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扯白|在中國,四十歲的女人要怎麼活才能快樂?

徐靜蕾回歸了, 因為3月31日她導的新電影要上。

▲這次居然是警匪片, 據說她是中國第一位拍動作警匪片的女導演

平時四處遊歷,

洛杉磯臺北遊學做裁縫, 一有電影要上, 就回歸宣傳, 連環套似的上節目, 說起來是有點現實, 但由於事主坦然承認, 所以大家也就默然接受了, 這個也很老徐。

因為對於宣傳的頭痛, 所以連發佈會也改成了麻將會議, 這個很酷, 也很老徐。

▲3月1日原本是《綁架者》的新片發佈會, 但不幸和《金剛狼3》、《捉妖記2》這兩部流量片的發佈會撞期了, 老徐當下就決定取消發佈會改開台打麻將了……一早請來的攝影師咋辦?就拍打麻將好了……於是攝影師一臉懵逼地拍他們打了一上午麻將……於是有了下面那一支畫風清奇場面落寞又充滿正能量的“新片發佈會MV”……

在老徐的世界裡, 她有著她的特立獨行, 反正就是如果不知道怎麼做了, 就隨心而做。

“我根本不關心他們, 愛怎麼看怎麼看”這句幾乎有點驕傲的話讓老徐又被罵了, 只不過, 活到老徐這把年紀, 是真的不關心別人怎麼看她了。

別說男人, 全世界大部分人的看法她都不關心, 這是句實話, 但如果戳到敏感人的心窩裡, 讓人不舒服, 大概只能說她的經歷得天獨厚, 有著某種驕傲, 精英女性的驕傲。 但精英女性活得驕傲一點不好麼?都苦大仇深就勵志麼?也是雞蛋裡挑骨頭的屁話。

只能說每一個人的生活經驗都不可替代, 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不同的階段。

一場節目聽下來, 依然覺得徐靜蕾果然是熟女之光, 無論見識、風度還有犀利程度, 40+徐靜蕾真是完勝20+蔣方舟, 更重要的是, 她看上去比小她二十多歲的處在世俗人眼中人生鼎峰期的女作家要快樂和通達得多。

所以那天《圓桌派》的局面就變成了一個通透的女人和一個擰巴的少女,氣場真是完全不一樣,可見明白世情既需要時間,也需要見識,更需要勇於體察智慧,蔣小姐不乏智慧,又勇於學習,所欠的大概是時間和見識,這真的要假以時日。

在中國,一個四十歲的女人要怎麼樣才能快樂,注意,是真正的快樂,這快樂是從裡到外發自內心的,這大概是每一個中產階級女性最渴望知道的秘密——

在三十歲女人都被嫌棄的中國社會,四十歲女人不老老實實在家帶娃,還拋頭露臉提意見,簡直該死,周邊環境惡劣,還被各種各樣的事物綁架著,愛情婚姻孩子事業家務婆媳關係母女關係……也被各種各樣的感情專家忽悠游著,思想混亂進退維谷,不快樂幾乎是必然的事。

但凡事總有例外,老徐就是一個典範。

人要活得快樂,很簡單,四個字:知行合一。

你知道什麼,你就按知道的去做,不矯飾,這樣你自己就很快樂。

但首先,你要知。

徐靜蕾的快樂建立在知的基礎上,她是真正看透了這個由男人主導的世界的運行規則。

男人主導的世界對女人最大的管束方法是什麼呢?就是你要做個好女人。

好女人是什麼呢?

工作中力爭上游,家庭裡相夫教子,出去是老虎,回家是小貓,所以全世界活得最累最分裂的大概就是這個時代的中國女人。

社會輿論把嫁不出去看成是女人人生最大的失敗,所以再優秀的女孩在三十歲來到之前都想慌忙地把自己嫁出去,用不加V老師的話來說就是男人躺著賣一個結婚指標就可以讓女人甘心情願意生孩子做家務掙錢養家。

這大概也是蔣小姐這樣的年輕優秀女孩面對的局面,連一個莫名其妙的男人都可以嫌她醜,嫌她年紀大。

男人不希望女人參與社會競爭,所以前一千年女人沒有接受教育的權利,中國更有纏足這種變態措施,“女子無才便是德”、”渴望男人征服”。

▲這番話引來竇文濤的好奇:“你(蔣方舟)這樣的一個才女,為什麼也喜歡用男人‘征服’女人這樣的字眼?”蔣方舟不好意思掩嘴笑道:“就是我還有這個男權思想,男權的遺毒在嘛~”

後來年輕的蔣小姐自己總結出來自己的毛病,因為“身體裡住著一個直男”。

這裡說一句題外話,很多二十多歲的女孩子身體裡都住著一個直男,為什麼呢?

