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兵韜志略|朝鮮或組建第五軍種,特種作戰軍聚焦非對稱作戰

熱點新聞:據韓聯社日前報導稱, 朝鮮《勞動新聞》在日前舉行的紀念已故前領導人金日成誕辰105周年的閱兵式報導中, 首次使用了“特種作戰軍”一詞, 並將其排在陸軍、海軍、航空與反航空軍與戰略軍之後, 這標誌著未來朝鮮或將組建特種作戰軍, 成為其獨立的第五軍種。

點評:作為朝鮮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朝鮮特種部隊長期以來一直充滿著神秘色彩和傳奇經歷, 不為世人所熟知。 在當前朝鮮半島形勢不斷惡化, 美韓多次威脅要對朝鮮實施“斬首行動”的背景下, 朝鮮以閱兵亮相的形式組建特種作戰軍,

實際上是對美韓對朝敵對行為的一種針鋒相對舉措, 表明其絕不會屈服於外界任何的壓力。

不平凡的發展歷程

朝鮮建立特種部隊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 朝鮮戰爭結束後, 朝韓一直處於“冷戰”狀態, 雙方都在提防對方的進攻, 並且彼此間也在相互滲透。

1964年10月, 根據“大部隊作戰與小部隊作戰、正規作戰與非正規作戰有機結合”的戰略指導方針, 朝軍決定創建以非正規作戰為主要任務的特種部隊, 先後組建了偵察局所屬第283軍、輕步兵教導局所屬第124軍和第17偵察旅, 隨後又於1969年1月組建了由輕步兵組成的第8軍團。 1970年11月, 朝鮮將這3支部隊合併, 組建了第8特殊作戰軍團, 並於1982年改稱特種軍團。 至此, 特種部隊正式成為朝軍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

並不斷發展壯大。

從已經公開的資料來看, 目前朝鮮特種部隊的人數約為8-12萬人左右, 位居世界前列, 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特種兵大國”, 包括19個作戰旅和17個偵察大隊, 其中6個狙擊旅部署在江原道和開城市非軍事區邊界地區;2個水陸兩栖狙擊旅部署在東西部沿岸;2個狙擊空降旅分別部署在江原道和黃海北道, 9個輕步兵旅, 除5個旅部署在中部和沿岸地區外, 其餘全部分散部署在非軍事區邊界處;17個偵察大隊則分散部署在非軍事區邊界處。

雖然朝鮮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特種作戰部隊, 但並沒有獨立成軍, 而是一直由總參謀部直接管轄, 並由國防部作訓部和軍事情報局具體領導, 其中作訓部是特種部隊的中央指揮機構,

負責特種部隊的平時訓練, 戰事期間有權監督實施特種戰略行動或特種軍級別的作戰行動;而軍事情報局是則負責在非傳統戰事期間組織實施滲透行動, 比如向韓國境內派遣特種隊員, 搜集戰略和戰術情報等。

訓練中的朝鮮特種部隊。

朝鮮特種部隊在歷次閱兵式上均參加檢閱, 且方隊排位靠前, 此次以閱兵的方式宣佈成軍, 更是體現了其地位非同一般。 根據朝鮮媒體報導, 此次特殊作戰軍閱兵方隊由曾任11軍團團長的金英福上將擔任, 因此可以判斷, 該特殊作戰軍將可能由11軍團擴編, 並由金英福擔任司令, 未來還可能會與海軍、空軍等其他軍種司令一樣晉升為大將。

從未來發展來看, 一旦特種作戰軍獨立成軍, 其職能將不再僅限於配合正規軍進行抵近偵察、側翼圍攻、破壞敵後方設施等輔助任務, 而是可通過對韓進行大規模滲透, 實施多地點分散攻擊, 開闢所謂的“第二戰場”, 對韓國所造成的威脅有可能會比穀山大炮和遠端火箭彈還要大,

