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元璟資本劉毅然:從ofo獲得戰略投資,看創業投資與巨頭共舞的正確姿勢

編者按:本文作者劉毅然, 元璟資本合夥人, 2006年畢業于劍橋大學電子工程專業, 獲得博士學位, 2016年加入元璟資本;36氪經授權發佈。

躲不開的大平臺, 繞不開的BAT。

對於創業者來說, 這是個事實, 但不該是一句歎息。

非但不是歎息, 反而意味著更多的可能性正在萌芽。

共用單車平臺ofo今天宣佈獲得新一輪來自螞蟻金服的戰略投資。 此時, 距離元璟參與ofo的C輪融資剛剛過去了6個月, 這家新晉的獨角獸已開始和巨頭們嫺熟共舞。 當下一個很流行的說法是, 繼BAT(百度騰訊阿裡巴巴)之後, 出現了TMD(頭條、美大、滴滴), 這樣看來,

從獲得滴滴投資到獲得螞蟻投資, 作為後起之秀的第三代新星, ofo正在與一二代巨頭先後握手, 開創先河。

關注巨頭推動的風口

每個創業者都有令他們驕傲的故事, 有對用戶需求的獨特洞察。 但如果站在更宏觀的背景來看, 這些需求最後能夠快速站上風口, 其中也少不了巨頭的助推。 在三年之前, 網約車站上了移動支付大戰的風口, 當時上演的打車紅包補貼大戰, 還令用戶們記憶猶新。

過去的幾年, BAT這樣的互聯網巨頭進一步壯大, 三家坐擁超過千億的年利潤, 變成中國市場實際上最活躍的投資人。 滴滴、新美大等幾乎所有下一代互聯網企業的崛起, 背後也或多或少有了BAT的影子。 與此同時, 在融了幾億甚至幾十億美金之後,

這些新一代平臺也開始出現以戰略投資的角色出現, 推動中國互聯網的基礎設施代代革新。

對於創業者來說, BAT和TMD確實如山峰屹立在前, 但它們打下的行業基礎又成為了創業的新土壤。 創業的道路正在變成更複雜的攻城拔寨, 如何登山迎接風口成為新時代的主題。

創業新星成長速度快于前輩

但值得注意的是, 與巨頭共舞, 其核心還是基於自己的產業特點, 基於自身對於用戶需求的判斷, 在這個基礎上尋找與幾個關鍵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平臺的合作機會和發展之路, 迅速取得突破, 其發展速度甚至還能超過前輩!

所以說, 與巨頭共舞, 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所謂站隊問題, 而是關於融合借勢的判斷。

舉個例子, 共用單車能夠迅速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 確實借了“共用”的東風, 以及, 面臨如此龐大的中國市場, 移動支付普及的浪潮仍然洶湧澎湃。 但更重要的是, 共用單車確實彌補了人們短途出行“最後一公里”的需求, 而地圖、掃碼、支付, 讓這個需求滿足得更加順暢。

我在投資ofo之前, 早年也參加了滴滴和美團點評等主流交易平臺的投資, 當我們把這些平臺的成長速度放在一起, 一個很有意思的觀察是, 每次新平臺的單量成長速度都超過他的先輩。 如下圖所示, 這些交易平臺達到一定交易量的速度正在越來越快。 早年的巨頭開荒者業務用上幾年的時間, 現在的創業新星可能只用上幾個季度。

這告訴我們, 中國互聯網的創業者正越發成熟,

用戶對新事物的擁抱程度也越愛越快。 在共用出行/移動支付等已被用戶廣泛接受的環境下, ofo們的爆發既在意料之外, 也在情理之中了。

巨頭角色矩陣:VC新功課

既然創業者必須學會與巨頭共舞, 那麼如何判斷巨頭的動作, 也就成為VC投資人避不過去的新功課。

以上面這個2×2的角色矩陣來複盤我們對ofo的投資思路, 坦白說, 這個歷程艱苦而緊張。

在2016年的夏天, 當元璟開始接觸ofo的時候, 我們就已經在考慮滴滴會怎麼看, 我們需要考慮:滴滴自己做、滴滴扶持摩拜、滴滴扶持ofo、滴滴什麼也不做。

在出行領域, 滴滴的地位已然穩固, 在全國各地每個城市都有很強的先發優勢, 有品牌效應, 有流量效應, 如果說滴滴能在短期之內在很多城市鋪上單車,

跟它體系做整合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所以對於投資人來說, 不管投哪家, 都面臨可能被滴滴“清零”的風險。

當時的判斷是這樣的, 在當時的時點, 滴滴還在全力發展他的主業。 我們認為滴滴有可能願意嘗試一些生態系統投資的模式, 給單車一個開放的平臺, 然後扶持它。 雖然滴滴也做了很多市場摸底和用戶調研, 認為這個市場仍然非常有潛力。 但也不一定要自己做所有市場。 所以我們認為, 在當時時點, 滴滴親自出來競爭, 不是最大的概率。

