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多年的頸椎病針灸一個穴位便治好了,真的是這樣嗎?

汪女士自述患有頸椎問題有好些年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感覺愈發嚴重, 脖子常常僵硬, 後腦沉重, 嚴重時頭部都不能轉動, 偶爾還伴有視物迷糊等症狀。 不堪其擾的汪女士最後下決心來找李國富大夫看一看。

李大夫仔細為她檢查了頸部周圍, 按按揉揉, 最後選中一個點進行針刺。 20分鐘後取針, 汪女士起身後搖搖頭, 動動肩, 隨即喜出望外, 明顯感覺到久違了的舒爽, 自述眼睛現在也清亮了許多。

患者與李國富大夫

事後, 李大夫對汪女士說, 剛才選取的穴位, 是風池穴。

風池穴的位置在後腦勺、後枕部兩側入髮際一寸的凹陷中。

此穴對治療汪女士的這類頸椎病頗有療效, 以後在家裡也可以自行揉按, 以緩解頸椎、落枕等問題。

神奇的風池穴

李大夫說, 風池穴最早記載于中醫經典著作《靈樞•熱病》篇, 因風為陽邪, 其性輕揚, “頭頂之上, 惟風可到”, 是風邪蓄積的地方, 故名風池。 也說風, 天部的風氣。 池, 屯居水液, 指穴內物質富含水濕。 風池名意指有經氣血在此化為陽熱風氣。 受外部之熱, 水濕之氣脹散並化為陽熱風氣輸散於頭頸各部, 故名風池。

中醫學理論認為, 自然界風氣盛, 以春季為主, 風太過則為“風邪”, 是最常見的致病因素。 風邪致病, 常出現怕風、發熱、頭暈頭痛、頸項僵硬、面肌麻痹、口眼歪斜、風疹、蕁麻疹、關節遊走性疼痛等症候,

且風邪易與寒、暑、濕、燥、熱、火等外邪相合致病, 與寒合為風寒之邪, 與熱合為風熱之邪, 與濕合為風濕之邪, 與暑合為暑風, 與燥合為風燥, 與火合為風火, 這裡多指的“外風”。

另一部分因“熱極生風”、“ 血虛生風”、“ 肝陽化風”等“內風”引起, 可發生癲癇、中風、眩暈、震顫、四肢抽搐等病症。 所以中醫有“風為百病之長”的說法。 而風池穴擅長預防治療一切與“風”相關的疾病

按摩風池穴有哪些作用呢?

1、消除黑眼圈, 眼部減壓, 改善頸部僵硬, 消除肩膀酸痛, 偏頭痛等。

2、治療頭痛, 眩暈, 熱病, 傷風感冒, 頸項強痛, 目赤腫痛, 目淚出, 迎風流淚, 夜盲症, 鼻淵, 鼻出血, 耳聾, 氣閉, 中風, 口眼歪斜, 瘧疾, 癭氣, 落枕, 蕁麻疹, 丹毒, 及神經衰弱, 癲癇, 高血壓, 甲狀腺腫,

視神經萎縮等。

中風患者

3、緩解頭重腳輕、眼睛疲勞、頸部酸痛、失眠、宿醉等

常見疾病穴位配伍:風池穴配合穀穴、絲竹空穴治偏正頭痛;風池穴配百會穴、太沖穴、水溝穴、足三裡穴、十宣穴治中風;風池穴配腦戶穴、玉枕穴、風府穴、上星穴治目痛不能視。

自行按摩常見手法有哪些?

按摩法:風池穴的按摩方法多採用點按法或指揉法或捏拿法, 用兩拇指指尖或指腹分別按住兩側風池穴, 其餘四指抱頭, 兩拇指同時用力或點按或掐揉或捏拿各50下。

熱敷法:可用鹽包、艾葉包或祛風通絡藥包加熱敷在穴位處, 每次約10-15分鐘, 每日1到2次即可。

梳頭法:選用木梳或牛角梳, 先從前額髮際正中向後梳到頸後發根處, 再從兩耳上方分別向相反方向梳向頭部兩側,

反復梳理風池穴、風府穴、百會穴、四神聰穴處;也可用手指代替梳子來梳頭, 邊梳邊按摩頭皮。

每個部位的動作可重複5~6次, 平均每天梳理100次左右為宜。 經常梳頭刺激這幾個穴位, 通暢氣血, 使風邪不得侵入, 有利於健腦安神, 聰耳明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