因此將成為美韓投鼠忌器的一大心病。

非一流的武器裝備

朝鮮特種部隊雖然在數量上遠超美韓等國, 但由於綜合國力虛弱, 再加上國際社會長期孤立, 軍隊現代化建設無法與外面形成交流溝通, 使得朝鮮特種部隊的整體水準比西方特種部隊遜色很多, 特別是在武器裝備上, 更是比美國的綠色貝雷帽、英國的SAS等世界著名特種部隊差了一大截。

在此次閱兵式上, 特種作戰軍隊員以塗抹偽裝油膏、戴黑色墨鏡、配有夜視鏡的頭盔、身著防彈衣以及手持98式步槍的形象出現, 雖然外表與美韓特種部隊相差無幾, 但實際上裝備的性能無法與美韓特種部隊相比, 甚至用簡陋、落後這類詞來形容也不為過。

例如,從朝鮮特戰隊員所戴的複合式頭盔來看,由於受到出口控制,只能採用民用芳綸材料製造,其防禦性能根本無法與軍品相比,而頭款上面所配備的夜視儀及支架雖然從外形來看類似於美軍的AN/PVS-15型雙目夜視儀,但製作粗糙,目鏡處不僅磨損嚴重,甚至沒有配備橡膠阻光套件,這樣不僅會使夜視儀在使用中會受到外部光線干擾,而且還可能會撞傷使用者的眼部,造成影響作戰的嚴重傷害。

雖然外表與美韓特種部隊相差無幾,但實際上裝備的性能不能與美韓相比。

此外,特種隊員所持的“科幻風”突擊步槍也與“特種”槍支的要求有明顯距離。該槍型實際上是改版自蘇聯AK-74的“98式自動步槍”,雖然加裝了滾筒式彈倉,增加了攻擊威力,但作為一款供特種部隊在執行特殊任務使用的槍械,尺寸太大,不適合特種作戰。

不可否認,朝鮮特種部隊在歷史上的確發揮了巨大作用,但從目前來看,除去戰鬥意志,朝鮮特種部隊水準尚不及美國一般部隊,制約其整體發展的最根本問題在於財政狀況。美國訓練一個普通的特種兵就要10萬美元,而這對於朝鮮來說無疑是天方夜譚,根本承擔不起這種花銷。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朝鮮特種部隊的整體實力難以實質性提高。

難以實施的美韓“斬首”行動

朝鮮成立特種作戰軍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應對美韓兩軍對朝“斬首”行動。

美軍認為,斬首行動是一種簡單快速的作戰方式,其要素是快速、精確,所動用的軍備不多,區區幾架飛機,數十枚導彈,制導炸彈,就能完成過去鋪天蓋地的大機群和無數地面部隊也難以完成的任務。而美軍可以選擇的斬首武器也數不勝數,各種導彈、B2隱形轟炸機、F-35隱形戰鬥機等,都可以提供精確打擊火力。

為此,斬首行動是美韓近年來針對朝鮮研究的重要戰術內容,在今年的美韓 “關鍵決斷”和“鷂鷹”聯合軍演中,美軍特種部隊可說傾巢出動,美國突擊隊、三角洲部隊、海軍特種作戰研究大隊(海豹第六分隊)和陸軍“綠色貝雷帽”特戰部隊等4大特種部隊都參加了軍演,訓練內容包括秘密滲透平壤、剿除戰爭指揮部、爆破戰爭指揮設施等任務。根據作戰安排,如果朝鮮半島發生全面戰事,這些參演的特戰部隊將秘密滲透進入平壤,對朝鮮高層進行“定點清除”,並爆破朝鮮的軍事指揮機構。

此外,美軍還將12架“灰鷹”無人機部署到韓國,它是美軍最新型的無人攻擊機,由“捕食者”改進而來,能以280公里的時速不間斷飛行30個小時,可攜帶4枚“地獄火”導彈和4枚“蝰蛇打擊”制導炸彈,作戰半徑覆蓋整個半島。據韓聯社稱,“灰鷹連”的主要任務是在韓國空域巡航搜集朝軍情報,或在軍情告急時北飛平壤執行“斬首”任務,從空中精確打擊朝方首腦機關,摧毀戰爭指揮部。

