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因為使用中國零部件,美最強戰機更換生產線,被迫修改禁令

軍情瞭望台第289期 頭條獨家 據美媒消息, 美空軍開始調查美制戰機中使用外國零部件的配額, 試圖將關鍵零部件生產線重新轉移到美國本土。 第一個調查對象為美國空軍下一代的教練機, 代號T-X計畫, T-X戰機包含了無數的外國承包商的供應零部件, 由此遭到美軍的調查。

不僅如此, 美軍目前最龐大的武器系統專案, F-35閃電聯合攻擊戰鬥機也是如此。 F-35複雜的線纜束是由一家荷蘭公司完成的, 一家澳大利亞的公司為其建造了垂直系弦板。 而英美合資的BAE系統公司則建造了該機的大多數部分, 以下的圖片顯示了BAE系統公司負責的部分。

軍情瞭望台第289期 頭條獨家

F-35複雜的線纜束是由一家荷蘭公司完成的, 一家澳大利亞的公司為其建造了垂直系弦板

BAE系統公司堪稱F-35的頂級承包商, 不亞于洛馬

BAE系統公司參與了F-35戰鬥機許多核心設備生產, 比如玻璃化座艙系統、機頭雷達系統、機翼、油路管理、內置武器系統等。 可以說BAE系統公司堪稱F-35的頂級承包商, 不亞于洛馬。 為了F-35專案的管理, 美國還與澳大利亞、丹麥等7國簽訂過諒解備忘錄, 關於保障這些參與F-35系列的生產、維護和後續的研發的最初合作國的權利。 除了這些公司外, 還有諸如霍尼韋爾這樣的次級承包商, 但就是這家公司出現了問題。

因為使用中國零部件, 霍尼韋爾被美展開調查,

導致美最強戰機更換生產線, 將一條感測器生產線轉移到美國本土。 同時, 美被迫修改禁令, 在霍尼韋爾將感測器生產線轉移到美本土前允許使用中國零部件。 軍情瞭望台第289期 頭條獨家

霍尼韋爾產品也用於瑞典戰鬥機

霍尼韋爾的偵察裝置, 安裝在F-14上

這個問題也促進了美修訂國防授權法案時竭力推行美國製造的政策, 但這個法案遭到美各界反對。 無論是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約翰-華納議員、還是當時作為參議員現任國防部長的麥凱恩、強大的航空航太工業聯盟以及許多分析師和其他議員均表示這真是個壞主意。 軍情瞭望台第289期 頭條獨家

因為武器系統的全球化已經不可避免, 美無法獨立承擔一種武器系統的全部製造,

因為現在早已不是冷戰了, 業務分包更加普遍。 美前國防部副部長約翰-哈姆雷目前是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主任, 他曾經委託美國國防科學委員會研究全球化現象, 並且在1999年12月出版了研究成果, 認為越龐大的武器系統全球化零部件供應越不可避免。 還有, 就是冷門的武器系統也有類似的現象。

對於約翰-哈姆雷等人的調查, 主管科研和工程的前任國防部副部長唐-希克斯、國防部副部長阿什-卡特、前國防部採購和科技副部長弗蘭克-肯道爾、以及國防貿易諮詢組成員比爾-施耐德也表示同意, 美國製造從冷戰結束後已經終結, 以F-35戰機的全球零部件供應為起點, 美制武器越加依賴國外零部件供應商。

軍情瞭望台第289期 頭條獨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