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紀錄片《暗夜行路》在臺北發佈

新華社臺北4月21日電講述上世紀50年代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人生故事的紀錄片《暗夜行路》, 21日在臺北舉行新片發佈記者會。

上世紀50年代, 在內戰與國際冷戰的背景下, 敗退臺灣的國民黨統治集團以“反共”名義, 發動了一場白色恐怖大整肅, 對當時臺灣社會氛圍和歷史走向產生深遠影響。

臺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事件處理協會接受臺灣人權博物館委託, 組織紀錄片拍攝小組, 耗費一年半時間, 採訪、記錄了陳明忠、馮守娥、蔡榮守、馬再騰、鄭登雲、賀德巽、路統信、來德裕、薑民權等9位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口述歷史影像資料,

製作成《暗夜行路》紀錄片。

多位片中受訪人也於當日親臨發佈會現場。 曾參加“二・二八”事件的臺灣“統派”知名領導人陳明忠先生說, 自己因追求社會主義統一理想而兩度被捕入獄, 在監獄裡共度過了21年, 但他對人生無悔。

自1950年入獄10年的路統信先生回憶了自己于抗戰勝利後來台報考大學的經過。 他說, 當年國民黨的腐敗統治令全中國人民失望, 大批在臺灣的有志青年接受了社會主義思想, 這股歷史潮流卻被白色恐怖強力扼殺了。 《暗夜行路》記錄了這段被刻意抹殺、遺忘的歷史, 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

臺灣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呂正惠表示, 9位受訪的受難人中, 被捕時年齡最大的23歲,

最小的16歲, 4位是外省人, 5位是本省人。 可見1949年前後, 參加共產黨以推翻國民黨統治、追求一個理想中的新中國是當時臺灣青年的共同心聲。 現在重現這段歷史, 是希望當代青年繼承前輩的精神, 為臺灣追求光明的前途, 在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道路上繼續前進。

出席發佈會的無黨籍民意代表高金素梅表示, 看完紀錄片, 她的心情很沉痛, 相信還有許多和她一樣年紀的人乃至下一代, 還不清楚臺灣有這樣一段歷史。 當年倖存下來的前輩們現在還可以發聲, 但已經長眠在地下的受難者們, 又有誰為他們說話呢?

她指出, 民進黨執政以來, 陸續推出“保防工作法”“反滲透法”“反一中承諾書”等一系列收緊兩岸交流、拉高兩岸敵意的措施,

令人擔憂已為歷史唾棄的“反共戒嚴體制”或將復辟。 她呼籲民進黨當局不要重蹈歷史覆轍, 不要讓走出黑暗的臺灣又淪入黑暗中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