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耶穌聖心方濟傳教女修會發展歷史

耶穌聖心方濟傳教女修會是由瑪利亞王文清,1923年9月17號,在方濟會士----陝西中境教區希賢主教及丁午橋神父的大力支持下創立, 取名“方濟各第三耶穌聖心修女會”, 俗名“本篤十五會”。 2000年為順應梵二精神並與普世教會同步, 改名為“耶穌聖心方濟傳教女修會”。 稱“耶穌聖心”者, 是為以聖心之愛為力量和泉源, 稱“方濟各第三”者, 是以聖方濟為芳表, 恪守福音三勸諭, 在友愛的團體生活中, 以喜樂、誠樸、謙卑的心, 宣講及愛德服務, 從而傳揚福音。

1919年, 教宗本篤十五世頒佈《夫至大》通諭, 以建立“教會當地語系化”為宗旨。

1920年11月10日教宗在訓導中提示義大利米蘭教區的公教女青年會在中國傳教, 同年12月18日, 教宗贊同義大利公教女青年會通過小兄弟會神父(Serafino Cimino)資助西安府(指陝西)女青年的傳教事業。 在“夫至大”通諭的鼓舞下, 依靠義大利公教女青年會的支持, 籌備了一個女青年組織, 取名“本篤十五會”, 以紀念教宗本篤十五鼓勵義大利公教女青年會支援西安府的福傳事業。 當時在FMM的王文清受派遣幫助培育女青年, 在培育過程中, 王文清受聖神感召, 也與希主教及其他神職人員有共同的願望——成立國籍修女會, 以響應“教會當地語系化的號召”。 她隨後向FMM院長提出脫離該會的請求, 也得到院長的同意。

1923年9月16日希賢主教以“建立中國本土修女會所帶來的裨益有目共睹”為據向聖座呈報了在陝西中境建立國籍修女會 —— 《耶穌聖心方濟各第三修女會》的文件。

1923年9月17日, 有六位女青年進入初學——修會在高陵通遠坊瑪利亞方濟會所管保赤會樓房一角誕生了!王文清成了這個新修會如意的領導者和開創者——第一任會長兼初學導師。

隨著修會的成立, 許多女子進入修會, 修女們的工作不僅為促進信友的熱誠、提升婦女的文化水準、開辦慈善事業——診所、孤兒院、女子學校等, 並以多種形式的仁愛行動救助那些因疫、荒、兵戈等因素而陷於痛苦無助中的弱小者, 以回應當時社會的需要。 天主對會祖王文清的召叫與她的回應是陝西教會歷史中一件不容忽略的大事。

修會從無到有, 不僅人數迅速增長, 而且福傳工作在關中地區發展迅速。 自1923年到1950年, 有一百多名女青年進入修會, 建立了 15處分院、9個診所、6所學校、5所孤兒院 。 工作涉及堂區牧靈、送醫送藥、發展教育和關注邊緣人群。 修女分佈在關中的五個教區, 在堂區裡盡心盡力地工作, 縫、制彌撒禮儀用品、管理聖堂、教兒童經言要理、看望病人、照顧孤寡老人。 她們為了幫助一個臨終的人, 即便需翻山越嶺, 也在所不辭。

1949年解放後, 修女大部分被遣散回家, 有的被捕入獄, 有的遣送回家接受管制, 直到66年修院被關閉。 1951年穆海函、夏文淑修女被捕入獄,

61年藺純清修女被捕;1966年文革開始, 會祖王文清已73歲, 被拘留于西安公安八處半年, 後被遣送回傅家莊接受管制到1974年離世。 1966年劉芳婷、解寶琳、劉加琳、胡芳濟、張悅雅、張婉婷、蘆清娥、牛亞芹修女入獄。 修女們的刑期不同, 最長的是劉嘉琳修女——18年。 在這劫難的日子裡, 修女們飽嘗了監禁、批鬥、體罰、被迫還俗等人格侮辱, 但她們始終對天主、對教會忠貞不渝。

隨著時間的推移,宗教政策的逐步開放,老修女們或刑滿釋放、或減刑出獄、或被放鬆管制,她們總算有了一點自由。憑著對基督的忠貞及對教會未來的希望,老人家們從西安南小巷五樓一個小單元、西大街297號的一間小屋和通遠六米寬的一個小院落,開始了修會的恢復工作。從1979年到1980年,先後收錄了11位修女,她們都是在極艱難的歲月中堅貞不屈、等待了幾十年的貞女!

