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職太太是中國基礎教育的攪屎棍嗎?

有一部分全職太太在教育上的所作所為, 在衝擊、擾亂著基礎教育的制度安排, 是一根攪屎棍, 她們把或許存在很大問題的基礎教育, 撩得人心惶惶, 攪得臭氣熏天。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全職太太相當於年薪13萬”的計算方式:

保姆——負責每天的伙食跟家務:每月2500

幼師——負責孩子一整天的飲食起居與早教:每月2000

出納——日常支出、採購、記帳:每月800

導購——上網淘廉價衣物、用品:每月800

外交官——招待老公的親戚朋友同事, 就算再累臉上也得掛足笑容:每月500

心理諮詢師——隨時照顧寶寶情緒, 安撫辛苦工作的老公, 學會與公婆相處之道:每月800

加起來有11300元, 換算成年薪是13.56萬。

我不知道中國式計算是不是受到一家美國網站的啟發。 據說美國這家著名的薪水網站Salary.com曾針對全職太太們進行過一項正式調查。

結果顯示, 全職太太的工作量, 如果比照一般受薪階級領薪水支票, 每年可獲得的薪水平均數是131471美元。

約有540萬名全職太太接受這次調查。 當問及:每天在家中花最多時間所做的事情相較於社會上的一般工作, 可以得到什麼樣的職稱?回答是幼稚園老師、女管家、廂型車駕駛員、廚師、護士以及一般維修工。

全職太太的勞動, 肯定可以折算成不同的工種, 並且具有可以量化的勞動力價格。 事實上, 在發達國家尤其是高福利國家, 全職太太會領到不低的政府補貼,

享受保險和退休待遇。

不過從分工的角度來說, 既然這些工種都在社會上存在多年, 為何不“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呢?

著述《全職太太型家庭子女教養方式的質性研究》

從這個角度思考問題, 是因為看到2007年第一期《中國家庭教育》中有一篇叫做“全職太太型家庭子女教養方式的質性研究”的論文。 這篇論文通過對10戶全職太太型家庭的走訪, 得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結論:

——“從發展期望來看, 由於特殊的家庭存在方式父母對孩子的發展期望普遍偏高, 給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壓力, 不利於孩子健康發展。 ”

——“從成長指導來看, 最為重視孩子的學業成長, 其次是道德發展和社會性適應, 最不重視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發展。

但是對孩子的學業只局限於口頭監督, 並不能給其實質性的幫助和指導。 ”

——“從這種類型家庭孩子的發展的普遍情況來看, 他們很少表現出比其他孩子更強的一面。 相反他們的學業成就水準偏低, 生活調適能力弱, 自理能力差, 心中常有—種不快樂的感覺。 ”

要言之, 這篇論文要說的是, 全職太太辭職回家照顧家庭, 以為可以提高孩子學習成績, 管教孩子。 但事與願違, 孩子的成績和表現可能更差了。

可能由於樣本數有限, 這個結論不一定站得住腳。 在另一篇新聞報導中, 看到的是另一番情形。

2015年9月有一篇叫做“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成績更好?”的調查, 記者發現, “越是名校, 全職媽媽越多。 ”記者引用一位元知名小學二年級語文老師的話說,

“全職媽媽對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起著關鍵的引導作用。 ”

這位老師認為, 全職媽媽會帶領孩子進行全方位預習, 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會更加積極, 這也有助於孩子知識的吸收。

“良好的習慣養成了, 孩子的效率自然高了。 ”這位老師說, 比起爺爺奶奶或者託管班教育出來的孩子, 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確實要全面發展一些。

從她所在的班級看, 全職媽媽的孩子成績普遍處於中游以上。

估計是為了平衡報導, 記者引用了相反的看法:一位從事多年教育工作的老教師說, 孩子的成績和父母的正確教育確實有比較大的關係, 但父母只要引導正確, 培養小孩良好的學習習慣即可。 “我認為這和全不全職,

並沒有關係。 而且, 光成績好又有什麼用, 社會需要的是全方位人才。 ”

也就是說, 母親是不是全職太太, 與孩子學習成績好壞之間, 是否存在因果關係, 沒有更確鑿證據。

實際上, “越是名校, 全職媽媽越多”的結論, 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在同一篇報導中, 記者提供的資訊顯示, 在南京, 對於一個媽媽全職的三口之家來說, 爸爸每年至少掙30萬, 即月收入達到2.5萬元左右, 才可以保證一個普通三口之家正常的日常生活開支、小孩教育費用、每年一次中等級品質的出國旅遊等。 換言之, 家庭月收入要足夠高, 女方才有資格做全職太太。

觀察和統計發現, 一般情況下, 名校的一大特點, 就是富裕家庭的孩子占比更高一些。 如果孩子進了名校, 家庭對孩子的期望會更高。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名校的全職太太,占比之高,會那麼惹眼。

幼兒小提琴班

但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絕大多數全職太太本身並不是專業的教育界人士,也沒有專門學過與少兒教育有關的課程,自己卻肩負著家庭交給的幫助孩子提高成績的重任。能力與期望錯位,導致一些嚴重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揭露。

與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全職太太不同,中國的新式全職太太剛剛興起不久,她們不但在家庭中地位不穩,在社會上也缺乏社交圈子,因此她們更熱衷於把孩子送往課外培訓機構,在孩子身上寄託更多的個人訴求。

不可否認,中國大陸的基礎教育存在很多問題,家庭在教育中理應擔負更多重任。這種重任更多體現為幫助孩子塑造人格,培養德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都是目前學校基礎教育嚴重缺乏的。

而如果體現得最多的是“上什麼補習班”,那麼,這種由全職太太主導的家庭教育,實際上充當了基礎教育的攪屎棍。

上補習班的孩子們

為什麼這麼說?

