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科技之光|科學防治,遠離地質災害

哥倫比亞泥石流

2017年4月1日發生在哥倫比亞莫科阿市的一場特大泥石流, 僅僅一天時間, 就已經報告273人死亡, 200多人受傷。 從4月1日夜間到4月2日的淩晨, 搜救人員和倖存者在莫科阿市災害現場徹夜挖掘, 試圖找到更多倖存者。 在嚴重的地質災害發生時, 人類是那麼弱小無助。

我國也是世界上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 地質災害類型繁多, 分佈廣泛, 活動頻繁, 危害嚴重, 特別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各類地質災害平均每年會造成1000多人死亡, 經濟損失達上百億元。

但是

我們能不能做到, 當有一天天災到來了,

我們能及時感覺並預防呢?

地質災害的分類

地質災害的分類, 有不同的角度與標準, 十分複雜。 就其成因而論, 主要由自然變異導致的地質災害稱自然地質災害;主要由人為作用誘發的地質災害則稱人為地質災害。

就地質環境或地質體變化的速度而言, 可分突發性地質災害與緩變性地質災害兩大類。 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塌陷, 即習慣上的狹義地質災害;後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又稱環境地質災害。

根據地質災害發生區的地理或地貌特徵, 可分山地地質災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平原地質災害, 比如地質沉降。

發生泥石流的前兆

下暴雨時容易發生泥石流災害。

溝谷河床正常,

流水突然斷流或增大。

深谷或溝內傳來火車聲或打雷聲。 或者溝穀深處變得昏暗並有轟鳴聲。

泥石流時的躲避方法

向溝穀兩側山坡或高地逃跑。

不要上樹躲避, 也不要躲在山體下。

遊人不要在溝內低平處搭建帳篷。

惡劣天氣, 寧可蒙受損失, 不可貿然前往。

大暴雨之後, 不能馬上返回危險區。

不要停留在陡坡土層較厚低凹處或大石頭後。

我們想要避開災害, 一方面要有防災的意識,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愛護環境, 保護環境。 與地球和諧相處了, 相信它也會對你有所回報。

(部分內容來源網路)

科技之光

《科學防治遠離地質災害》

播出時間:4月22日 16:11

原文連結:http://mp.weixin.qq.com/s/8-DL13ZZ-qETYfvhE58lLQ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