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生不逢時的帶頭大哥,美國M103重型坦克

1945年5月9日, 在慶祝擊敗德國的柏林大閱兵上面, 蘇聯軍隊展示了一款之前從來沒有過的新式坦克——IS3重型坦克, IS3坦克前衛的箭簇型裝甲、威武的122毫米炮, 科幻的卵型炮塔, 低矮的、隱蔽的車身以及迅捷的機動性, 都給當時的西方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由此, 為了對抗蘇聯的IS3新型坦克, 美國人決定針對性的研究一款坦克來跟IS3對剛, 這就是我們要講的美國最後的重坦——M103坦克。

M103研製與1948年, 其實在二戰的時候, 美國就已經有了多款重型坦克的研製, 其中最成熟的是T34坦克, 但是T34因為重量超重而沒有量產, 研製T34坦克的美國克萊斯勒公司接受了M103這個項目, 提出了克萊斯勒K型的計畫。

1948年, 克萊斯勒正式開始研製M103, 代號T43, 到了1951年, 第一輛原型車正式研製成功, 1953年正式定名為M103,1956年正式服役。

M103從資料上來說, 是非常出彩的, 至少能力壓IS3一頭。 M103裝備一門M58火炮, 口徑120毫米, 炮管長60倍口徑, 這門炮的穿甲能力不俗, 使用穿甲彈在距離目標914米的時候能擊破221毫米裝甲, 使用破甲彈能穿甲330毫米, 完全可以跟IS3正面匹敵。 M103裝有一台810馬力發動機, 馬力比IS3要高, 但是IS3只有40多噸, M103有56噸, 致使M103的機動性不如IS3, 時速只有33.8公里, 但是作為一輛重型坦克, 這樣的機動性還是可以接受的。

M103的裝甲防禦也不錯, 借鑒了IS3的箭簇型裝甲, 褲襠做成稍微向前突的樣子來增加跳彈的機會, 雖然後來IS3這種設計被證明是一種很坑爹的設計, 非常容易被炮彈打裂焊縫導致直接“開檔”, 可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可是掀起一股模仿“潮流”的。

M103在1956年服役之後, 出現了各種技術上的故障, 後來被美國軍方認定為“不適合戰鬥”的坦克, 後來的M103經過多次改進, 改成了M103A2型, 戰鬥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可是這時候美國的M60主戰坦克已經即將服役了, M103的光環徹底被掩蓋, 這位生不逢時的沙場悍將, 最後也只能選擇解甲歸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