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孤獨不過學佛人

大慢來我家喝茶, 兩個人就著鐵觀音聊了一下午的家常、事業和佛法。 他盤腿坐在我新買的蒲團上, 正襟危坐;而我在沙發上一會靠著, 一會斜躺著, 沒個正形。 如果要比較的話, 在生活中大慢就像是電影《殘花》裡面的老和尚, 而我則更像是瘋和尚, 百無禁忌, 很隨性。

最終我們落到了一個話題上:學佛人的孤獨感。 我說, 在現代社會裡, 如果一個年輕的工薪階層在接觸到佛法之後, 如果不能調整好心態, 會慢慢被孤獨吞噬, 從而變得敏感、反叛、抑鬱甚至懷疑人生。 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因為他的思想和眼界提高了,

看待事物的方法更身邊的人完全不一樣, 就像一個隨著世俗運轉的軸承, 突然試圖反轉一樣, 遇到的壓力可想而知有多大。 甚至, 它越奮力, 越會感到身心俱疲。

這時候如果他能找到一個依靠, 情況會很不一樣。 但是, 沒有。 想出家, 有寺院;在家怎麼辦?去一趟山上燒燒香拜拜佛, 來回就是一天, 也只能趁週末。 更何況僧俗分明, 去了也跟和尚搭不上話, 雖然學的都是一樣的東西, 但似乎總有隔閡無法打破。 回到家上網找個志同道合的群進去, 發現大家也就是隨喜隨喜, 讚歎讚歎, 一片祥和, 大家都刻意隱藏著自己的煩惱, 強行展示快樂的一面, 仿佛烏托邦世界。

關上電腦, 只有無盡空虛。 不甘心, 找個有線下活動的地方去,

能見到活生生的同修。 怎麼還要錢?而且價格不菲, 看起來有些商業。 算了, 活著都不容易, 佛弟子也要吃飯。 人來的倒是不少, 各種年齡層都有, 見面就雙手合十, 道一聲阿彌陀佛。 大家眼裡都含著慈悲, 身體卻保持距離, 一起時師兄相稱, 散去後雲淡風輕。

我問:“大慢, 你說這樣孤不孤獨?”大慢慢條斯理地點了點頭。 他是深有體會。 以前我們在一個公司的時候, 還有個我與他討論佛法, 那時候他對生活的態度是積極的, 精進非常, 聞思修的效率也很高。 但分開後每一次見他, 他的精神狀態顯得每況愈下。 我知道, 他的心已經調整到了佛法的頻道, 容不得世間貪嗔癡的雜音, 但身體卻無法出離, 最主要的是, 他明白自己也有很多執著。

這樣的拉扯, 漸漸產生強烈的孤獨感。

我不能要求他像我一樣隨性, 因為他對生活的態度還有言行舉止, 才是學佛人該有的樣子。 這就是為什麼我在《殘花》的影評中讚歎老和尚, “貶低”老和尚的原因。 並非大慢錯了, 而是環境錯了。 我們常說適者生存, 但為什麼不能為真正心懷善意、追求信仰的人創造一個好的世界呢?學佛之人配得上這樣的世界。

說到興起, 我說:“大慢, 我們創業吧。 在每個城市設立一個服務站, 為那些年輕的在家學佛人提供生活、工作、家庭乃至衣食住行等等一切上的建議和幫助, 讓他們的生活和佛法真正結合在一起, 不迷茫, 不孤獨, 不退卻, 如何?”

大慢一聽很有興趣, 於是兩個人哼哧哼哧深入討論了半天,

甚至整理出了一份商業計畫書, 做了細枝末節的規劃。 大慢是做市場推廣的, 這點很在行。 差不多大功告成, 最後在粗算前期費用的時候, 大慢臉上爬滿了愁容, 說:“看來要找投資人才行。 ”

我說:“喝茶, 喝茶。 ”

送走大慢, 我看了看天。 早上收到的天氣預報說有大雨的, 然而整個下午都只是烏雲密佈, 陰暗悶熱, 到晚上都沒有下一滴雨。

火爺的色相·原創

順解佛意

逆觀世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