首先:大家都是被洗腦的人,區別在於熟女覺醒了,而少女們還睡著。

瓊瑤小說裡的女主角個個都在為愛瘋狂,女人為愛為男人為子女犧牲奉獻成了天然的事,特定的社會文化下定義女人,規範了女人,便得女人自覺按男人的要求來塑造自己。

其次:年輕的女孩是男性社會最受優待族群,她們還體會不到規則不公平給女性帶來的傷害,或者看到制度的不公,但覺得可以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利用這套制度為自己服務。(俗稱女利主義)

在這裡不得說,老徐的獨一無二的經歷幫助了她,她的高知家庭,她的青春偶像出身,她的閱人無數,她的精神偶像王叔加持……讓她享受過男性社會的好;而享受過這些好,所以她更明白這裡的壞,再年輕美貌也不過是男人獵場上追遂征服的獵物,再拼了命結婚生子也不過就是某個男人的附屬物,聰明佻達如她,怎麼肯玩這必輸的遊戲。

無論是後來的不婚、凍卵,我個人以為都是對這一切的嘲弄,嗯,我看透了你們的這些規則,所以我“不跟這套規則玩……”是啊,我不跟你這套規則玩了,你就不可能用這套規則來束縛我,因為很明顯,每一個沉迷在這套規則裡的女人要不然就樂於成為附庸,要不然就活得異常擰巴。

知是第一步,快樂的第二步,也是最關健的一步是行。

徐靜蕾的聰明之處在於不但看透了這套規則,而且也找到了與這世界相處甚歡的方式,下面這段話就說得特別中立特別明白,“我們要的不是優於你們的特權,而是基本尊重。”

我特別欣賞徐靜蕾的原因在這裡,她是真正為女性活出了一條路,並非刻意,但非常珍貴:

她用她的智慧示範另一種女性生存的可能性,找到了最適合她的一種玩法,最大程度上掌控自己的人生,最大程度上善待了自己,最大程度離開了社會的綁架,最大程度上實現了一個當代女性最自由最快樂的人生。

我看到這個視頻裡的徐靜蕾,講真,挺感動的。

不光是“工作中的女人是美麗的,創造著的女人是迷人”的這種講濫了的屁話,而是:

當一個女人脫離了這套制度的桎梏,看透了這套制度的荒謬,不跟這套制度玩之後,也沒有選擇最容易走也最高蹈的路“躲進小樓成一統”,而仍然自由地穿行,以一己之力創造老徐的世界,仍然樂於嘗試各種方式,實現自我的價值。

她不是原教旨主義的女權主義者,不提倡要與男人鬥,也並非要給男人一個下馬威,而是展示了一個真正成熟的心智帶給人的力量。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我們首先要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

而一個心智成熟的人,必定是一個知行合一的人。

第一:我們要知道這個世界的真相,而不是被世俗綁架。

第二:我要行動起來,真正實現自我

她仍然樂於工作,她仍然願意去改變去,花費百分之二百的力量去異想天開拍一個動作警匪片, “我挺煩再拍那些情情愛愛片子,就想嘗試一下人生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性,人到中年,都想改變一下,什麼都想試一下……”

▲於是就有了這部《綁架者》。

為什麼40+徐靜蕾看上去比20+蔣方舟快樂?

因為她真實而通透,那是智慧與成長造就的內心光明,展示了除了迎合男性外的另一種強大女性生存可能性,她用她自己的真實生活告訴我們一個獨立女性可能到達的最自由的狀態——

她們聰明可愛,她們努力成長,她們用一雙手創造出自已的世界,她們辛勤工作,努力打拼,不埋怨,不糾結,不妥協,努力成為自己世界的主宰者,愛的追逐者。

我心光明,夫複何言——努力弄懂這個世界,努力去實踐自己相信的,努力去愛這廣闊而複雜的世界,在介面相當不友好的情況下,悠然自得地活成自己想要的狀態,這大概就是在當下的中國,一個四十歲的女人能如此快樂的最簡短的路徑。

所以那天《圓桌派》的局面就變成了一個通透的女人和一個擰巴的少女,氣場真是完全不一樣,可見明白世情既需要時間,也需要見識,更需要勇於體察智慧,蔣小姐不乏智慧,又勇於學習,所欠的大概是時間和見識,這真的要假以時日。

在中國,一個四十歲的女人要怎麼樣才能快樂,注意,是真正的快樂,這快樂是從裡到外發自內心的,這大概是每一個中產階級女性最渴望知道的秘密——

在三十歲女人都被嫌棄的中國社會,四十歲女人不老老實實在家帶娃,還拋頭露臉提意見,簡直該死,周邊環境惡劣,還被各種各樣的事物綁架著,愛情婚姻孩子事業家務婆媳關係母女關係……也被各種各樣的感情專家忽悠游著,思想混亂進退維谷,不快樂幾乎是必然的事。

但凡事總有例外,老徐就是一個典範。

人要活得快樂,很簡單,四個字:知行合一。

你知道什麼,你就按知道的去做,不矯飾,這樣你自己就很快樂。

但首先,你要知。

徐靜蕾的快樂建立在知的基礎上,她是真正看透了這個由男人主導的世界的運行規則。

男人主導的世界對女人最大的管束方法是什麼呢?就是你要做個好女人。

好女人是什麼呢?

