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以前月餘看不完一本紙書,“數字閱讀”不到半年讀完61本

以前月餘看不完一本紙書“數字閱讀”不到半年讀完61本

記者周滿珍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開展了一場獨特的讀書活動, 師生穿著寬鬆的睡衣在校園裡讀書 記者彭年 攝

穿著睡衣享受輕鬆閱讀

昨日13時,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全校36個班的1600多名學生午飯後換上從家裡帶來的睡衣, 每人手捧一本自己喜愛的書彙集在操場上。 有寬大柔軟的浴袍, 有潔白的韓式睡裙, 有小老虎、小鱷魚卡通連體睡衣, 還有休閒格子家居服, 滿眼皆是師生身著居家睡衣的身影。 老師和學生都說, “這樣讀書很享受”。

當身披白色長浴袍頭戴灰色發帶的校長張岩宣佈睡衣讀書會開始後, 興奮的孩子們四散開去, 草地上、花壇邊、水池旁、臺階上、籃球架下……各自找個舒適的位置或坐或趴或躺著讀起書來。 近十來個女生圍成圓圈趴在草地上, 分享《小心校長》書中兩個小搗蛋鬼主人公的幽默故事。 四

“聽書”有了更多妙趣和滋味

在我們傳統印象裡, “聽書”就是聽評書, 內容和形式都不免單調。 但在如今這個數字時代, 聽書已遠遠超越了傳統樣式, 內容和形式都新意迭出, 妙趣橫生。

幼稚園園長楊女士就是聽書熱潮中的一員。 一天的工作, 眼睛和神經高度緊張, 回家後只想放鬆。 最近幾個月, 她一邊做家務, 一邊打開手機, 愉快地聽完了《蔣勳細說紅樓》和《曉松奇談》。

高曉松與單田芳、田連元那些傳統說書先生完全不同, 他以自己的閱歷和見識打底, 通過網路平臺, 講述古今中外的歷史和現實, 創下知識傳播的獨特案例, 擁有許多粉絲。 “像這種收聽, 也是深閱讀的一種”, 楊女士說。

白皮書顯示, 17%的成年人有聽書的習慣。 但如果考慮高曉松、羅振宇一類的讀者特點, 這個比例應該要更高。

數位化閱讀呈全面井噴之勢

手機是助推人們閱讀量提升的最重要工具, 是當代人們閱讀和學習的主要途徑之一。 據統計, 人們平均每天手機接觸時長已達74分鐘, 比上一年增加了12分鐘。

與全國大潮流一致, 武漢的數字閱讀主體目前也以80後、90後為主體。 他們中, 超過一半的用戶願意為自己喜愛的內容付費,

每次閱讀時間都在半小時以上。

自建“朗讀亭”誦兒歌

一個3米高的古樸小亭, 一套專業的收錄設備, 一段沁人心脾的動人文字……央視《朗讀者》節目中的“朗讀亭”漂到幼稚園是什麼樣?昨日, 江漢區盛世紅苗幼稚園舉辦“小小朗讀亭, 小小朗讀者”活動, 讓還不會識字的小朋友們體驗朗讀的魅力。

在閱樂園溫馨的燈光下, 孩子們身臨其境感受童話世界的靈動。 “小小朗讀亭”便設立在此, 一支話筒, 一本童書, 小朋友們感覺既新鮮, 又有趣。 小二班的周思睿小朋友雙手抱著娃娃, 用稚嫩的聲音給娃娃講《上床睡覺》的故事。 小一班的吳思九小朋友手拿《唐詩三百首》, 認真的朗誦經典唐詩《憫農》。 小三班的朱弘燁小朋友表演唱《小兔子乖乖》。

小朋友們紛紛來到“閱樂朗讀亭”爭當一名“小小朗讀者”, 讀出自己的故事, 或是一首簡短的兒歌, 或是一個精彩有趣的童話故事。

盛世紅苗幼稚園園長雷鳴介紹, 為迎接世界讀書日的到來, 幼稚園本月開展了“書聲琅琅 閱樂童年”閱讀主題系列活動, 包括魔法圖書館之師幼共讀一刻鐘、每日家庭親子閱讀記錄卡、班級讀書漂流、午間老師廣播講故事等活動, 豐富的閱讀形式讓小朋友充分感受到閱讀的魅力, 書香溢滿整個校園。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 師生們穿睡衣在校園讀書, 說“這樣讀書很享受” 記者彭年 攝

聽書族做家務聽完兩本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