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尋訪苗寨擺貝村

擺貝村, 苗族苗寨聚落, 位於貴州省榕江縣地區。 楊姓和潘姓是寨子裡的大姓。 楊姓的祖先楊老老更因其英勇善戰被尊為苗王。 擺貝是月亮山麓最古老的苗寨之一。 位於縣城南面54公里的半山腰上, 全村350多戶1700人。 擺貝苗寨歷史悠久, 具有古樸、濃郁的民族特色和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 村民的節日盛裝百鳥羽毛服由羽毛裙和花衣組成, 服飾色彩豔麗, 圖案奇特, 刺繡工藝精細, 羽毛裙和花衣都以家織土布為底, 繡有平花, 其胸兜、圍腰等部件多繡各種花鳥、蟲、魚、蝴蝶等動物圖案;而衣或裙腳吊滿白羽毛;該服飾專為祭祖活動(即“鼓藏節”)和跳蘆笙舞所用。

中央電視臺鑒寶欄目鑒評一件達60萬元, 因此, 百鳥羽毛服被譽為“穿在身上的史詩”、“服飾活化石”。 這裡的苗家人仍然過著他們自己傳統的節日, “吃新節”、“苗年”和“鼓藏節”。 “鼓藏節”是苗族最隆重、最古老的傳統祭祀祖先的節日, 又稱為“祭祖節”、“祭鼓節”、“鼓社節”, 每十三年過一次。 節日裡, 苗家人跳“蘆笙舞”、“古瓢舞”、“木鼓舞”、“銅鼓舞”這些至今還流傳下來的傳統民間舞蹈時, 都穿著節日盛裝, 沿襲古老的“行歌坐夜、火塘對歌”、“木葉傳情”的戀愛習俗風情。 擺貝苗族不僅有保存完好的原始古樸的民族風情, 而且還傳承著精美的剌繡和蠟染工藝, 有罕見的苗王古墓(苗族自古未建墓)以及長廊幹欄式吊腳木樓,
寨子座落在四面青山環繞, 古樹林立的半山腰上, 寨邊有“鼓藏場”、“鬥牛場”、“蘆笙坪”、“苗王古墓”等人文和自然景觀。 因此, 這裡被許多專家和學者稱為“露天的苗族民俗博物館”。 擺貝是一個與自然為伍, 與神靈為伴的村寨。 擺貝人崇拜自然, 信奉神靈。 在擺貝, 家家戶戶都愛在門口掛牛角, 那是祭祖用過的, 據說可以保佑平安;門前掛著的狼雞草, 是用來驅鬼避邪的;有的人家在門板上刻著走獸, 瓦頂上雕著蓮花和石鳥, 這絕不僅僅是裝飾, 它體現了擺貝人對遠古文化的遙遠記憶和詩意想像。 寨子裡還有一塊神秘石碑, 上面鐫刻著"朱"字、女陰、太陽等符號, 傳說這是朱元璋時的遺物。

山路十八彎, 彎到擺貝苗寨已是四小時後,

但遠望山頂那一刹那已覺不虛此行

百里不同苗, 又見驚豔。

百鳥服

研究蠟染工藝

苗繡

苗王墓前石刻

越美的景越難畫

回途所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