美國特種部隊不但裝備先進,還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圖為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的美國特種部隊。

同時,美韓還還制定了針對朝鮮的所謂 “5015計畫”,即一旦發現朝鮮半島出現戰爭苗頭,就是用特種部隊對朝鮮關鍵的核設施發動“先發制人的打擊”,並通過精准打擊行動,消滅朝鮮高級指揮者和首腦機關,摧毀對方的抵抗意志。這些都如同一根根利刺,直戳朝鮮脆弱的神經。

雖然從表面來看,美國對朝“斬首”行動是一種最為經濟和直接的選擇,但實際操作起來將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很難達到預定目標。首先,作為斬首打擊的最基本條件,是要確定被斬首物件的確切住所,而朝鮮幾十年來為了戰爭隨時爆發作了充分準備,為領導人修建了多達數十個住所,很難找到其藏身之地,給“斬首”行動帶來很大困難。其次,朝鮮特殊的國情也讓美國“斬首行動”難以實施。朝鮮的防空火力構成嚴密,電子偵聽能力也很強,美韓特種部隊很難進入朝境內,即便是有機會進入,朝鮮的保衛制度非常嚴密,到處都有檢查崗哨,山頭的隱蔽物少,道路少,移動只能是夜間,很容易被發現。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朝鮮特種部隊的忠誠度非常高,全以誓死效忠金正恩為榮,同時也擁有朝鮮武裝力量中最高的訓練水準,美韓特種部隊進入朝鮮境內後,在沒有後方支援的情況,人數以及戰鬥力未必是朝鮮特戰部隊的對手。

因此,在沒有獲得全面優勢的情況下,美韓竭力鼓吹並散佈要對朝實施“斬首”行動,實際上並沒有太大意義,更多的不過是心理戰恐嚇罷了,而此次朝鮮特種作戰軍的組建,也將會使這種恐嚇效果大打折扣。

(兵韜志略是由南京國際關係學院外軍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曉志為澎湃防務欄目開設的個人專欄,盤點一周重大防務事件,評點資訊背後暗藏的玄機,剝繭抽絲、拂塵見金,每週一期,不見不散)

例如,從朝鮮特戰隊員所戴的複合式頭盔來看,由於受到出口控制,只能採用民用芳綸材料製造,其防禦性能根本無法與軍品相比,而頭款上面所配備的夜視儀及支架雖然從外形來看類似於美軍的AN/PVS-15型雙目夜視儀,但製作粗糙,目鏡處不僅磨損嚴重,甚至沒有配備橡膠阻光套件,這樣不僅會使夜視儀在使用中會受到外部光線干擾,而且還可能會撞傷使用者的眼部,造成影響作戰的嚴重傷害。

雖然外表與美韓特種部隊相差無幾,但實際上裝備的性能不能與美韓相比。

此外,特種隊員所持的“科幻風”突擊步槍也與“特種”槍支的要求有明顯距離。該槍型實際上是改版自蘇聯AK-74的“98式自動步槍”,雖然加裝了滾筒式彈倉,增加了攻擊威力,但作為一款供特種部隊在執行特殊任務使用的槍械,尺寸太大,不適合特種作戰。

不可否認,朝鮮特種部隊在歷史上的確發揮了巨大作用,但從目前來看,除去戰鬥意志,朝鮮特種部隊水準尚不及美國一般部隊,制約其整體發展的最根本問題在於財政狀況。美國訓練一個普通的特種兵就要10萬美元,而這對於朝鮮來說無疑是天方夜譚,根本承擔不起這種花銷。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朝鮮特種部隊的整體實力難以實質性提高。

