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大連國際會議中心,中國最複雜建築的背後(建築300秒)

【摘要】

為什麼說東港是大連城市建設的焦點?

為什麼說大連國際會議中心的建設是發展東港的突破口?

為什麼說大連國際會議中心是個讓人目瞪口呆的建築?

又為什麼說它是我國最難實現的建築?

【正文】

歡迎收看建築300秒,

我是建築師高強。

前兩期講完了關於雄安新區的內容, 算是一個插播吧, 我還做了一個特別簡單的規劃, 很多朋友提了非常中肯的建議, 我其實是一個特別喜歡和別人討論方案的人, 以後有機會大家再一起聊聊。

另外, 我們最近播出了一檔新節目—小眼兒看世界, 這個節目最近處於試播狀態,

節目的形式是這樣的, 我們每週分享2篇有關建築設計類的趣聞給大家, 然後我會在一周或兩周的時候, 出一個視頻節目針對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做一些點評和分享, 視頻會在週末播出, 時間不定, 歡迎大家關注。

大連國際會議中心

囉嗦完了, 我們現在進入今天的正題, 大連國際會議中心。

要說大連國際會議中心, 我們就必須先提兩句這幾年大連的城市建設的焦點, 大連的東港商務區。

東港現在在大連相信絕對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東港的前身就是大連港, 大連港是個什麼概念, 不誇張的說, 沒有大連港, 就沒有今天的大連。 如果我們看大連和周邊的城市區域關係的話, 我們會發現大連其實正好位於渤海灣的中心,

而且, 大連幾乎是我們國家東北地區及內蒙地區聯通海上的最前沿, 從這一點來說, 大連的海上位置至關重要。

所以, 當初的沙俄同志在租借大連的時候, 就規劃了大連港, 時間大概是在1898年, 從那以後, 大連由於大連港的興起開始了迅速的發展。 大連港發展多年, 現在是世界上最為重要的港口之一, 在中國港口地位中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港口。

但這樣的港口在發展多年之後, 也到了必須改造提升的時候了, 主要還是從城市發展本身的需求去考慮。

就像是很多城市一樣, 老城面臨改造, 新區發展困難, 而臨海城市要發展, 有一點是和內陸城市是不一樣的, 就是如果面積不夠, 可以拿海來湊, 比如原來說大連新機場的建設,

不就是填海麼, 我們國家填海發展城市的例子比比皆是, 國外也很常見。

填海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憑空增加一堆用地面積, 而且, 如果在城市中心區填海,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土地成本低, 起碼比大量的拆遷舊城要低得多。 當然, 填海的問題也不是沒有, 最突出的問題恐怕就是生態問題。

大連東港

不過, 平衡再三, 東港還是必須要規劃, 要發展, 政府決定改造大連港, 通過填海, 發展一個全新的東港商務區, 打造一個新的城市熱點區域。

當然, 想法雖然不錯, 但想法趕不上變化, 東港開發之後, 可以說經歷了一系列的經濟波動, 房價也跟著坐上了過山車, 忽高忽低, 本地人整天想的是東港是填海來的,

所以地基肯定不穩, 搞不好哪天來個沉降, 那房子還有法要?

而且, 海景房一般都是賣給外地人的, 真正在海邊生活的人, 那是最討厭住在海邊的, 又潮濕, 風又大。

但是東港的發展是已經確定的, 這種情況之下需要發展的突破口, 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口。 大家不要小看這個國際會議中心, 因為這個國際會議中心是真正的國際的, 這是為了夏季達沃斯論壇而專門建的會議中心。 那麼達沃斯論壇是個什麼玩意呢?

這個論壇的大名叫做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 說白了就是世界上一堆頂尖的大公司湊在一塊商量怎麼和政府談條件的大party, 這種活動當然是高富帥的聚集會, 而且對於開會地點來說也是非常好的熱點內容,

大連好不容易爭取到了這個會, 於是就說要為這個論壇專門建一個高級的會議中心。

大連東港

既然要搞這樣一個會議中心, 大連市政府當然要搞國際競標, 說到這, 可能很多朋友不太理解, 為啥建這些建築政府總喜歡搞國際競標呢?