然後, 基於對市場主要選手的分析理解, 從團隊風格, 產品理念, 商業模式, 投資人組成等幾方面, 我們認為滴滴對兩家同業公司的態度和概率也會稍有不同。

即便如此,這也全都是我們的推測。我們找到滴滴打探虛實的時候,得到的官方答案是滴滴對這個業務暫時沒有興趣。即便如此,我們還是相信自己的矩陣分析,獨立的做出判斷,在滴滴之前第一個對ofo發出了投資意向,也從此和創業公司結下革命情誼。

事實證明,後來的發展還是印證了我們對概率矩陣的判斷。滴滴很快決定不在內部從頭孵化這個業務,而迅速轉身投資了ofo,一場華麗的聯盟從此開始。

借勢:從資金支持到聯合產業資源

ofo並不是與巨頭共舞唯一的例子。在過去6個月中,在元璟資本的投資版圖上,我們看到,分答進入騰訊的視野,東家獲得複星投資,閃電購自獲得阿裡投資後已成為新零售領域的排頭兵。而就在這個月,我們也和騰訊一起投資了新熱點——共用充電寶小電科技。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消費互聯網之外,在金融服務、企業服務等諸多領域,巨頭們的佈局也正在悄然無聲的展開。

但一個很明顯的變化是,創業者對巨頭的借勢已經不僅停留在資金的層面,與幾年前巨頭資金引發的補貼大戰不同,前輩所積累的信用體系、技術資源、商業版圖、國際眼光,都成了創業者更加借重的成長階梯。

這同樣也影響到VC投資人,如何在BAT之間長袖善舞,如何與BAT之外更廣泛的產業巨頭、產業資源建立聯繫,成了擺在新VC的新課題。作為互聯網產業和投資領域的老兵,元璟資本的合夥人們與各大產業巨頭都保持了良好的關係和理解,促成了諸多被投企業與巨頭的合作。不僅如此,元璟資本還為被投企業推薦了大量來自BAT等行業巨頭的人才,為年輕企業的騰飛插上了新翅膀。

回到共用單車這個問題上,已經站在巨頭風口上的ofo,它和螞蟻金服以及滴滴已經建立了緊密連接,接下來將進入深度整合的階段,這包括移動支付,也包括利用信用體系來細化運營。更值得期待的,滴滴在投資ofo之時,就有意開啟app上的流量入口合作,這也許只是個時間問題。畢竟,ofo的日訂單量已經跨進千萬級,不遠的將來即將與滴滴比肩。

關於作者:

劉毅然,元璟資本合夥人。曾就職于美林倫敦TMT投資銀行部以及淡馬錫中國TMT投資總監。曾主導參與的互聯網及科技投資包括ofo共用單車、滴滴、小米、大眾點評、VIPABC、一起作業、思必馳等。

即便如此,這也全都是我們的推測。我們找到滴滴打探虛實的時候,得到的官方答案是滴滴對這個業務暫時沒有興趣。即便如此,我們還是相信自己的矩陣分析,獨立的做出判斷,在滴滴之前第一個對ofo發出了投資意向,也從此和創業公司結下革命情誼。

事實證明,後來的發展還是印證了我們對概率矩陣的判斷。滴滴很快決定不在內部從頭孵化這個業務,而迅速轉身投資了ofo,一場華麗的聯盟從此開始。

借勢:從資金支持到聯合產業資源

ofo並不是與巨頭共舞唯一的例子。在過去6個月中,在元璟資本的投資版圖上,我們看到,分答進入騰訊的視野,東家獲得複星投資,閃電購自獲得阿裡投資後已成為新零售領域的排頭兵。而就在這個月,我們也和騰訊一起投資了新熱點——共用充電寶小電科技。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消費互聯網之外,在金融服務、企業服務等諸多領域,巨頭們的佈局也正在悄然無聲的展開。

但一個很明顯的變化是,創業者對巨頭的借勢已經不僅停留在資金的層面,與幾年前巨頭資金引發的補貼大戰不同,前輩所積累的信用體系、技術資源、商業版圖、國際眼光,都成了創業者更加借重的成長階梯。

這同樣也影響到VC投資人,如何在BAT之間長袖善舞,如何與BAT之外更廣泛的產業巨頭、產業資源建立聯繫,成了擺在新VC的新課題。作為互聯網產業和投資領域的老兵,元璟資本的合夥人們與各大產業巨頭都保持了良好的關係和理解,促成了諸多被投企業與巨頭的合作。不僅如此,元璟資本還為被投企業推薦了大量來自BAT等行業巨頭的人才,為年輕企業的騰飛插上了新翅膀。

回到共用單車這個問題上,已經站在巨頭風口上的ofo,它和螞蟻金服以及滴滴已經建立了緊密連接,接下來將進入深度整合的階段,這包括移動支付,也包括利用信用體系來細化運營。更值得期待的,滴滴在投資ofo之時,就有意開啟app上的流量入口合作,這也許只是個時間問題。畢竟,ofo的日訂單量已經跨進千萬級,不遠的將來即將與滴滴比肩。

關於作者:

劉毅然,元璟資本合夥人。曾就職于美林倫敦TMT投資銀行部以及淡馬錫中國TMT投資總監。曾主導參與的互聯網及科技投資包括ofo共用單車、滴滴、小米、大眾點評、VIPABC、一起作業、思必馳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