稍微有過教學經歷的人都知道,學校教學進度是按照教學大綱步步推進的。也就是說,小學生學什麼,初中生學什麼,各個年級學什麼,所有同年級的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基本上都是在一個水準線上。

而當今補習班的一大功能就是搶跑。比如讓低年級的學生學高年級的內容,讓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學初中的內容,讓初中生學高中的內容。甚至,讓小學生學高三的“數列”。這是謀取高分的捷徑。

一個班上有10個學生搶跑了,整個教學計畫事實上就被衝擊得稀裡嘩啦了。

有人搶跑的結果,會導致無聲的“踩踏效應”——別人都往前跑了,你還站在原地幹什麼?於是拼著命上補習班。

仍以上述報導透露的資訊為例,某位元女士的孩子起初是由爺爺奶奶接送孩子,孩子放學後,20分鐘就把作業做完了,但成績是班上倒數三名。

後來,該女士跟其他媽媽“取經”才知道,其他的孩子除了要做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外,還有課外輔導作業,此外,還要上這個培訓班那個培訓班。於是她給孩子報了兩個補習班,作業一大堆,無奈之下,只好辭職,

“千萬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個骯髒的比喻,但它帶來的恐嚇作用相當管用,搶跑不過的那些收入低的雙職工家庭,在平時沒有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只好把週末搭進去,本來是要好好休息的,結果大人小孩,都被累得人仰馬翻。

寫作本文的目的,並不是要全職太太們重新去上班,而只是指出一個有趣的現象——

有一部分全職太太在教育上的所作所為,在衝擊、擾亂著基礎教育的制度安排,是一根攪屎棍,她們把或許存在很大問題的基礎教育,撩得更加人心惶惶,攪得臭氣熏天。

她們應該獲得家庭和政府的相應補貼,應該有自己的社交圈和社區活動,應該為社區或學校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以此間接為孩子樹立人格和社交榜樣,而不是雙眼緊緊盯著孩子的分數,以此作為終生成就,那樣真的太令人厭惡了。

家庭對孩子的期望會更高。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名校的全職太太,占比之高,會那麼惹眼。

幼兒小提琴班

但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絕大多數全職太太本身並不是專業的教育界人士,也沒有專門學過與少兒教育有關的課程,自己卻肩負著家庭交給的幫助孩子提高成績的重任。能力與期望錯位,導致一些嚴重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揭露。

與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全職太太不同,中國的新式全職太太剛剛興起不久,她們不但在家庭中地位不穩,在社會上也缺乏社交圈子,因此她們更熱衷於把孩子送往課外培訓機構,在孩子身上寄託更多的個人訴求。

不可否認,中國大陸的基礎教育存在很多問題,家庭在教育中理應擔負更多重任。這種重任更多體現為幫助孩子塑造人格,培養德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都是目前學校基礎教育嚴重缺乏的。

而如果體現得最多的是“上什麼補習班”,那麼,這種由全職太太主導的家庭教育,實際上充當了基礎教育的攪屎棍。

上補習班的孩子們

為什麼這麼說?

稍微有過教學經歷的人都知道,學校教學進度是按照教學大綱步步推進的。也就是說,小學生學什麼,初中生學什麼,各個年級學什麼,所有同年級的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基本上都是在一個水準線上。

而當今補習班的一大功能就是搶跑。比如讓低年級的學生學高年級的內容,讓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學初中的內容,讓初中生學高中的內容。甚至,讓小學生學高三的“數列”。這是謀取高分的捷徑。

一個班上有10個學生搶跑了,整個教學計畫事實上就被衝擊得稀裡嘩啦了。

有人搶跑的結果,會導致無聲的“踩踏效應”——別人都往前跑了,你還站在原地幹什麼?於是拼著命上補習班。

仍以上述報導透露的資訊為例,某位元女士的孩子起初是由爺爺奶奶接送孩子,孩子放學後,20分鐘就把作業做完了,但成績是班上倒數三名。

後來,該女士跟其他媽媽“取經”才知道,其他的孩子除了要做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外,還有課外輔導作業,此外,還要上這個培訓班那個培訓班。於是她給孩子報了兩個補習班,作業一大堆,無奈之下,只好辭職,

“千萬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個骯髒的比喻,但它帶來的恐嚇作用相當管用,搶跑不過的那些收入低的雙職工家庭,在平時沒有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只好把週末搭進去,本來是要好好休息的,結果大人小孩,都被累得人仰馬翻。

寫作本文的目的,並不是要全職太太們重新去上班,而只是指出一個有趣的現象——

有一部分全職太太在教育上的所作所為,在衝擊、擾亂著基礎教育的制度安排,是一根攪屎棍,她們把或許存在很大問題的基礎教育,撩得更加人心惶惶,攪得臭氣熏天。

她們應該獲得家庭和政府的相應補貼,應該有自己的社交圈和社區活動,應該為社區或學校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以此間接為孩子樹立人格和社交榜樣,而不是雙眼緊緊盯著孩子的分數,以此作為終生成就,那樣真的太令人厭惡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