修會從僅有的50位修女,發展到1986年的224位,多種使徒工作也由逐步展開。應教區及堂區的邀請,以繪製或雕塑聖像、開辦小診所、縫紉及繡花班,教理班及慕道班等積極協助牧靈及福傳工作,從此吸引大批公教女青少年如雨後春筍般渴慕追隨聖召。據記載1993年,初學生22人,保守生21人,望會生50人。修女們服務于陝西七個教區,共55處。當年服務的內容有:管理聖堂,教授要理、辦裁剪班、開診所、作祭服、畫聖像等。並為漢中、延安、山西、寧夏、山東、宜昌等地代培修女多人。

目前修女們分佈在6個會院,58個團體,服務於陝西的6個教區,以及湖北恩施、湖南澧縣、漢川、以及雲南等地。在耶穌聖心愛的啟迪和推動下,修女們投身于福傳及堂區牧靈,開辦診所、幼稚園、孤兒院,為回應社會需求,與教會及社會各界合作,關注艾滋、麻風病患、智障兒童、老人及流動兒童,開展義診、支援災區重建。

修會開辦有 “若瑟之家”孤兒院、“心悅啟智中心”、“益華幼稚園”、“天愛幼稚園”、“文清培育中心”,還有修女參與“漢川皮膚病療養院”、“天頤養老院”、和流動兒童服務站的服務,以及“教區社會服務中心”、“陝西神哲學院”的工作。修女在堂區組織舉辦聖經、教理、靈修、福傳等各種學習班,組織女子樂隊……秉承修會一貫的傳承,修會開展工藝美術、縫紉刺繡、醫療服務,一方面開設福傳視窗,同時也幫忙修女生活所需。盼望透過我們的生活見證、使徒服務與福傳,感召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到教會大家庭,使聖心之愛遍傳神州大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宗教政策的逐步開放,老修女們或刑滿釋放、或減刑出獄、或被放鬆管制,她們總算有了一點自由。憑著對基督的忠貞及對教會未來的希望,老人家們從西安南小巷五樓一個小單元、西大街297號的一間小屋和通遠六米寬的一個小院落,開始了修會的恢復工作。從1979年到1980年,先後收錄了11位修女,她們都是在極艱難的歲月中堅貞不屈、等待了幾十年的貞女!

修會從僅有的50位修女,發展到1986年的224位,多種使徒工作也由逐步展開。應教區及堂區的邀請,以繪製或雕塑聖像、開辦小診所、縫紉及繡花班,教理班及慕道班等積極協助牧靈及福傳工作,從此吸引大批公教女青少年如雨後春筍般渴慕追隨聖召。據記載1993年,初學生22人,保守生21人,望會生50人。修女們服務于陝西七個教區,共55處。當年服務的內容有:管理聖堂,教授要理、辦裁剪班、開診所、作祭服、畫聖像等。並為漢中、延安、山西、寧夏、山東、宜昌等地代培修女多人。

目前修女們分佈在6個會院,58個團體,服務於陝西的6個教區,以及湖北恩施、湖南澧縣、漢川、以及雲南等地。在耶穌聖心愛的啟迪和推動下,修女們投身于福傳及堂區牧靈,開辦診所、幼稚園、孤兒院,為回應社會需求,與教會及社會各界合作,關注艾滋、麻風病患、智障兒童、老人及流動兒童,開展義診、支援災區重建。

修會開辦有 “若瑟之家”孤兒院、“心悅啟智中心”、“益華幼稚園”、“天愛幼稚園”、“文清培育中心”,還有修女參與“漢川皮膚病療養院”、“天頤養老院”、和流動兒童服務站的服務,以及“教區社會服務中心”、“陝西神哲學院”的工作。修女在堂區組織舉辦聖經、教理、靈修、福傳等各種學習班,組織女子樂隊……秉承修會一貫的傳承,修會開展工藝美術、縫紉刺繡、醫療服務,一方面開設福傳視窗,同時也幫忙修女生活所需。盼望透過我們的生活見證、使徒服務與福傳,感召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到教會大家庭,使聖心之愛遍傳神州大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