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進口牛肉侵襲,國產牛肉如何應對?

自2013年以來, 我國進口牛肉數量突然激增, 澳大利亞、紐西蘭、烏拉圭、阿根廷等國牛肉紛紛湧入中國市場, 前不久中國開放巴西進口牛肉市場, 還有加拿大、智利、哥斯大黎加等國也在填補著市場的縫隙, 更不用說美國、蒙古等牛肉大國在旁邊窺測已久。 雖然目前我國對美國等諸多國家的牛肉進口還保持禁令, 但面對越來越龐大的牛肉需求市場, 越來越多的進口牛肉以走私等各種方式進入中國。 面對著這樣的群雄逐鹿的市場紛爭, 國產牛肉的分量似乎在日益減輕, 在這樣的情形下, 國產牛肉如何應對?

國產牛肉遇到的問題

眾所周知, 我國肉牛養殖主要以家庭養殖為基礎, 抗風險能力較弱, 在面對成本大、週期長、風險高、效益差的肉牛市場時養牛戶不得不選擇放棄, 大量宰殺母牛導致市場上牛源緊張, 犢牛價格上漲, 養殖成本不斷攀升。 由於行業整體不景氣, 下游企業紛紛降低收購價格, 更導致飼養戶補欄積極性降至穀底, 整個產業形成惡性循環, 基礎母牛數量明顯減少, 養牛社區開始荒廢, 肉牛養殖環節出現嚴重萎縮跡象。 此外, 從肉牛產業看, 中國的屠宰量、屠宰速度嚴重超標, 屠宰加工速度明顯超過養殖存欄速度, 長此以往產業必然萎縮。 據瞭解, 從世界平均水準看, 肉牛屠宰的安全線應該是25%, 即存欄100頭牛屠宰25頭左右,

可中國目前的速度已經達到40%, 這也是導致產業逐漸萎縮的重要因素。

由於人力成本增加、飼料成本增加、缺乏政府支持、飼養風險大以及缺乏完善的信貸支持等原因, 目前全國的肉牛產業都有萎縮的跡象, 養殖環節沒效益, 加工環節不賺錢, 市場終端產品價格也呈下降趨勢, 整個產業鏈條各環節都困難, 產業已接近崩潰的邊緣。

1

基礎母牛存欄量下降

隨著農村大批的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 養牛經濟收入的比較優勢下降。 分散的母牛飼養戶存欄數量在逐年下降, 市場上架子牛和犢牛貨源緊缺, 產區肉牛業發展出現了萎縮。

2

品種和牛源基地建設相對落後

傳統畜牧業生產模式制約肉牛產業升級。

由非專業養戶飼養母牛和犢牛的生產方式占主導地位, 不適應養牛業生產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 優良種牛資源不足, 凍精提供率在70%以下, 飼料資源短缺, 飼養水準不高(秸稈飼料), 優質高檔牛肉比重小。

3

生產流通混亂, 品牌缺乏

據統計, 我國牛肉的85%左右是由肉牛屠宰專業村和專業戶生產和銷售的。 在規範企業屠宰的肉牛僅占15%左右, 即使是企業屠宰加工, 目前很多企業也還是停留在粗放型、生產原料肉這個環節, 大多數企業的銷售管道仍然集中在工業客戶、餐飲等隱形管道, 最終造成產品在終端的表現力不佳, 品牌塑造力不強。

4

牛肉出口面臨“綠色壁壘”

我國肉牛主產區和主要出口基地為北方地區。 由於生產成本低、無瘋牛病等優勢,

出口潛力較大。 但受到技術性因素的限制, 我國的牛肉品質低下, 不被發達國家所接受。 我國出口牛肉的檢疫制度與國際通行檢疫制度不接軌。 科技經費嚴重缺乏, 動物疫病控制方法研究不夠;已有的防疫體系很不健全。

國產牛肉如何應對?