刨去政府工程必須招標以外不說, 搞國際競標的兩大好處, 第一, 可以凸顯我們對於這個國際大party的重視程度, 我們有面子, 達沃斯組織更有面子, 一舉多得。 第二, 可以引起國際的關注, 免費打個廣告, 萬一選中的方案要是再獲個什麼大獎, 那廣告效應就更厲害了。

於是, 在折騰了幾輪競標之後, 選定了來自奧地利藍天組的方案。 藍天組可能對於很多人是很陌生的, 在之前的節目中,我印象中藍天組最接近中標的一次是廣州大劇院,就是那個藍色火焰方案,本來已經是第一名了,可是最後被紮哈橫刀奪愛,而這次的競標終於擊敗了紮哈,奪得了他們在中國的第一個落地實施專案的設計權。

藍天組

說起藍天組,這是一個傳統的不能再傳統的解構派建築師組合,他們堅持了幾十年的建築設計,主要就是要把建築的一切陳規全部打碎。藍天組是兩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在1968年創辦的,之後就一直在建築創新的道路上走的很急。

這次的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建築絕對是這二位的巔峰之作。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方案的外觀,有些人說這個方案像眼鏡蛇,也有人說像金蟾也就是蛤蟆,其實,這個方案的理念來源於大海,模擬的是海浪的感覺,整個建築的外立面通過一系列不規則的波紋組成,整體呈現出海浪波濤洶湧的感覺。

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外部

不過,由於這個建築整個外立面銀光閃閃,所以還給人一種太空船的感覺,只是這個飛船是那種被攻擊過的飛船。當你看到這個建築的時候,一種正常的想法是,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這個建築怎麼設計出來的?又是怎麼建出來的呢?

如果你走進這個建築內部去看一下,這種感覺會更甚,因為內部的空間也是非常科幻且複雜異常,再加上這個建築本身內部的功能就是蠻複雜的,有會議中心,還有劇場,我之前就曾經說過,劇院建築本身是非常複雜的建築類型,所以這個建築的室內空間非常複雜,再加上個性化的設計,基本會讓人目瞪口呆。

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內部

這樣一個建築的設計過程其實很有意思,藍天組的設計人員首先是用手工進行模型(建築師的工作模型)的製作,和咱們大家平時看的那種精緻的建築模型可不一樣,這種手工模型經常給人一種破爛拼湊起來的感覺,做完了模型之後,通過三維掃描器掃描到電腦裡,形成三維模型的檔,然後把這個檔再導入到設計師專用的三維設計軟體中去推敲造型和細部,都ok了以後,再通過3D印表機把模型實體打出來,再進行推敲改進。當方案的三維模型確定之後,再進行二維圖紙的出圖工作。

所以整個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它是通過人腦和人手一點一滴這樣揣摩設計出來的,實際上在設計界當中,它是應用BIM設計的一個比較早的專案,而且在BIM設計當中它採用犀牛的軟體。

採用這種方式設計的唯一原因是藍天組設計師們實在是太能折騰了,大連國際會議中心這個建築也因為這個折騰的能力以及它的設計難度、建造難度而成為了中國最難實現的建築之一,據說難度超過了鳥巢和廣州大劇院。

從空間本質上來說,這種類型的建築一般經常會呈現裡外兩張皮的狀態,比如國家大劇院,廣州大劇院其實都是如此,但這次大連國際會議中心藍天組玩的太狠了,把內部的機構和外部的機構整合在了一塊,彼此相互關聯,而且處理的非常複雜,一會一個巨大懸挑,一會又搞個空中懸浮,總之,絲毫不考慮結構工程師的苦惱,其結果當然不用說,國內的設計院幾近崩潰,討價還價中,最終達成平衡。

