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原來“狗咬呂洞賓”和“狗”無關,和“呂洞賓”也無關

【文可滌煩系列第3期】

俗話說:狗咬呂洞賓, 不識好人心。 按照我們通常的理解, 這呂洞賓是八仙之首, 而狗把呂洞賓給咬了, 真是狗眼遮目, 不識好歹咬了好人了。

然而今天我們得說的是, “狗咬呂洞賓, 不識好人心”所說的, 並非是這個呂洞賓, 而且和狗也沒有關係, 這得從一個民間故事說起。

根據傳說, 呂洞賓是一位商人,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有財有德, 幫助鄉鄰, 樂善好施。 某日, 他路遇一名叫苟杳的流浪青年, 看他可憐, 便把他收樣在自家, 而且供他讀書, 希望以後能金榜題名、回報鄉鄰。 而這苟杳也真爭氣, 寒窗苦讀, 頭懸樑錐刺股, 也算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某日, 呂洞賓家來了一位好友。 這位朋友看苟杳長的帥氣又有學問, 便提出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苟杳。 呂洞賓擔心婚事影響苟杳讀書, 便推脫說讓苟杳決定吧, 可是苟杳一聽要娶媳婦了, 那是滿心的歡喜,

一口答應了。 呂洞賓(白了一眼)對苟杳說, 結婚可以, 但結婚的頭三天你不准進洞房, 我去你洞房, 你去讀書到天亮。

苟杳很是不解, 這算咋回事, 鬧著玩呢吧!但又沒辦法, 就答應了。 成婚當日, 呂洞賓便讓苟杳去讀書, 而他自己進了洞房也讀起書來。

新娘等啊等到深夜也不見新郎睡覺, 只好自己睡了。 就這樣過了三天。 到第四天, 才讓苟杳進洞房。 等夫妻二人相互說明了情況, 他們才恍然大悟, 明白了呂洞賓是一片好心——是希望苟杳不要因為結婚幸福的沖昏了頭腦, 還要專心讀書。 後來苟杳不負眾望, 考取了探花, 總算金榜題名到外地做官了。

苟杳走後一年多, 呂洞賓的家裡遭了火災, 所有的家財付之一炬。 無奈之下, 呂洞賓去找苟杳, 向他說明了自己的遭遇, 並委婉表示想借點錢做點小生意。 可苟杳只管天天酒肉招待, 陪他到遊山玩水, 完全不提借錢的事。 一個月過去了, 呂洞賓也忍不住了, 終於不辭而別。 呂洞賓心裡特別氣憤, 覺得這苟杳忘恩負義嘛。 當他憋了一肚子氣回到家門口時, 卻發現原來燒毀的房基上蓋起了一棟新房。 這時, 新房裡突然傳出妻子都嚎啕大哭聲。 他走進新房, 看到妻子正在趴在一口棺材上痛哭。 妻子見他更是嚇了一跳, 他問妻子為何如此, 妻子說, “你走不久, 家裡突然來了一群人, 二話不說就在咱家蓋新房。

前幾天, 又來了一群人抬來一口棺材, 說是你得病而死。 ”呂洞賓覺得蹊蹺, 打開棺材一看裡面裝了好多銀子, 還有一張紙上寫四句話:苟杳不是負心郎, 路送多銀家蓋房。 你讓我妻守空房, 我讓你妻哭斷腸。 呂洞賓一下子明白了苟杳的用意, 原來是苟杳暗中慷慨地幫助他, 也是一片好心啊, 只是跟自己開了個玩笑。

後來這故事被傳開後成為佳話——苟杳和呂洞賓互相都產生過“不識好人心”的抱怨,但最終還是最真摯的朋友。人們口口相傳這個故事,時間長了,卻將“苟杳”念成了“狗咬”。於是,就形成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個說法。而且,如今這個說法的用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指的是做了好事卻遭到惡意報復,與“以怨報德”的意思相近。

用逗樂心態,看世間百態,我是滌煩子,咱們下期再會。

後來這故事被傳開後成為佳話——苟杳和呂洞賓互相都產生過“不識好人心”的抱怨,但最終還是最真摯的朋友。人們口口相傳這個故事,時間長了,卻將“苟杳”念成了“狗咬”。於是,就形成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個說法。而且,如今這個說法的用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指的是做了好事卻遭到惡意報復,與“以怨報德”的意思相近。

用逗樂心態,看世間百態,我是滌煩子,咱們下期再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