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光明網刊文:是誰為“三無體檢隊”進校園開了綠燈

無資質、無醫學背景、無認證, 但就是這樣一支“三無體檢隊”卻直入河南鄭州、開封、焦作等城市的幾百所中學小學進行體檢, 參加體檢的學生被要求填寫“視力異常登記表”獲取其個人資訊。 但這還不是事件最可怕的部分, 被獲取個人資訊的學生家長會接到自稱是來自鄭州市中小學近視防治中心的電話, 並慫恿家長去指定店鋪為孩子驗配角膜塑形鏡。 無醫療執業許可證、無眼科醫生在場, 一旦驗配不合格或致角膜上皮脫落, 將會嚴重危害孩子的眼睛。

經過央視315晚會的曝光, “三無體檢隊”的幕後主體科視視光公司進入輿論視野。

為了牟利不惜踐踏社會底線, 漠視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和基本權益, 等待他們的將是道德的譴責和法律的制裁。 記者在暗訪中發現, 截至目前, 已有134280條學生資訊被獲取, 也就是說, 134280個孩子的雙眼曾長期處於可能到來的危險之中。 在震驚和憤怒之餘, 輿論被導向追問真相和責任的路徑:“三無體檢隊”何以能長驅直入河南多地中小學校?是誰為“三無體檢隊”節節通了綠燈?科視視光的“生意經”裡又有哪些見不得人的黑幕?到底誰該為這些孩子的眼睛安全負責?

根據央視的報導複盤科視視光的“產業”鏈條, 不難發現以下讓人匪夷所思之處。 第一, 2008年教育部和衛生部聯合制定的《中小學生健康體檢管理辦法》明確規定,

體檢機構必須是持有有效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由政府舉辦的公立性醫療機構。 但科視公司只是一家銷售角膜塑形鏡的企業, 與其美其名曰“合作”實則付費使用資質的黃河科技學院附屬醫院也僅為一家民營醫院, 對這樣一家明顯不符合規定的主體, 為何可以進入學校光明正大進行體檢?第二, 以售賣角膜塑形鏡為主營業務的科視公司和鄭州市中小學生近視防治中心, 一套人馬兩塊牌子, 以曖昧的“紅頂”機構招攬客戶然後順水推舟兜售產品, 如此經營之道, 鄭州市教育局衛生保健站在將科視公司作為“下屬的唯一近視防治機構”之前和事後, 是否知曉?第三, 2001年印發的《衛生部關於加強醫療機構驗配角膜塑形鏡管理的通知》對醫療機構驗配角膜塑形鏡執業管理提出明確規定,
必須是具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二級及以上的醫療機構, 且需有眼科醫生在場。 無一條件符合的科視公司又是如何做到十多年經營相安無事的?

這幾大疑點, 是解密涉事公司“野蠻經營”的核心, 也是揭露真相以及問責追責的關鍵。 諸多問題的答案, 在一篇2013年刊發於當地媒體的公開報導中, 或可尋找一些蛛絲馬跡。 記者在報導中寫道, 在科視視光10周年慶典現場, “河南省教育廳體衛藝處、鄭州市藥品食品監管局、鄭州市教育局體衛藝處、鄭州市保健站等職能部門相關領導”不僅出席, 而且“河南省教育廳體衛藝處長郭巍巍、鄭州市藥品食品監管局李局長等領導分別為慶典致詞”,

“鄭州市、開封市教育局保健站領導向分別向該區域科視分公司團隊頒發了‘鄭州市近視防治特殊貢獻獎’、‘開封市近視防治特殊貢獻獎’。 ”教育局、食藥監局、保健站, 這些本應守衛校園安全與學生健康的監管部門, 與“三無體檢隊”的主體公司關係倒是很“親”, 至於“清”不“清”, 估計要打個問號了。

(原題為《是誰為“三無體檢隊”進校園開了綠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