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善遊者溺,善騎者墮

善遊者溺, 善騎者墮語出《淮南子•原道訓》。

原文是“夫善遊者溺, 善騎者墮, 各以其所好, 反自為禍。 ”意思是:擅長游泳的人容易溺水, 擅長騎馬的人容易掉下來, 都是因為自恃所長反而給自己帶來了禍害。

俗話說, 淹死的都是會水的, 摔下馬的都是會騎馬的。

乍看起來, 這話說得好像是自相矛盾, 但是, 細細想來, 這兩句話其實暗示了這樣一個簡單卻又深刻的道理:人容易在自以為平坦的地方摔跤。

在平坦的土地上走路, 人往往會覺得無需太著意腳下, 因為腳下基本上不會出現什麼障礙物;但是, 恰恰是在這種情況下, 一個很小的石塊就能夠把人絆倒。

其實, 人一旦在自己所熟悉、擅長的領域之中, 就會表現出一定的自信, 做起事情來也以快, 准, 狠為目的。 但是, 人往往就是在自己所熟悉的領域栽跟頭的次數是最多的。

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下, 我們都應該小心謹慎,

全力以赴, 才能避免本不該出現的錯誤。 畢竟“常在河邊走, 哪能不濕鞋!”

謹慎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持有此態度的人不會魯莽, 做事細緻, 不會出現不必要的常識性錯誤。

曾國藩一生就堅持著低調做人、謹慎做事的態度。

他說“德成以謹言慎行為要”,

還說“勳位並降, 務宜敬以持躬, 恕以待人。 敬則小心翼翼, 事無巨細皆不敢忽”。

這也成就了曾國藩的大智大勇。 雖然我們做不了曾國藩, 但不妨礙我們學他為人處世的道理做法, 說不定也能有一番作為。

我不是尚書

“善遊者溺, 善騎者墮”在人類歷史上是頻繁發生的事情。 因為自己的優勢而粗心大意是人性的弱點, 因此是非常值得我們反思和警醒的。

【學國學網】一個有視角的國學傳播平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