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潯治水剿劣的決心之戰:橫下一條心

南潯區南潯鎮燈塔村祝家兜自然村, 全長200米的北兜內河, 河水已被全部抽幹, 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的黨員、村幹部、村民等組成的剿劣志願隊, 這幾天正忙著開展清淤工作。 看著這條被列入劣Ⅴ類水的內河, 村書記張華明在剿劣間隙, 和隊員們謀劃起日後的打算:“通過北兜機埠運行, 聯通北兜內河與外河息塘港, 實現流通迴圈。 ”

自南潯區全面開展剿劣攻堅行動以來, 各鎮(開發區)紛紛吹響衝鋒的號角。 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掛帥出征, 組建全區生態建設指揮部, 整合10個部門力量實體化運作, 2102名區、鎮、村三級河長分片分級簽下治水剿劣“軍令狀”,

1.7萬余名農村黨員在全面參與剿滅劣Ⅴ類水宣傳橫幅上簽字, 共同協作對河道和坑塘、溝渠等小微水體在內的全部水體開展無死角多輪排查。 目前已排查出小微水體2479個, 其中疑似劣V類小微水體1253個, 啟動整治1023個, 完成整治205個。

針對排查出的問題水體, 南潯區嚴格按照“全面排查、檢測建檔、一點一策、銷號處理、檢查驗收”五個程式, 推進疑劣水體治理工作, 確保“有水的地方就有人管, 有污染的地方就有人治”。 “劃出作戰圖、制定時間表、立下軍令狀, 確保5月底前完成掛號水體全部整治銷號, 6月底前全面剿滅轄區所有劣Ⅴ類水體。 ”南潯區生態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前期列出的清淤疏浚、生態修復、動態監管、活水入河四張清單,

該區全年計畫投入17億元, 實施29項重點治理項目, 水岸同治、合力清源, 全面提升水質, 著力打造成“十片十線百點”“五縱三橫”的條帶景觀, 重現水清岸綠精美的“水晶晶”南潯。

河長帶頭 小微水體建網格

“沉船打撈了,

長效保潔絕不能鬆懈。 ”日前, 和孚鎮鎮河(池塘7)裡的兩條沉船被打撈上岸, 河面上的少量生活垃圾也被清理一空後, 張占豪松了口氣。

張占豪是和孚鎮城建辦主任, 也是鎮河(池塘7)的鎮級河長。 每月第一個星期六, 南潯區各級河長開展集體巡河,

張占豪就是其中一位。 在巡查管轄河道時, 他發現鎮河(池塘7)河面上漂浮著一些生活垃圾, 原本靠在岸邊的水泥船也沉了下去, 便立即聯繫保潔員清理, 與村裡溝通儘早安排挖機打撈。 同時, 他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記錄下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詳細時間, 以便下次回訪。

“南潯水鄉平原、小微水體眾多, 動態變化大, 我們堅決做到動態排查、即時治理。 ”南潯區生態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 該區依託1301個自然村、社區平安網格, 迅速建立小微水體河長體系, 全力推進剿劣和長效管理工作。 各村(社區)書記是轄區內小微水體總河長, 各網格員(村兩委會幹部)是網格內小微水體河長, 網格協調員(鎮聯村幹部)是鎮級小微水體督導員,

249名聯村聯社區的區級部門副科以上幹部, 是聯繫村的區級聯村河長, 同時也兼任小微水體區級督導員, 對聯繫村的剿劣工作負總責。

值得一提的是, 南潯區還推行“領導領辦制”, 針對部分成因複雜、治理難度大的剿劣“重點水體”, 由區四套班子領導認領銷號, 協調制定作戰圖,全力推進攻堅戰。

4月13日下午,南潯經濟開發區聖駕橋村迎來了一批特殊學員,他們是新當選的21個村社黨組織班子成員,此行的目的就是上一堂勞動課。下午,在聖駕橋村小微水體治理朝花兜點,81名學員整裝待發,集體下河參與剿劣。

“他們履新還不足兩天,就迎來了一堂動真格的勞動課。”南潯開發區負責人說,選擇在治水現場集中開課,把剿劣作為上任後“第一份作業”,為的是檢驗履新村社幹部的戰鬥力。

換屆候選人行不行,剿劣打擂來大考。南潯區以村社組織換屆為契機,把推進“五水共治”、剿滅劣Ⅴ類水列入249個村社黨組織候選人(自薦人)競職承諾、辭職承諾,組織候選人(自薦人)開展以“治水護水、守土有責”為主題的競職演說。目前,新當選村社黨組織班子迅速形成戰鬥力,奔赴剿劣第一線。

全民踴躍 打出剿劣組合拳

只要一有空,作為市、區、鎮三級人大代表的菱湖實驗小學教師馮建囡便會來到自己的護水責任區——菱湖鎮勤勞村賣柴路自然村內河區,觀察水質是否清澈、巡查兩岸有無垃圾。如果發現問題,他會馬上通知保潔人員前來清理。“治水是一份社會責任,作為人大代表,我更是義不容辭。”馮建囡說。

