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還原一粒米背後的世界

一個紮根稻田, 耗盡一生心血幫助人類遠離饑餓;一個恪守真相, 依託鍥而不捨的行走著書立說。 當兩個有故事的人相遇, 便成就了報告文學《袁隆平的世界》(陳啟文著, 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

在長達兩年的田野調查與追蹤採訪裡, 袁隆平如實道來, 作家陳啟文秉筆直書——這是兩人之間的約定。

《袁隆平的世界》裡, 有袁隆平“剛果布式的笑容”, 有40℃高溫下稻田的芬芳, 有袁隆平青年時代刻骨銘心的初戀, 有饑餓的小提琴, 有團隊探索的艱辛和喜悅, 有雜交水稻科學探索歷程的第一次公開, 有轉基因疑雲的辨析與厘清……這是一部向經典價值靠攏的作品,

被譽為獨具思想力與國際意義的科學家報告文學大突破。

該書第一次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將雜交水稻研發的科學原理、發展歷程全面呈現于讀者面前, 對於袁隆平及其團隊俯身稻田, 泥一生、水一身的科學實踐活動與人生故事進行了生動的描述。

兩年的時間裡, 陳啟文一路追隨袁隆平的身影, 馬坡嶺、安江、雪峰山、北京、海南、安徽……袁隆平在前行, 陳啟文在追尋。 為了瞭解中國雜交水稻打開國門、走向世界的橋頭堡菲律賓, 陳啟文在菲律賓的稻田裡跋涉了10多天;為了懂得雜交水稻, 陳啟文跟隨袁隆平走入稻田, 感受烈日下的稻花香和陣陣熱浪。

最長一次陳啟文連續寫作16個小時。

陳啟文不喜歡把自己定義為“苦行僧”, 但他認為, 此次創作是一場艱難的修行, 一切圍繞一個世界級頂尖級的、戰略性的農業科學家, 世界的、中國的平民科學家, 不為立傳, 只為還原。

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表示, 《袁隆平的世界》生動、嚴謹、科學地展現了袁隆平對雜交水稻的科學探索之路, 是一部細緻敘述袁隆平非凡人生的史詩性作品。 很多人只知道袁隆平是“雜交水稻之父”, 但他在艱難險阻中攀爬科學高峰的過程以及這個過程所彰顯出的精神品格, 更值得國人瞭解和學習。 這部書就在努力還原“一粒米”背後的人生世界。

要厘清袁隆平的科學探索之路, 就無法回避雜交水稻的科學原理和關鍵技術。 雌雄同花、自花授粉、人工去雄、三系法雜交稻育種系統……為了對這些農業科學術語有個初步認識,

陳啟文在參閱400多萬字的科學專著的基礎上, 隨時向袁隆平和他的學生請教, 並跟隨雜交水稻科研團隊到稻田考察學習。

“今年, 我們正在向新目標——畝產1130公斤即每公頃17噸攻關, 我有把握說, 有90%的可能性。 ”4月13日, 袁隆平在首屆中國(三亞)國際水稻論壇上表示。

“勿言牛老行苦遲, 我今八十耕猶力。 ”在陳啟文看來, 處於“米壽之年”的袁隆平, 借用陸遊的這句詩來形容, 再也貼切不過。

劉峰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