難以實施的美韓“斬首”行動

朝鮮成立特種作戰軍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應對美韓兩軍對朝“斬首”行動。

美軍認為,斬首行動是一種簡單快速的作戰方式,其要素是快速、精確,所動用的軍備不多,區區幾架飛機,數十枚導彈,制導炸彈,就能完成過去鋪天蓋地的大機群和無數地面部隊也難以完成的任務。而美軍可以選擇的斬首武器也數不勝數,各種導彈、B2隱形轟炸機、F-35隱形戰鬥機等,都可以提供精確打擊火力。

為此,斬首行動是美韓近年來針對朝鮮研究的重要戰術內容,在今年的美韓 “關鍵決斷”和“鷂鷹”聯合軍演中,美軍特種部隊可說傾巢出動,美國突擊隊、三角洲部隊、海軍特種作戰研究大隊(海豹第六分隊)和陸軍“綠色貝雷帽”特戰部隊等4大特種部隊都參加了軍演,訓練內容包括秘密滲透平壤、剿除戰爭指揮部、爆破戰爭指揮設施等任務。根據作戰安排,如果朝鮮半島發生全面戰事,這些參演的特戰部隊將秘密滲透進入平壤,對朝鮮高層進行“定點清除”,並爆破朝鮮的軍事指揮機構。

此外,美軍還將12架“灰鷹”無人機部署到韓國,它是美軍最新型的無人攻擊機,由“捕食者”改進而來,能以280公里的時速不間斷飛行30個小時,可攜帶4枚“地獄火”導彈和4枚“蝰蛇打擊”制導炸彈,作戰半徑覆蓋整個半島。據韓聯社稱,“灰鷹連”的主要任務是在韓國空域巡航搜集朝軍情報,或在軍情告急時北飛平壤執行“斬首”任務,從空中精確打擊朝方首腦機關,摧毀戰爭指揮部。

美國特種部隊不但裝備先進,還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圖為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的美國特種部隊。

同時,美韓還還制定了針對朝鮮的所謂 “5015計畫”,即一旦發現朝鮮半島出現戰爭苗頭,就是用特種部隊對朝鮮關鍵的核設施發動“先發制人的打擊”,並通過精准打擊行動,消滅朝鮮高級指揮者和首腦機關,摧毀對方的抵抗意志。這些都如同一根根利刺,直戳朝鮮脆弱的神經。

雖然從表面來看,美國對朝“斬首”行動是一種最為經濟和直接的選擇,但實際操作起來將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很難達到預定目標。首先,作為斬首打擊的最基本條件,是要確定被斬首物件的確切住所,而朝鮮幾十年來為了戰爭隨時爆發作了充分準備,為領導人修建了多達數十個住所,很難找到其藏身之地,給“斬首”行動帶來很大困難。其次,朝鮮特殊的國情也讓美國“斬首行動”難以實施。朝鮮的防空火力構成嚴密,電子偵聽能力也很強,美韓特種部隊很難進入朝境內,即便是有機會進入,朝鮮的保衛制度非常嚴密,到處都有檢查崗哨,山頭的隱蔽物少,道路少,移動只能是夜間,很容易被發現。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朝鮮特種部隊的忠誠度非常高,全以誓死效忠金正恩為榮,同時也擁有朝鮮武裝力量中最高的訓練水準,美韓特種部隊進入朝鮮境內後,在沒有後方支援的情況,人數以及戰鬥力未必是朝鮮特戰部隊的對手。

因此,在沒有獲得全面優勢的情況下,美韓竭力鼓吹並散佈要對朝實施“斬首”行動,實際上並沒有太大意義,更多的不過是心理戰恐嚇罷了,而此次朝鮮特種作戰軍的組建,也將會使這種恐嚇效果大打折扣。

(兵韜志略是由南京國際關係學院外軍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曉志為澎湃防務欄目開設的個人專欄,盤點一周重大防務事件,評點資訊背後暗藏的玄機,剝繭抽絲、拂塵見金,每週一期,不見不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