造成國產牛肉產業問題的根本在於:牛源不足, 牛肉品種分佈不合理和生產環節的諸多問題等, 對此, 農業部已經開始重視, 並逐步實施措施以推動產業發展。

近日, 農業部發佈《關於促進草食畜牧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 明確指出今後一個時期, 我國草食畜牧業發展要以肉牛、肉羊、奶牛為重點, 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 以提高產業效益和素質為核心, 堅持種養結合,

優化區域佈局, 加大政策扶持, 強化科技支撐, 推動草食畜牧業可持續集約發展, 不斷提高草食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切實保障畜產品市場有效供給, 爭取在2020年時, 我國牛羊肉總產量達到1300萬噸以上。

要實現這樣的目標, 需要全產業的支援:

1

解決技術難題

集成有重要應用價值的肉牛科技成果, 使其系統化、配套化、產業化, 解決肉牛良種化低、週期長、出欄率低、繁殖成活率低、肉質差的難點。 推動全國肉牛生產達到國際水準。

2

實現肉牛生產產業化和標準化

過去我國牛肉出口大多為二分體或四分體出口方式, 產品未能進行適當分類、分級和加工, 品種單一, 且以冷凍肉為主, 冷鮮牛肉少, 產品附加值低。 大型現代化牛肉生產企業應採用國際先進設備和工藝,對牛肉按17個部位分割、精修加工,低溫冷卻處理,通過增加工序,提高牛肉嫩度、口味、營養和附加值。隨著牛肉生產方式的變革,再沿襲原有的出口退稅率標準,影響企業效益,不利於鼓勵牛肉出口。

3

提高牛肉產品品質,擴大產品出口

按照飼養上水準、上規模,品質上檔次、保安全的要求,加大肉牛優良品種的繁育和推廣力度,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飼養,改進加工工藝,創建一批牛肉產品品牌,增加高檔牛肉的國際市場份額,逐步開拓東南亞、中東和俄羅斯市場。

4

建立科學、規範、可控的養殖基地

一要積極採用標準化規範式養殖肉牛。

二要嚴格按照先進食品安全標準,採用綠色和有機農業管理技術管理,從源頭抓好養殖安全。

三要提高養殖規模與精深品牌加工同步對接,只有養殖形成規模產業,才能形成規模化品牌化加工需求,產生規模效應,在這一點上政府的農牧業產業化政策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5

建立產業預警機制,推行追溯體系建設

目前不少消費者對於國產牛肉安全抱有疑問,而且產業不少從業企業和經銷商,在加工流通環節的工作有所疏忽,加強了消費者對國產牛肉的不信任度。面對這樣的情況,推行產品追溯體系是一個有效應對的措施,追溯體系的建立,會有效打消消費者的疑慮,同時也會在企業品牌建設方面提供一定程度的幫助。

受到多次行業波動的影響目前我國的肉牛養殖體系破壞嚴重,其重建則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至少需要五年左右的時間,應該說國產牛肉產業任重而道遠。

大型現代化牛肉生產企業應採用國際先進設備和工藝,對牛肉按17個部位分割、精修加工,低溫冷卻處理,通過增加工序,提高牛肉嫩度、口味、營養和附加值。隨著牛肉生產方式的變革,再沿襲原有的出口退稅率標準,影響企業效益,不利於鼓勵牛肉出口。

3

提高牛肉產品品質,擴大產品出口

按照飼養上水準、上規模,品質上檔次、保安全的要求,加大肉牛優良品種的繁育和推廣力度,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飼養,改進加工工藝,創建一批牛肉產品品牌,增加高檔牛肉的國際市場份額,逐步開拓東南亞、中東和俄羅斯市場。

4

建立科學、規範、可控的養殖基地

一要積極採用標準化規範式養殖肉牛。

二要嚴格按照先進食品安全標準,採用綠色和有機農業管理技術管理,從源頭抓好養殖安全。

三要提高養殖規模與精深品牌加工同步對接,只有養殖形成規模產業,才能形成規模化品牌化加工需求,產生規模效應,在這一點上政府的農牧業產業化政策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5

建立產業預警機制,推行追溯體系建設

目前不少消費者對於國產牛肉安全抱有疑問,而且產業不少從業企業和經銷商,在加工流通環節的工作有所疏忽,加強了消費者對國產牛肉的不信任度。面對這樣的情況,推行產品追溯體系是一個有效應對的措施,追溯體系的建立,會有效打消消費者的疑慮,同時也會在企業品牌建設方面提供一定程度的幫助。

受到多次行業波動的影響目前我國的肉牛養殖體系破壞嚴重,其重建則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至少需要五年左右的時間,應該說國產牛肉產業任重而道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