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打好藍天保衛戰|強化督查每日快報

環境保護部通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

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情況

4月20日, 28個督查組共檢查216家企業(單位), 發現159家存在環境問題, 占被檢查企業(單位)的73.61%。 存在問題的企業中, “散亂汙”企業違法生產的53個, 未安裝污染治理設施的8個, 治汙設施不正常運行的12個, 存在VOCs治理問題的3個。

截至4月20日, 各督查組已完成對28個城市的第一輪督查工作。 日前, 28個督查組已完成第一輪人員和第二輪人員交接, 第二輪督查已正式展開。 按照《2017-2018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方案》, 為期一年的強化督查將組織開展25輪次。

據統計, 28個督查組共檢查了4077家企業(單位), 發現2808家企業(單位)存在環境問題, 占被檢查企業(單位)的68.87%。 存在問題的企業中, “散亂汙”企業違法生產的763個, 超標排放的15個, 未安裝污染治理設施的256個, 治汙設施不正常運行的256個, 自動監測弄虛作假的8個, 存在VOCs治理問題的90個, 防揚塵措施不完善的687個, 存在其他問題的733個。 從第一輪督查情況看, “散亂汙”企業違法生產、防揚塵措施不完善、未安裝污染治理設施和治汙設施不正常運行等問題較為突出, 部分被查封企業死灰復燃, 個別企業線上監測系統涉嫌弄虛作假。

自督查工作開展以來, 各地發生拒絕檢查、阻礙執法事件共11起, 涉及山東省濟南市、聊城市、濟寧市、河北省邢臺市、山西省陽泉市、河南省濮陽市等6個地市。

此類事件的發生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尤其是山東省濟南市綠傑環保節能科技有限公司非法扣留執法人員和河北省邢臺市雙工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搶奪執法證事件, 引發社會強烈關注, 要求嚴懲違法企業和違法人員。

根據《2017-2018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方案》安排, 環境保護部4月21日已派出7個巡查組對除山西省外的24個城市開展為期一周的巡查。 主要檢查被督查城市督查工作保障情況, 瞭解第一輪督查情況和第二輪工作交接情況, 現場抽查督查組發現問題和部督辦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