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不明肝損,注意免疫性肝病

出診專家: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 主任醫師 教授 于岩岩

不明肝損的病因

今年44歲的陸青(化名)在單位體檢時發現轉氨酶升高, 她的思緒一下子跳到“肝炎”上:自己一直有接種乙肝疫苗, 乙肝兩對半檢查都是正常的, 還有抗體, 怎麼會染上這麼一個病呢?是不是驗錯了?

陸青來到醫院感染科就診, 結果還是跟體檢時差不多, 轉氨酶升高, 卻不像是感染了乙肝、丙肝病毒。 醫生問她和她家人是否有過敏史。 果不其然, 陸女士本身對蝦過敏, 她的媽媽也是有過敏體質的人, 醫生提出她可能患有免疫性肝病。

免疫性肝病是一種由於機體的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的肝臟組織而造成的慢性肝膽損傷。 通常情況下, 免疫系統是機體的護衛隊, 幫助機體抵抗和清除外來物, 當免疫系統紊亂或肝臟組織成分出現異常時, 免疫系統就會誤將自身肝臟組織當成外來物, 出現“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情況。

自身免疫病屬於常見病, 除免疫性肝病外, 還包括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腎炎、甲狀腺炎等。 導致該病出現的原因是先天性基因遺傳缺陷或病原體入侵, 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 引起肝細胞破壞, 長期下來, 會導致肝功能損傷, 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

以往, 很多不明原因的肝臟損害無法得到解釋, 現在隨著技術提升, 越來越多免疫性肝病患者或潛在患者被診斷出來。

自身免疫性肝病起病隱匿, 可以沒有任何不適, 即使有臨床表現, 也無特異性, 例如極度疲勞、胃口差、低燒、乏力、瘙癢、腹脹、便秘等, 或合併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身免疫病而出現相關症狀, 嚴重一點的還會有黃疸、腹痛、肝脾腫大、經常鼻出血等, 女性病人可有月經稀少甚至閉經, 因此早期診斷和鑒別診斷有一定難度, 很多病人都是在常規體檢時發現肝功能異常才去就診, 並且往往以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首診, 去了感染科。 但是, 沒有症狀不等於肝臟沒有破壞, 有些患者初次就診時已進展至肝硬化。

對於不明原因的肝功能異常患者, 尤其是中老年女性, 有過敏體質的,

排除肝炎病毒感染及酒精、藥物等因素造成的肝損傷後, 應高度警惕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可能, 最好到肝病專科或風濕科就診。

不治療, 後果很嚴重

醫生給陸青開了一些與免疫相關的檢查, 結果發現, 她的抗核抗體呈陽性, 血沉速度增快, 抗線粒體抗體陽性, 這些都證實了醫生的假設。

“醫生, 我照了肝臟B超, 都沒說有肝硬化, 為什麼您給我下的診斷是‘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呢?我的病有這麼嚴重嗎?”看著檢查結果, 陸青被嚇了一跳, 連忙請醫生解釋。

自身免疫性肝病其實是一類疾病的統稱, 臨床上常將之細分成幾種類型。

無論患的是哪一種免疫性肝病, 如果不治療, 患者的肝臟功能必然逐漸下降, 肝細胞不斷經歷壞死、再生的過程,

5~10年內很大機會變成真正的肝硬化, 肝功能徹底衰竭, 甚至演變為肝癌, 或食管靜脈曲張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等嚴重併發症。

雖然檢測指標很多, 但沒有任何一個單項指標可以作為標誌性的確診依據, 給臨床醫生下診斷造成很大的困擾, 有時候只能不斷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難免需要做比較大量的檢查, 費時費力。 對於不明原因的反復肝功能異常患者, 需要定期監測相關自身抗體和肝組織活檢, 應對醫生的工作給予諒解和配合。 肝組織活檢, 就是通過穿刺抽取部分肝組織, 直接瞭解組織的病理變化, 此檢查結果是公認的“金標準”, 可發現纖維化或早期代償期肝硬化, 對於判斷疾病的治療療程和預後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合理治療避免肝硬化

醫生給陸青開了熊去氧膽酸, 囑長期服用, 還需要每半年複查肝臟及各種生化指標情況。

“醫生, 我日後會得肝硬化嗎?”

“如果接受正規治療, 病情可獲得明顯改善。 像你這樣的早期患者, 又沒有肝硬化表現, 如果對藥物反應好, 那麼能維持20年以上不進展至肝硬化, 生存期與正常人沒有差別。 所以, 安心治療, 定時服藥, 儘量維持疾病穩定, 不必杞人憂天。 ”醫生一席話打消了陸青的顧慮。

及時診斷, 並給與合理恰當的治療, 對於延緩或逆轉自身免疫性肝病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相反, 治療措施和治療過程不規範會導致疾病的反復和進展, 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存, 所以患者絕對不能因為症狀輕微就輕視、忽略治療。

自身免疫性肝病根據種類不同,用藥有很大區別。標準治療以糖皮質激素(潑尼松龍)為主,激素劑量循個體化原則,療程一般需持續3年以上,病情穩定後可逐漸減量,以能維持不復發的最低劑量為宜,以減少副作用的影響。

膽汁性肝硬化治療以熊去氧膽酸為主,患者需長期足量服用。此外,這類患者易合併骨質疏鬆,應常規補充維生素D及鈣劑。

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除了用以上兩種藥物,還可用其他免疫抑制劑以及緩解瘙癢等對症治療。

重疊綜合征則因應合併的類型選擇相應藥物聯合治療。

除了服藥,患者在日常飲食上也需要儘量少吃高脂肪食物,比如肥肉、動物內臟等,不吃成分不明的補藥、土方等,少吃香菇芹菜等,多吃高蛋白食物如魚蝦瘦肉和新鮮水果蔬菜。

正在服用多種有免疫毒性的藥物時,可能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應做好避孕措施。除此以外,患者的生活不會因此病而受太大的影響。

壯士留步,戳進往期內容連結

自身免疫性肝病根據種類不同,用藥有很大區別。標準治療以糖皮質激素(潑尼松龍)為主,激素劑量循個體化原則,療程一般需持續3年以上,病情穩定後可逐漸減量,以能維持不復發的最低劑量為宜,以減少副作用的影響。

膽汁性肝硬化治療以熊去氧膽酸為主,患者需長期足量服用。此外,這類患者易合併骨質疏鬆,應常規補充維生素D及鈣劑。

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除了用以上兩種藥物,還可用其他免疫抑制劑以及緩解瘙癢等對症治療。

重疊綜合征則因應合併的類型選擇相應藥物聯合治療。

除了服藥,患者在日常飲食上也需要儘量少吃高脂肪食物,比如肥肉、動物內臟等,不吃成分不明的補藥、土方等,少吃香菇芹菜等,多吃高蛋白食物如魚蝦瘦肉和新鮮水果蔬菜。

正在服用多種有免疫毒性的藥物時,可能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應做好避孕措施。除此以外,患者的生活不會因此病而受太大的影響。

壯士留步,戳進往期內容連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