治水在一線,履職也在一線。在南潯,各級人大幹部、人大代表和政協幹部、政協委員開展“五水共治”專項監督,以常態化落實“河長制”,督促代表委員提高履職能力,助推全區“五水共治”工作向縱深挺進,全力打好全水域劣Ⅴ類水體剿滅戰。

黨員帶頭、代表委員助力,在南潯的這支剿劣鐵軍中,還少不了廣大青年和婦女的身影。千余名青年志願者以志願活動為有效載體,在“河小青 ”的帶領下,繼續發揮好“播種機”“宣傳隊 ”的作用,自發開展全員巡河、護河活動,助力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為堅決打贏劣Ⅴ類水剿滅戰助力,堅定不移將“五水共治”推向縱深。區婦聯成立“河保姆”治水護水隊伍,按照“每一個村民(居民)小組為一個小網格,每一個自然村(居住社區)為一個中網格,整一個行政村(社區)為一個大網格”的模式,形成三級責任體系,並通過設立“河保姆”公示牌、掛圖作戰等方式,帶領廣大婦女群眾開展河道巡查、清淤打撈、整治小微水體等活動。

南潯區還組建由黨員骨幹、共青團員、退休老人等組成的各類志願服務團隊368支,分團開展潔水清源、河道整治、水質監督等志願服務活動,帶動群眾自願加入到治水剿劣的隊伍中。

善璉鎮含山村林皇堂池塘的位置比較偏僻,離村道較遠。日前,村民陳勝友自告奮勇,穿著雨靴加入到了家門口池塘的淤泥清理。“小時候就愛到這裡戲水。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水質卻一天不如一天。”讓陳勝友深感欣慰的是,如今全區開展劣Ⅴ類水體治理,相信經過整治過後,家門口的河水會越來越清澈。

長效治理 全域再現水晶晶

隨著一架無人機飛升盤旋,舊館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沈俊緊盯手中的無人機監控螢幕,一旦畫面中的河道出現垃圾和漂浮物,便拉近鏡頭,記錄下污染情況。

舊館鎮大小河道總計50多條,河道總長超過80公里。此外,河道轉角較多,也給河道保潔帶來不少麻煩。為確保全鎮範圍內所有河道乾淨整潔,該鎮啟動無人機巡河機制,通過無人機巡河、路長護岸、攝像頭即時監控等方式,將“水陸空”各方面的力量都充分調動起來。

既要完成剿劣的小目標,更朝提升水質的大目標進軍。為此,南潯區建立治水剿劣長效管理機制,對每個治理的水體,建立“一河一策”提標深化清單,落實各級河長主體責任,認真履行“管治保”職責,加強長效管理,對發現的問題立即整改到位。同時,該區舉辦“雙月大比武”,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輪流召集,現場觀摩治水典型,現場督辦問題整改,激勵比學趕超。每旬,區鎮、部門、區塊對重點區域、重點領域實行常態化重點督查,發現問題限期整改。

熱火朝天的剿劣場景已經在南潯區鋪開。練市鎮、村每週開展一次檢查,對動態新增的Ⅴ類、劣Ⅴ類水體,發現一個、治理一個,動態更新問題水體清單,即時治理疑劣水體。雙林鎮借助“河醫生”和“病歷卡”兩大載體,借助以“拆、治、歸”為基本招法的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全力打好劣Ⅴ類水剿滅戰。千金鎮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村民群眾開展督導,督查疑似V類、劣V類小微水體的治理推進情況,確保攻堅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石淙鎮百名河嫂助力剿劣,緊盯河道,清理河岸垃圾,並為沿岸群眾送上治水倡議書和宣傳品,。

河水治不清,河長坐不穩。今年,該區對各級河長實施更加嚴格的考核辦法,建立了提醒、約談、問責制度,對處理不力、影響惡劣的涉水事件,約談當地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人。同時,該區強化執法保障,加大對涉汙涉水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深入開展環保、農林、水利、市場監管等多部門聯動執法,保持高壓態勢,做到剿滅一個鞏固一個,堅決做到一個都不反彈。

文/陸曉芬 徐瀟立 圖/王嘉斌 沈勇強

協調制定作戰圖,全力推進攻堅戰。

4月13日下午,南潯經濟開發區聖駕橋村迎來了一批特殊學員,他們是新當選的21個村社黨組織班子成員,此行的目的就是上一堂勞動課。下午,在聖駕橋村小微水體治理朝花兜點,81名學員整裝待發,集體下河參與剿劣。

