一種叫做激素依賴性皮炎的疾病, 並不是說疾病本身難治療, 而是說接診時一定要注意患者的素質, 切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