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閱讀:帶給我們什麼?

對我這種既不學霸也算不上學渣的"中產階級"來說,求學期間可以被稱作"事件"的事情,就是高一剛開學,語文老師就把我的第一次作文複印了,發放給全年級同學學習。 這件事當時極大的震撼了我, 背後的原因很多人想像不到:小學的作文是媽媽幫忙寫的, 初中還是在語文老師憂心忡忡的目光中畢業的(這孩子, 不會寫作文, 高中可怎麼辦?)。

只是隔著一個暑假的時間, 對於13歲的我來說, 前後對比還是挺心驚的。

於是高中一發不可收拾, 雖然沒有在報紙雜誌發表什麼文章, 也沒有直接爆出一部大作來嚇唬老師同學,

但作為理科生, 幾乎篇篇作文被老師又愛又恨, 即使沒有按命題要求寫作也被發給文科班同學“圍觀”, 還是挺有幾分得意。

可是, 我為什麼在寫作文上突然開竅了?

而且過了幾年, 竟然發現妹妹比我寫得更好。

回憶我的童年, 和所有生在80年代初的中國農村的孩子一樣,

別說書, 連報紙都是奢侈品。 我們唯一的不同, 是被媽媽的故事喂大。

媽媽的故事, 來源於她聽過或看過的各種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歷史故事、歷史名著等。 我們等於用耳朵“閱讀”了很多書。

後來進了大學, 更是對閱讀一發而不可收拾, 尤其喜歡讀各種各樣的“野書”。 當然, 父母老師會覺得, 這有什麼好呢?它既沒有讓我在專業成績上取得好的成績, 也沒能讓我在找工作時多一些優勢。

這種僅憑興趣愛好, 毫無功利目的的閱讀, 隨著年歲的增長, 益處也越發明顯起來。

首先, 這是一種最經濟環保的消磨時間的方式。 花上二三十塊錢, 買回來一本厚厚的書, 一杯清水, 一米陽光、一簾雨珠或者一陣風起雲湧,

都可以愜意地度過2小時甚至一整天。

其次, 這也是一段照見自己、與自己聯結的時光。 讀別人的文字, 看他人的故事, 能夠觸動你的, 往往是深埋你的心底, 平時不輕易示人的那部分。 會心一笑也好, 掩卷痛哭也罷, 都是心靈中無人探尋的深處, 被撲個滿懷的理解和共情。

同時, 閱讀還是一段療愈自己、擴大心量的修行。 “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之所以重要, 就在於見識過各種各樣的人和事之後, 可以跳出自己原有思維框架的束縛, 看到更多側面、更多角度的世界。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大多數的糾結、痛苦、爭吵、創傷, 不過源于我們固執於從我們習慣的方向去看待人事物, 跳出來, 我們會發現同一個人、同一件事完全有不同的解釋和可能,

接納度和理解度自然就擴大了。

古語說, “書中自有顏如玉, 書中自有黃金屋”, 五官由基因確定長成什麼樣子, 金錢多少也有能力、機遇、努力等因素合力作用, 好像都沒閱讀啥事。 但是, 長期讀書的人身上, 必會沾染書墨的香氣, 精神更加富足和自由。 閱讀讓人心懷慈悲、寬以待人, 這種心力最終會把面部滋養得柔和、而溫暖。

於我來說, 閱讀的益處實在太多太多。

而作為2個孩子的媽媽, 閱讀更是我和孩子共度的無數個溫暖、開心的親子時光。 每天晚上, 把瘋玩了一整天渾身是汗的兩小只洗得乾乾淨淨、香噴噴的, 一手一個摟在懷裡, 或者爸爸一個媽媽一個抱著, 一起讀一本又一本精美的繪本,

光想像那個畫面都可以自己感動自己。

共讀繪本不僅讓孩子們的世界得以被理解、被增容、被豐富, 也讓我被感動、被療愈。

“我愛你, 不僅僅因為你的模樣, 還因為和你在一起時, 我的模樣。 ”

喜歡閱讀, 不僅僅因為閱讀的益處, 更因為閱讀時, 自己的模樣:淡定、包容、接納、慈悲——我所有對自己最好的想像, 都來源於閱讀和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