工作中力爭上游,家庭裡相夫教子,出去是老虎,回家是小貓,所以全世界活得最累最分裂的大概就是這個時代的中國女人。

社會輿論把嫁不出去看成是女人人生最大的失敗,所以再優秀的女孩在三十歲來到之前都想慌忙地把自己嫁出去,用不加V老師的話來說就是男人躺著賣一個結婚指標就可以讓女人甘心情願意生孩子做家務掙錢養家。

這大概也是蔣小姐這樣的年輕優秀女孩面對的局面,連一個莫名其妙的男人都可以嫌她醜,嫌她年紀大。

男人不希望女人參與社會競爭,所以前一千年女人沒有接受教育的權利,中國更有纏足這種變態措施,“女子無才便是德”、”渴望男人征服”。

▲這番話引來竇文濤的好奇:“你(蔣方舟)這樣的一個才女,為什麼也喜歡用男人‘征服’女人這樣的字眼?”蔣方舟不好意思掩嘴笑道:“就是我還有這個男權思想,男權的遺毒在嘛~”

後來年輕的蔣小姐自己總結出來自己的毛病,因為“身體裡住著一個直男”。

這裡說一句題外話,很多二十多歲的女孩子身體裡都住著一個直男,為什麼呢?

首先:大家都是被洗腦的人,區別在於熟女覺醒了,而少女們還睡著。

瓊瑤小說裡的女主角個個都在為愛瘋狂,女人為愛為男人為子女犧牲奉獻成了天然的事,特定的社會文化下定義女人,規範了女人,便得女人自覺按男人的要求來塑造自己。

其次:年輕的女孩是男性社會最受優待族群,她們還體會不到規則不公平給女性帶來的傷害,或者看到制度的不公,但覺得可以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利用這套制度為自己服務。(俗稱女利主義)

在這裡不得說,老徐的獨一無二的經歷幫助了她,她的高知家庭,她的青春偶像出身,她的閱人無數,她的精神偶像王叔加持……讓她享受過男性社會的好;而享受過這些好,所以她更明白這裡的壞,再年輕美貌也不過是男人獵場上追遂征服的獵物,再拼了命結婚生子也不過就是某個男人的附屬物,聰明佻達如她,怎麼肯玩這必輸的遊戲。

無論是後來的不婚、凍卵,我個人以為都是對這一切的嘲弄,嗯,我看透了你們的這些規則,所以我“不跟這套規則玩……”是啊,我不跟你這套規則玩了,你就不可能用這套規則來束縛我,因為很明顯,每一個沉迷在這套規則裡的女人要不然就樂於成為附庸,要不然就活得異常擰巴。

知是第一步,快樂的第二步,也是最關健的一步是行。

徐靜蕾的聰明之處在於不但看透了這套規則,而且也找到了與這世界相處甚歡的方式,下面這段話就說得特別中立特別明白,“我們要的不是優於你們的特權,而是基本尊重。”

我特別欣賞徐靜蕾的原因在這裡,她是真正為女性活出了一條路,並非刻意,但非常珍貴:

她用她的智慧示範另一種女性生存的可能性,找到了最適合她的一種玩法,最大程度上掌控自己的人生,最大程度上善待了自己,最大程度離開了社會的綁架,最大程度上實現了一個當代女性最自由最快樂的人生。

我看到這個視頻裡的徐靜蕾,講真,挺感動的。

不光是“工作中的女人是美麗的,創造著的女人是迷人”的這種講濫了的屁話,而是:

當一個女人脫離了這套制度的桎梏,看透了這套制度的荒謬,不跟這套制度玩之後,也沒有選擇最容易走也最高蹈的路“躲進小樓成一統”,而仍然自由地穿行,以一己之力創造老徐的世界,仍然樂於嘗試各種方式,實現自我的價值。

她不是原教旨主義的女權主義者,不提倡要與男人鬥,也並非要給男人一個下馬威,而是展示了一個真正成熟的心智帶給人的力量。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我們首先要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

而一個心智成熟的人,必定是一個知行合一的人。

第一:我們要知道這個世界的真相,而不是被世俗綁架。

第二:我要行動起來,真正實現自我

她仍然樂於工作,她仍然願意去改變去,花費百分之二百的力量去異想天開拍一個動作警匪片, “我挺煩再拍那些情情愛愛片子,就想嘗試一下人生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性,人到中年,都想改變一下,什麼都想試一下……”

▲於是就有了這部《綁架者》。

為什麼40+徐靜蕾看上去比20+蔣方舟快樂?

因為她真實而通透,那是智慧與成長造就的內心光明,展示了除了迎合男性外的另一種強大女性生存可能性,她用她自己的真實生活告訴我們一個獨立女性可能到達的最自由的狀態——

她們聰明可愛,她們努力成長,她們用一雙手創造出自已的世界,她們辛勤工作,努力打拼,不埋怨,不糾結,不妥協,努力成為自己世界的主宰者,愛的追逐者。

我心光明,夫複何言——努力弄懂這個世界,努力去實踐自己相信的,努力去愛這廣闊而複雜的世界,在介面相當不友好的情況下,悠然自得地活成自己想要的狀態,這大概就是在當下的中國,一個四十歲的女人能如此快樂的最簡短的路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