那麼這麼複雜的一棟建築造價能便宜麼?我查了半天就查到一句話,說是大連建市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單體建築,這下讓藍天組揀著了,如果哪位朋友知道投資數額也可以留言給我們告訴大家。

對於這個建築的設計本身,其實裡面還有很多非常有趣的內容,比如它的空間的靈活性組合,首次把會議廳包括劇院這些功能都放在一塊,而且做了一些可變的多功能轉換空間這種創意性的設計,另外還有它整個劇院幾乎是懸浮在空中的劇院等等,實際上這裡面的設計是有非常多的可圈可點的內容的,這些限於時間關係我就不一一去講,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自己走進那棟建築去體會它帶給你的震撼。

但是在這裡我想說的是什麼呢,大連國際會議中心這棟建築,建築設計沒得說,現場看也很震撼,但其實說實話給我個人的感覺可能離經典還差那麼一點點。也許是我的理解能力有限,見識也有局限性,年紀也大了,想法也些OUT了。

在我的觀念中我覺得經典的建築相對來說都是比較簡潔的,或是可識別性很強的。比如悉尼歌劇院、國家大劇院都是很驚豔的,即使如庫哈斯,紮哈這樣的解構建築師的作品,我覺得也都是可以接受的,但藍天組的這個有非常複雜的表面特徵,不確定性的建築立面作品真是挺讓我困惑的。

我的困惑之處其實在於到底應該如何給這棟建築作出非常客觀中肯的評價呢?如果僅從建築設計的角度來說,那毫無疑問大連國際會議中心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建築設計方案,思想很先進,設計難度很大,但同時充滿了創意,空間的變化非常豐富,整個的建築外立面造型也非常令人震撼。

但是如果我們從城市的角度來看呢?我們的城市為了表達自己的文化,傳達自己的理念,為了啟動我們這個區域的建設去建一棟在中國最難的建築,甚至於在世界上都是排的上號的這樣一個最複雜最困難的建築,真的有必要麼?我們所付出的代價、時間、金錢真的值得嗎?

做這樣的一個建築設計,這到底是現代建築的突破還是建築師自身設計理想的實現呢?我覺得也許我們大家都應該反思。對於一個城市一個區域而言,其實從來就沒有最好的建築,只有最適合的建築。

在之前的節目中,我印象中藍天組最接近中標的一次是廣州大劇院,就是那個藍色火焰方案,本來已經是第一名了,可是最後被紮哈橫刀奪愛,而這次的競標終於擊敗了紮哈,奪得了他們在中國的第一個落地實施專案的設計權。

藍天組

說起藍天組,這是一個傳統的不能再傳統的解構派建築師組合,他們堅持了幾十年的建築設計,主要就是要把建築的一切陳規全部打碎。藍天組是兩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在1968年創辦的,之後就一直在建築創新的道路上走的很急。

這次的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建築絕對是這二位的巔峰之作。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方案的外觀,有些人說這個方案像眼鏡蛇,也有人說像金蟾也就是蛤蟆,其實,這個方案的理念來源於大海,模擬的是海浪的感覺,整個建築的外立面通過一系列不規則的波紋組成,整體呈現出海浪波濤洶湧的感覺。

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外部

不過,由於這個建築整個外立面銀光閃閃,所以還給人一種太空船的感覺,只是這個飛船是那種被攻擊過的飛船。當你看到這個建築的時候,一種正常的想法是,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這個建築怎麼設計出來的?又是怎麼建出來的呢?