“他們履新還不足兩天,就迎來了一堂動真格的勞動課。”南潯開發區負責人說,選擇在治水現場集中開課,把剿劣作為上任後“第一份作業”,為的是檢驗履新村社幹部的戰鬥力。

換屆候選人行不行,剿劣打擂來大考。南潯區以村社組織換屆為契機,把推進“五水共治”、剿滅劣Ⅴ類水列入249個村社黨組織候選人(自薦人)競職承諾、辭職承諾,組織候選人(自薦人)開展以“治水護水、守土有責”為主題的競職演說。目前,新當選村社黨組織班子迅速形成戰鬥力,奔赴剿劣第一線。

全民踴躍 打出剿劣組合拳

只要一有空,作為市、區、鎮三級人大代表的菱湖實驗小學教師馮建囡便會來到自己的護水責任區——菱湖鎮勤勞村賣柴路自然村內河區,觀察水質是否清澈、巡查兩岸有無垃圾。如果發現問題,他會馬上通知保潔人員前來清理。“治水是一份社會責任,作為人大代表,我更是義不容辭。”馮建囡說。

治水在一線,履職也在一線。在南潯,各級人大幹部、人大代表和政協幹部、政協委員開展“五水共治”專項監督,以常態化落實“河長制”,督促代表委員提高履職能力,助推全區“五水共治”工作向縱深挺進,全力打好全水域劣Ⅴ類水體剿滅戰。

黨員帶頭、代表委員助力,在南潯的這支剿劣鐵軍中,還少不了廣大青年和婦女的身影。千余名青年志願者以志願活動為有效載體,在“河小青 ”的帶領下,繼續發揮好“播種機”“宣傳隊 ”的作用,自發開展全員巡河、護河活動,助力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為堅決打贏劣Ⅴ類水剿滅戰助力,堅定不移將“五水共治”推向縱深。區婦聯成立“河保姆”治水護水隊伍,按照“每一個村民(居民)小組為一個小網格,每一個自然村(居住社區)為一個中網格,整一個行政村(社區)為一個大網格”的模式,形成三級責任體系,並通過設立“河保姆”公示牌、掛圖作戰等方式,帶領廣大婦女群眾開展河道巡查、清淤打撈、整治小微水體等活動。

南潯區還組建由黨員骨幹、共青團員、退休老人等組成的各類志願服務團隊368支,分團開展潔水清源、河道整治、水質監督等志願服務活動,帶動群眾自願加入到治水剿劣的隊伍中。

善璉鎮含山村林皇堂池塘的位置比較偏僻,離村道較遠。日前,村民陳勝友自告奮勇,穿著雨靴加入到了家門口池塘的淤泥清理。“小時候就愛到這裡戲水。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水質卻一天不如一天。”讓陳勝友深感欣慰的是,如今全區開展劣Ⅴ類水體治理,相信經過整治過後,家門口的河水會越來越清澈。

長效治理 全域再現水晶晶

隨著一架無人機飛升盤旋,舊館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沈俊緊盯手中的無人機監控螢幕,一旦畫面中的河道出現垃圾和漂浮物,便拉近鏡頭,記錄下污染情況。

舊館鎮大小河道總計50多條,河道總長超過80公里。此外,河道轉角較多,也給河道保潔帶來不少麻煩。為確保全鎮範圍內所有河道乾淨整潔,該鎮啟動無人機巡河機制,通過無人機巡河、路長護岸、攝像頭即時監控等方式,將“水陸空”各方面的力量都充分調動起來。

既要完成剿劣的小目標,更朝提升水質的大目標進軍。為此,南潯區建立治水剿劣長效管理機制,對每個治理的水體,建立“一河一策”提標深化清單,落實各級河長主體責任,認真履行“管治保”職責,加強長效管理,對發現的問題立即整改到位。同時,該區舉辦“雙月大比武”,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輪流召集,現場觀摩治水典型,現場督辦問題整改,激勵比學趕超。每旬,區鎮、部門、區塊對重點區域、重點領域實行常態化重點督查,發現問題限期整改。

熱火朝天的剿劣場景已經在南潯區鋪開。練市鎮、村每週開展一次檢查,對動態新增的Ⅴ類、劣Ⅴ類水體,發現一個、治理一個,動態更新問題水體清單,即時治理疑劣水體。雙林鎮借助“河醫生”和“病歷卡”兩大載體,借助以“拆、治、歸”為基本招法的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全力打好劣Ⅴ類水剿滅戰。千金鎮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村民群眾開展督導,督查疑似V類、劣V類小微水體的治理推進情況,確保攻堅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石淙鎮百名河嫂助力剿劣,緊盯河道,清理河岸垃圾,並為沿岸群眾送上治水倡議書和宣傳品,。

河水治不清,河長坐不穩。今年,該區對各級河長實施更加嚴格的考核辦法,建立了提醒、約談、問責制度,對處理不力、影響惡劣的涉水事件,約談當地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人。同時,該區強化執法保障,加大對涉汙涉水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深入開展環保、農林、水利、市場監管等多部門聯動執法,保持高壓態勢,做到剿滅一個鞏固一個,堅決做到一個都不反彈。

文/陸曉芬 徐瀟立 圖/王嘉斌 沈勇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