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遭遇外語人才缺乏瓶頸

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進入第七個年頭, 海南參與東盟交流合作等國際事務漸多, 國際性會議在這個中國唯一熱帶海島頻繁舉行, 國際遊客也接踵而至, 但外語人才尤其是小語種人才的缺乏, 成為這個海島發展的瓶頸。

外語專業數量少人才易流失

中新社報導, 海南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金山稱, 目前海南各高校所開設的外語語種專業或課程, 不僅數量少, 部分專業水準也相對較低, 難以滿足現實需要。

該學院設有英、日、俄專業, 在讀本科生1996人, 在讀研究生163名, 第二外語為法語。 金山說, 海南與東盟國家交流愈加頻繁,

海南大學在考慮增設相關國家語種專業, “但是小語種在海南市場需求很小, 開設這些專業有難度, 不僅要儲備師資、考慮招生, 更要考慮未來學生的‘出口’在哪裡。 ”

隨著海南入境旅遊市場逐漸回暖, 是否有更多外語畢業生投身到海南旅遊行業中呢?

“學院畢業生一半以上在島外就業, 留下來的並不多。 由於海南高端導遊市場不大, 導遊在外語就業中層次相對較低, 所以學生從事旅遊行業的就更少了。 ”金山坦言。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副院長楊學前說, 以往小語種學生大都選擇到珠三角、長三角一帶外資企業就業, 近兩年畢業去向趨於多樣化:或到目標語國家深造, 或進入旅遊、酒店、會務等行業就業。

旅遊業需求不穩定導遊“遠水解近渴”

據統計, 海南在冊導遊為13000多人, 其中外語導遊僅300人左右。

海南康泰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國際入境中心總經理張甯說, 由於部分國家入境遊存在不穩定性, 旅行社往往只能開發一個市場, 再針對性地準備一批導遊。 現在不時要從外地借調小語種導遊, 各高校持有導遊證的外語教師也成為後備力量, “但大多數時候, 我們只能以‘本地導遊+翻譯’的形式為外國遊客服務。 ”

海南聯合航空服務有限公司運營著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老撾等多個國家的直飛包機航線, 2016年接待外籍遊客超過3萬人, 絕大部分遊客以當地語言為主。

“由於翻譯或是領隊對海南旅遊的情況並不瞭解, 以‘本地導遊+翻譯’的形式在翻譯過程中會導致誤傳,

導致遊客在旅途中感知度降低, 購買欲下降。 ”該司企劃總監胡璐說。

外語人才培養、行業准入瓶頸有待突破

楊學前認為, 外語人才的儲備時間跨度較長, 一般應提前市場需求3-5年開始培養和儲備。 當前海南和東盟國家交往頻繁, 可預見幾年後東盟小語種人才會有一定市場需求。

在近日出臺的《海南省全域旅遊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中提出, 要支持培養國際化旅遊人才, 通過國際化語言環境建設, 提升旅遊從業人員的多語種服務水準。

一位海南省外事僑務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 在一些高層次的政治、商業活動中, 東南亞國家團組通常都自帶翻譯, 否則需要從雲南或廣西等地雇傭翻譯。

此外因政策限制, 小語種人才無法在海南取得導遊執業資格。 此前以“臨時導遊證”形式默許外籍人員或省外外語導遊在海南執業, 也由於近期取消而陷入僵局。 旅遊業內人士建議相關高校開設第二外語培養語言人才, 以破除外語旅遊人才缺乏的窘境。

金山說:“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之下, 海南應理清外語語種教育佈局思路, 明確瞭解需要哪些語種、何種層次的人才。 對重要語種, 應儘量開設專業。 ”

楊學前說, 在目前形勢下, 可以通過專項補貼、跟蹤培訓、定期考核等方式建設一支儲備於民間, 招之能來、來則能幹的小語種人才隊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