如果你走進這個建築內部去看一下,這種感覺會更甚,因為內部的空間也是非常科幻且複雜異常,再加上這個建築本身內部的功能就是蠻複雜的,有會議中心,還有劇場,我之前就曾經說過,劇院建築本身是非常複雜的建築類型,所以這個建築的室內空間非常複雜,再加上個性化的設計,基本會讓人目瞪口呆。

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內部

這樣一個建築的設計過程其實很有意思,藍天組的設計人員首先是用手工進行模型(建築師的工作模型)的製作,和咱們大家平時看的那種精緻的建築模型可不一樣,這種手工模型經常給人一種破爛拼湊起來的感覺,做完了模型之後,通過三維掃描器掃描到電腦裡,形成三維模型的檔,然後把這個檔再導入到設計師專用的三維設計軟體中去推敲造型和細部,都ok了以後,再通過3D印表機把模型實體打出來,再進行推敲改進。當方案的三維模型確定之後,再進行二維圖紙的出圖工作。

所以整個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它是通過人腦和人手一點一滴這樣揣摩設計出來的,實際上在設計界當中,它是應用BIM設計的一個比較早的專案,而且在BIM設計當中它採用犀牛的軟體。

採用這種方式設計的唯一原因是藍天組設計師們實在是太能折騰了,大連國際會議中心這個建築也因為這個折騰的能力以及它的設計難度、建造難度而成為了中國最難實現的建築之一,據說難度超過了鳥巢和廣州大劇院。

從空間本質上來說,這種類型的建築一般經常會呈現裡外兩張皮的狀態,比如國家大劇院,廣州大劇院其實都是如此,但這次大連國際會議中心藍天組玩的太狠了,把內部的機構和外部的機構整合在了一塊,彼此相互關聯,而且處理的非常複雜,一會一個巨大懸挑,一會又搞個空中懸浮,總之,絲毫不考慮結構工程師的苦惱,其結果當然不用說,國內的設計院幾近崩潰,討價還價中,最終達成平衡。

那麼這麼複雜的一棟建築造價能便宜麼?我查了半天就查到一句話,說是大連建市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單體建築,這下讓藍天組揀著了,如果哪位朋友知道投資數額也可以留言給我們告訴大家。

對於這個建築的設計本身,其實裡面還有很多非常有趣的內容,比如它的空間的靈活性組合,首次把會議廳包括劇院這些功能都放在一塊,而且做了一些可變的多功能轉換空間這種創意性的設計,另外還有它整個劇院幾乎是懸浮在空中的劇院等等,實際上這裡面的設計是有非常多的可圈可點的內容的,這些限於時間關係我就不一一去講,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自己走進那棟建築去體會它帶給你的震撼。

但是在這裡我想說的是什麼呢,大連國際會議中心這棟建築,建築設計沒得說,現場看也很震撼,但其實說實話給我個人的感覺可能離經典還差那麼一點點。也許是我的理解能力有限,見識也有局限性,年紀也大了,想法也些OUT了。

在我的觀念中我覺得經典的建築相對來說都是比較簡潔的,或是可識別性很強的。比如悉尼歌劇院、國家大劇院都是很驚豔的,即使如庫哈斯,紮哈這樣的解構建築師的作品,我覺得也都是可以接受的,但藍天組的這個有非常複雜的表面特徵,不確定性的建築立面作品真是挺讓我困惑的。

我的困惑之處其實在於到底應該如何給這棟建築作出非常客觀中肯的評價呢?如果僅從建築設計的角度來說,那毫無疑問大連國際會議中心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建築設計方案,思想很先進,設計難度很大,但同時充滿了創意,空間的變化非常豐富,整個的建築外立面造型也非常令人震撼。

但是如果我們從城市的角度來看呢?我們的城市為了表達自己的文化,傳達自己的理念,為了啟動我們這個區域的建設去建一棟在中國最難的建築,甚至於在世界上都是排的上號的這樣一個最複雜最困難的建築,真的有必要麼?我們所付出的代價、時間、金錢真的值得嗎?

做這樣的一個建築設計,這到底是現代建築的突破還是建築師自身設計理想的實現呢?我覺得也許我們大家都應該反思。對於一個城市一個區域而言,其實從來就沒有最好的建築,只有最適合的建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